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寶寶剛好也是一歲三個月,寶媽是想要寶寶怎麼個睡法呢?是想讓他白天睡會兒午覺,還是晚上能早點睡呢?

如果是想讓寶寶能睡午覺的話,寶媽就要多費些心思了,因為一歲多的寶寶已經有自己的生活習慣了,就跟大人一樣,有的喜歡睡午覺,有的不喜歡,如果現在需要改變,就比較困難一些。寶媽如果想讓寶寶兩點睡午覺,最好是在一點之前讓寶寶把午飯吃完,並且,不能看電視,不要引誘他去玩什麼能夠使寶寶興奮的遊戲,讓他自己找樂子,玩膩了,沒意思了,寶媽可以試著抱著晃晃,這個時候不要有任何聲音上的響動,給寶寶一個安靜的環境,很快寶寶就會睡著了(-_-) zzz就這樣持續一個星期,寶寶的午睡習慣基本就養成了。以後每到這個點,寶寶都會發出瞌睡的信號,寶媽記得哄寶寶睡覺就可以了。

如果是想晚上早點讓寶寶睡覺的話,寶媽切記不可讓寶寶白天睡得太多,睡前喝完奶之後,如果寶寶不抗拒關燈的話,寶媽最好是把燈關掉,同樣要保持安靜,這樣才能給寶寶一個好的睡眠環境,寶媽也可以試著拍一拍寶寶,但是不要給寶寶說話,一切只需要行動、動手做就可以了,不要給他有過多的言語交流,這也是變相的告訴寶寶,該睡覺了!

這就是我哄我們家寶寶睡覺的方法,很好用,我家寶寶現在睡覺基本不用費什麼勁的,希望能幫到寶媽。


睡覺時,可以讓寶寶枕在媽媽的臂彎里,頭部緊貼著媽媽的身體。媽媽們還可以輕輕的握著寶寶的小手,哄睡時拍拍、摸摸寶寶的背。 最好在左側摟著寶寶餵奶,這樣能讓寶寶聽到媽媽的心跳聲。

媽媽可以背著寶寶睡,背著寶寶可以解放媽媽的雙手,令媽媽更輕鬆,貼著媽媽的背,寶寶也可以睡得更安心。媽媽可以用單手拍拍寶寶的小屁屁,或者唱歌給寶寶聽。

如果在寶寶每次入睡前都進行一個固定的睡前小儀式,寶寶就會像條件反射一樣乖乖睡覺,很多寶寶睡覺前喜歡吮吸自己的小手或者其他東西,媽媽撫摸寶寶的額頭或眼皮也能成為睡覺的信號。


您好,很多媽媽媽一聽到孩子哭就不忍心,爸爸可能忍得住。其實大人一定要做規矩,豁出去,即使家裡不安靜幾天,也要堅持要他自己睡。小孩無論幾個月大,都會明白你說的話,知道哭是沒有用的,自然會改掉抱著睡的壞習慣。你的意念要堅決,態度要溫柔,一段時間以後定有效果,媽媽們要有信心!

哄睡3大禁忌

孩子夜間的睡眠分成7、8個周期,淺睡與深睡交替進行,淺睡時會有響動,可能吵醒同床的家長,此時除非孩子大哭,應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安撫動作,如餵奶、拍背等,給孩子機會學習自行入睡比較適當。

搖睡

當寶寶哭鬧或睡不安穩時,有些家長習慣將寶寶抱在懷中或放在搖籃內搖晃直到入睡,雖然這樣的動作可以提供安撫作用,卻可能對尚未發育成熟的腦部造成損傷。搖晃的動作會使寶寶脆弱的大腦不停撞擊較硬的顱骨,一旦造成腦部組織表面微血管破裂,輕則發生癲癇、腦震蕩,重則引發智力低下、顱內出血、腦水腫,應盡量避免採取搖睡方式哄寶寶入睡。

