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病害一般指的是枯萎病和黃萎病;這兩種病害發生在棉花6月份~8月份發病,一般棉花播種後,種子萌動但還未出土之前,就可能被害,導致爛種爛芽。今天給大家分享關於棉花病地選種需考慮的幾個方面,和棉花一旦受到病蟲害出現爛桃的預防方法。

一、棉種的選購

即棉種的發芽率、純度等影響棉花出苗、生長、管理的質量指標,選購棉種時,要做到這三步;

一要看,看包裝袋上是否標有「三證」(生產許可證、經營許可證和檢疫證)的編號;

二要查,將種子破袋倒出,查看種子的成熟度,種子越健壯飽滿,質量越好;

三要驗,要檢驗種子的活力。把種子放在清水裡洗去包衣,浸泡半小時後,將種殼擠掉(注意不要傷到殼內的種胚),將種胚放入加一般水稀釋後的紅墨水中浸泡5分鐘,撈出沖洗,未染色者說明有活力,被染紅的種子則是不能發芽出苗的死種子。

有條件的農戶還應測定種子的發芽率,發芽率在80%以上的才算合格。

二、棉種衣分

棉種的衣分屬於品種的內在特性。抗病品種需要在抗病、單鈴重、衣分、品質之間尋求平衡,達到最佳,若選擇衣分高的品種,一定要在抗病基礎上進行選擇。 三、棉種株型

由於本地種植模式都是高密度種植,一般播種密度在15000~20000株,而棉花的要想做到多結鈴,結大鈴,那就一定要選擇通風透光性好的品種,這樣才能為高產打下品種的基礎,建議選擇株型似筒形的品種。

四、棉種單鈴重

單鈴重是品種的內在特性。棉花鈴重就是棉花果實(棉鈴)那一部分的重量,一般建議選擇單鈴重在6克左右即可,吐絮後,拾花時三朵花一大把的品種即可。 五、棉種含蓄力

含蓄力通俗點說就是棉花吐絮後,長時間保持開花的狀態,而不是耷拉棉花。含蓄力好的棉花,拾花工拾花的效率就高,反之則低。

六、棉種抗病性

連續植棉的時間越長,病害將會越重。一旦棉花受到病蟲害,往往容易出現爛桃。在這也給大家普及一下預防爛桃發生的方法。

怎麼預防爛桃的發生?

1、疏通水溝。要在雨前雨後,及時清理棉田排水溝,要求水溝暢通,確保下雨時棉花地里無積水,水溝無阻塞。

2、整枝打葉。在棉花生長後期進行整枝打葉,既可減少養分消耗節約養料,使養分集中供桃,對控制爛桃有明顯的效果。

3、合理化控。肥水條件較好,長勢旺的棉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噴施縮節胺調節生長。

4、注意預防和防治病蟲害。棉花棉鈴蟲、紅鈴蟲、紅腐病、疫病、炭疽病等都可以引起爛桃,可以及時選擇甲維鹽、阿維菌素等防治棉鈴蟲、紅鈴蟲,選擇三唑酮、代森錳鋅等殺菌劑防治紅腐病、疫病、炭疽病危害。

5、搶摘爛桃。棉花出現爛桃和僵瓣以後,要趕時搶摘黑桃、黃桃及開口桃防止病蟲傳播蔓延,又能使棉桃爛殼不爛花,挽回部分損失。

6、化學藥劑催熟。對於貪青晚熟的棉田噴施乙烯利,可提高青鈴的抗病能力,促進促使棉鈴早開裂,早吐絮。

7、推株晾行。對生長旺盛、枝葉重疊較重的棉田,可進行推株晾行。

總之,病地選種時,務必要把棉種的抗病性放在第一位。選種購買棉種公司時,務必要選擇十年以上的公司購買棉種,因為那裡代表著專業和誠信。


棉花該如何進行種植呢?注意好這幾處讓棉花生長的更好!

相信朋友們對於棉花都不會感覺到陌生吧?隨著冬季的漸漸來臨,人們也開始穿上了厚衣服,一個個就好像大胖墩一樣,不僅如此,棉花在我們生活當中是經常都會出現的包括棉服、棉被等等。棉花是我國歷史上很重要的農作物質之一,而且產量大、市場大、生產成本低等其他的優點讓種植棉花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在種植棉花時所出現的一些問題卻讓很多種植者感到頭大,在最近幾年中很多人都會反映棉花出現了黃葉到底是什麼情況,棉花的生產數量每年也在減少,這到底該如何解決呢,對於棉花又該如何養殖呢?今天,小編就來解決下眾多朋友們的煩惱,介紹下關於棉花的一些養殖技巧和方法,感興趣的朋友往下看看吧!

棉花是一種屬於錦葵科棉屬植物的種子纖維,原產地是來自亞熱帶地區,在熱帶地區如果好好養殖棉花植株高度能夠高達6m多,但平時高度會在1到2m左右,比如印度和阿拉伯。在我國歷史當中,起初我國只有充填枕褥的木棉,當時並沒有可以紡織的棉花。在宋朝之前,我國文字上只含有帶有絲字旁的綿,並沒有帶有木字旁的棉。「棉」字也是從宋朝開始傳出的,最晚時間也會在南北朝時期,當時剛傳入的棉花在新疆地區種植為最多,隨後才漸漸的進入了內地。現在我國主要商品棉種植基地為江淮平原、漢江平原、南疆平原等其他已大面積廣泛種植。

