隨手一拍,貌似看不出焦點在哪。照片看上去平平淡淡,普普通通。那對於這樣的場景該怎麼拍呢?

首先我確定要拍攝的主體是眼前這棵植物,採用居中構圖形式,也就是把這棵植物放在整個照片的中間,其盡量保證植物的完整性和照片構圖的工整性。在照片的頂端我把楓葉也容納進整幅畫面,為了與眼前這棵植物的色彩做一個呼應,也使遠處的紅葉讓整個畫面有個延伸,並突出這是秋天。

構圖考慮完了再說一下光,當時這棵植物正受光的照耀,所以拍的時候將背景壓暗,突出主體。

這是壓暗後的拍攝效果。

因為這棵植物被光照著,所以壓暗背景後會顯得這棵植物更剔透。

關於壓暗背景的拍攝方法很簡單,如果你是蘋果手機,將相機打開,用你的小手點一下你想要對焦的地方,比如說你要對焦這棵植物的紅色部分,就往紅色部分點一下,你點的位置會出現一個小方框,方框旁邊會出現一個小太陽,把太陽往下拉照片就會變暗,往上滑就會變亮。對於安卓手機我太清楚它的設置,但是原理都差不多。

我們為什麼要去壓暗背景,因為壓暗背景可以有效的突出照片主體,讓觀看者的眼睛聚焦在照片的主體上,首先看的就是這棵植物。如果我們不這麼做的話,就像圖一,觀看者在看那張照片的時候眼睛會亂轉,無法聚焦。

需要注意的是,在你試著壓暗背景的時候,一定要留出細節空間,也就是說你不能將周圍的環境壓的死黑一片,要讓周圍的環境若隱若現。

當然,很多時候我們無法一下子拍出自己滿意的效果,或多或少需要做一些後期處理。

這是我修圖的一個大概流程,總體來說我一直在強調光感,並沒有在調色上花功夫,最後我想得到效果是相對自然的色調。

修完後的片子與直出的原圖比,在色調上沒有太過明顯的變化,只是對光影做了很多細微的調整。

再強調一遍,不管是前期拍攝壓暗背景,還是後期修圖調整暗調,都不要讓背景和周圍變的死黑一片,要留下若有若無的細節,給整個畫面留些可以呼吸的空間。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