摟睡

有些家長喜歡一整晚摟著寶寶睡覺,當寶寶被緊緊擁抱時,往往反覆吸入狹小空間內的污濁氣體,腦部缺乏新鮮空氣將影響生長發育,也可能增加窒息意外發生機率。摟睡會造成寶寶肢體受到限制,影響正常血液循環,且容易因為家長的小動作影響睡眠質量。奶睡喝奶其實是一項耗費體力的活動,寶寶經常會在吸奶時進入睡眠狀態,如果奶瓶或乳頭一直放在寶寶口腔內,可能造成寶寶在睡眠過程中反覆發生吸奶行為,將影響腸胃消化功能,並且可能引發蛀牙以及齒列生長異常。

輕鬆哄睡4大絕招

幫助寶寶自然入睡一覺安眠至天亮的秘訣,首先要了解寶寶的天生氣質以及睡眠特性,並逐步建立一套符合寶寶生理時鐘與家庭作息的睡眠模式,方可培養寶寶在舒適、安心的狀態下自然入睡。

觀察睡意暗示行為

當寶寶產生睡意時會發出暗示訊息,例如:揉眼睛、打呵欠,家長可連續觀察1~2周後,了解寶寶的生理作息,再來制定適宜的睡眠時間,在寶寶容易感到睡意的時間培養自行入睡的習慣,將可以更快獲得成效,也可免除家長的挫折感。如果寶寶的生理時鐘無法與家庭作息配合,家長可藉由分別列出寶寶與家庭作息周期表,了解其中差異,慢慢將時間差調整至雙方皆可接受的範圍。

營造舒適睡眠情境

光線—建議家長可利用明亮與昏暗的光線幫助寶寶辨別醒著與入睡的環境差異,提醒家長白天可拉上窗帘減少光照度,夜晚則關掉室內燈光,僅保留一盞小夜燈供夜間探視使用,若寶寶半夜醒來也不易感到驚恐。溫度—室溫保持25℃上下是最舒適的溫度,家長不要給予寶寶穿著過多衣物,以免因流汗造成不適影響睡眠。

雜音—睡前1小時盡量保持居家寧靜的氣氛,若家長未一同入睡,應盡量減少雜音擾亂寶寶睡眠。不需要在寶寶睡眠時刻意保持絕對安靜的環境,以免養成寶寶對雜音更加敏感。

寢具—輕柔的寢具可提供舒適的觸覺感受,對於幫助寶寶入睡具有正面效果,但須注意床的四周不可放置容易造成窒息的厚重棉被或繩索,以免在家長離開時發生意外。建立規律就寢模式寶寶睡前1個小時可以開始進行一連串ending儀式,例如:洗澡、喝奶、刷牙、換穿睡衣、說床邊故事、聽音樂、道晚安…,透過規律的睡前儀式,等於是對寶寶下達「做完這些事就要睡覺」的指令,協助寶寶自然而然養成入睡認知。

給予適當安撫

替代不抱不搖,不代表完全不給予安撫,畢竟這個階段的寶寶還是很需要父母的關愛,親密的親子關係對於寶寶的心理發展亦有正面幫助,不過安撫的方式仍應朝向幫助寶寶逐漸習慣自行入睡的方向進行。

溫柔撫觸—在寶寶入睡前或睡眠中醒來時,家長可利用緩慢且輕柔的方式輕拍或是按摩寶寶的身體,幫助寶寶穩定情緒快速入睡。

輕柔音樂—寶寶的聽覺反應特別靈敏,家長在睡前可播放輕柔的音樂,如:水晶音樂、海潮聲,製造愉快的睡眠氛圍。

和緩語調—大多數寶寶都很喜歡聆聽媽媽的聲音,睡前不妨為寶寶吟唱搖籃曲或是在耳邊輕語,讓寶寶在充滿安全感的情境中進入睡眠。

安撫小物—家長在培養寶寶自行入睡的階段,可以挑選數樣柔軟的玩偶或是小被子當作寶寶的安撫替代物,若寶寶在夜間醒來,較容易自行安撫入睡,安撫小物不應只有唯一選擇,如過度依賴某件安撫替代物,將來可能必須再次面臨戒除依賴安撫物的問題。