棉花是一種喜歡在充滿陽光溫度較高的環境中生長,承受乾旱能力很強。成熟之後的棉花花朵會呈現出乳白色,開花沒多久時間會變為深紅色漸漸的掉落,僅留下綠色小巧的蒴果叫做棉鈴。棉花的種類有很多種細絨棉、長絨棉等等。加工之後從棉花當中所提取出來的叫做籽棉,棉花並不能夠直接進行加工,剛開始製作的時候需要去除其中的籽棉而獲得皮棉,之後所獲得的皮棉質量與原來籽棉重量也就形成了平時衣服中的百分之含棉量。

棉花生長的好壞土壤佔據很大影響因素,棉花主要養分是水分和養料,而這些吸收根本來源於根部的吸收,生長所需要的溫度和空氣部分是來自土壤,同時還需要土壤機械性的扶持,因此土壤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棉花的產量和質量。在選擇種植土壤的時候最好是選擇疏鬆深厚的土壤來進行種植,一定不要選擇鹼性過大的土壤種植棉花,這樣很容易大大降低棉花種子的成活率甚至在後期生長出的枝葉也會出現發黃的問題。

在種植棉花15天之前要在土壤當中施加一些有機肥料進行整地,這樣能夠有效的避免黃萎病的發生,如果發現黃萎病發生要及時的進行施加鉀肥。在施加肥料之後要進行翻地,選地的時候最好要選擇在平整沒有窪地的地方,窪地積水嚴重會導致植株出現腐爛,而選擇平整地段來種植髮病率大大降低,就算在大雨過後也會進行很好的排水,不會出現積水情況。在整地之後要及時的進行澆水,為播種做好一切準備條件。

在播種之前選取一些質量比較好的種子,而毛籽健子成活率則會在百分之70以上。在播種前15天的時候要進行晒種,這樣有效打破種子出現休眠的情況,有利於殺死種子表面細菌減少苗期的一些病害發生,這樣有利於促進種子的後熟增強種植對於水分和養分的吸收能力。但在進行晒種子時在弱光環境中曬一天就可以,伴隨翻動保證好種子曬的均勻,如果在強烈陽光下進行晒種子要使用一些遮陰方法來進行遮擋,以免高溫晒傷種子影響發芽率。

根據我國氣候而言,最佳的種植時間則在4月份中旬左右。但是在最近幾年時間中常出現寒流倒回的現象,而這個時候也是陰雨不斷氣溫較低的時候,這個時候種植常會引起棉花出現病害而且成活率也很低,對於保護幼苗非常不利於。因此在選擇播種時間時要把握好「冷尾暖頭」的原則。隨著近幾年溫室效應的不斷延伸無霜期時間也相應延長,一般的無霜期會在11月份左右,當然也可以適當的進行推託幾日播種,這個時候播種有利於保護全苗。

在播種時一般深度為3cm最適合,播種量不要選擇太多,每一個穴播種3粒種子就可以,如果數量太多不僅會造成浪費,而且出苗之後也會不健康,病害發生嚴重,不利於保全全苗。同時養護也很重要,這也是枝葉會發黃的一個原因,因此,在處於棉花苗期時要控制水分的施加,要做到早中晚各進行一次耕土,這樣能夠有利於植株主根紮實,增加旁根的數量讓棉株生長的更為健康,能夠今早出現花蕾開花更早,為了後期生長打下牢固基礎。在處於苗期時要隔行開溝進行澆水或者是在棉株旁挖個小孔將水澆到洞口裡面也可以,等到澆水後蓋好突土壤就可以。


感謝頭條

首先棉花是草本植物,有著很高的種植價值,是世界上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往往高衣分和高產量是棉農的追求,但是一塊土地隨著連續種植棉花時間的加長,病害會越來越重,所以一定要考慮抗病性的問題,首先要選擇良種,要了解種植棉花技術,去選擇有信譽公司的棉種。

要注重,棉種質量,棉種含蓄力,棉種單鈴重,棉種株型,棉種衣分和棉種抗病性,等等,

所以病地選擇棉種時,一定要選抗病性強的品種,再有就是要使土地肥沃,要用一些農家肥,要先施足地肥,要把土壤中的雜物去除乾淨,這樣有了肥沃的土壤,以後就能保證了棉花的管理。

播種時間也要把握好,不易在天氣溫度過底的時候播種,這樣會造成出苗不全。後期棉花質量不好,最佳播種時間是4月中旬,種植深度在3厘米左右。

要選擇通風性好的棉種,如株型似筒形的品種等,棉花生長中也有病中害,要提前防治,利用多菌靈來殺菌,噴霧時間最好在陰天作業,一定要做到省工省時,提高效率。這樣才能產出高質量的棉花,提高了棉農的經濟收入。


棉花種植,有的地區各種條件限制,無法輪作和地塊休閑,在棉田土壤中存有各種病菌,如果連茬種植,會導致棉花感染,使棉花死亡,影響了產量,降低了棉花品質。

棉花主要病害,枯萎病,黃萎病,它對棉花危害很大,俗稱棉花的癌症,很難防冶,在做好各種預防措施時,還要考慮棉花品種的選擇,選擇國家審定的棉種,適應本地區氣象條件生長的棉種,試種後達到理想產量和品質高的棉種,選擇種植轉基因抗病棉花品種,能有效抵抗黃萎病,枯萎病,減輕病害發生。

棉花的病菌主要存在土壤中,它隨水傳播,傳播速度快,使棉花根部受害,導致整株死亡。減少病害傳播,在做好各種防護措施外,採用常壓滴灌,防止病菌隨水傳播,發現病株及時拔出,帶出地外深埋。


  土傳病害是種植過程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病害,通常危害植物的根和莖,

 選用抗病或耐病的品種,可大大地減輕土傳病害的危害程度。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