另外,有些家長喜歡利用恫嚇方式強迫寶寶儘快入睡,「虎姑婆愛吃不睡覺的小孩」、「再不睡就叫大野狼把你抓走」…,不建議家長採取這類做法,睡前故事也應挑選較溫馨的內容,以免過度強烈的刺激會影響寶寶的神經系統,對寶寶產生心理壓力,造成寶寶不敢入睡或是睡不安穩。


你好,我是奶爸萬事屋,我專註於菜鳥奶爸升級指導,新手媽媽育兒的好幫手。

不放心?據說這些「安撫法」很管用,不妨試試看。

◣襁褓安撫法

當寶寶哭鬧、睡不安穩的時候,給寶寶「裹襁褓」特別管用,可以讓寶寶睡得更香更久。但是這裡的裹襁褓和民間的「蠟燭包」「裹粽子」不一樣,而是模擬寶寶最熟悉不過的,在媽媽子宮的場景。

Step by step,教會你給娃裹襁褓

最後把毯子末端塞好,一個漂亮的襁褓就包好了。等寶寶大一點,可以選擇用睡衣或睡袋來代替裹襁褓。

◣鳥巢安撫法

築鳥巢式的安撫法,也是模擬寶寶在媽媽子宮內的場景,給寶寶搭建一個溫暖舒適的「窩」,讓寶寶的身體有所依靠,增強安全感。

給寶寶築「鳥巢」,你會嗎?

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其實築鳥巢很簡單,也就是用大浴巾或者薄被子捲成桶狀,在寶寶身體兩側圍一個圈,形成一個小小的「鳥巢」護在寶寶的身體周圍,寶寶有安全感後就不容易一驚一乍的了。

◣撫觸安撫法

當寶寶睡覺總被自己驚醒時,媽媽千萬不要盲目給寶寶補鈣,更不要迷信長輩口中所謂的「寶寶被嚇到了!」

還可以在寶寶睡前,放點輕音樂,給TA做做按摩撫觸,讓寶寶更好地進入甜蜜的夢鄉。

下面是寶寶撫觸按摩的手法及步驟,相信能幹的你看一遍就學會了。


1、確保早上醒的早:一歲寶寶的精力旺盛,早上醒的早,寶寶不賴床,媽媽就陪寶寶玩會。然後再起床,寶寶白天睡得多了晚上就不容易睡覺了。

2、早上長時間在玩:早上只要寶寶不瞌睡,盡量讓寶寶玩到中午吃飯。這樣大人小孩都能得到休息。

3、中午吃飯時間不能太興奮:寶寶睡覺前不能太興奮,這樣不容易入睡,吃午飯開始盡量不逗寶寶玩特別刺激或者寶寶特別喜歡的遊戲。這樣吃了飯,漸漸的寶寶就開始有睡意了。

4、根據寶寶的習慣,慢慢哄著寶寶入睡:平常觀察寶寶入睡習慣。是直接放在床上就睡了。還是需要抱著睡著了再放在床上的。根據寶寶的習慣讓寶寶快速入睡,也讓大人有個休息時間。

5、帶孩子是特別累的。尤其是不僅要保護好孩子的安全,還得照顧三餐,還得收拾家務。所以要合理利用寶寶的時間和寶寶的作息時間保持同步,這樣大人也能得到休息,否則大人會沒有一絲喘息機會的哦。

6、晚上盡量不要寶寶熬夜,白天孩子通過玩耍,精力已經耗費很大,晚上寶寶就會很快就有睡意,這時候給寶寶個安靜的環境,慢慢讓寶寶入睡。

大家可以關注一下育兒號【小評果快樂育兒】,學習更多的育兒知識。

再安利給大家一個幼兒識字軟體【貓小帥學漢字】,非常有趣的一款手機識字軟體,有三四歲孩子的父母可以給孩子試試哦~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