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斯頓火箭與猶他爵士的對決,賽前被認為可能是西部聯盟季後賽首輪實力最為接近的一組較量——結果首戰打完,火箭隊大勝32分,大比分1:0領先。

雖然比分相差很大,但兩隊的實力差距本不應該如此——火箭與爵士是全明星後表現最好的兩支球隊,攻防效率均可以排到聯盟前五,凈效率分居一二名。

火箭與爵士是全明星後表現最為出色的兩支隊伍

本場比賽中,火箭隊延續了他們後半個賽季的良好表現:進攻端在哈登和保羅「雙核」的領導下,休斯頓火箭全民皆兵,全隊7人得分上雙;防守端各司其職,選擇性換防讓爵士隊的外線球員無法組織起像樣的進攻。

反觀爵士隊卻並沒有發揮出他們應有的水平:在火箭隊極具侵略性的防守之下,爵士隊失誤不斷,全場18次失誤送給火箭24分;進攻端除了兩名內線,其餘球員只有盧比奧45.5%的投籃命中率還說的過去,英格爾斯+克勞德+羅伊斯-奧尼爾+塞弗羅沙的鋒線組合合計24投4中,球隊外線核心米切爾雖然命中了一些高難度的投籃,但是0助攻5失誤的數據與他全明星之後的優異表現相差甚遠。

米切爾本場比賽發揮不佳

除此之外,爵士隊對於哈登的防守策略可以說完全失敗,這也是爵士本場比賽大比分失利的最重要原因。

我們來具體看一下——

一、效仿雄鹿的防守策略

爵士隊本場比賽對於哈登的防守策略幾乎與常規賽雄鹿隊防守哈登的方式如出一轍——外線球員(盧比奧)在防守哈登時放突防投,並且只給右手突破機會,同時輔以戈貝爾鎮守籃下。

爵士效仿雄鹿的防哈登策略

從球員配置上看,這樣的防守策略似乎沒有問題:戈貝爾是護框型中鋒,其護框能力要強於雄鹿隊的大洛佩茲;而盧比奧也是外線防守強點,其防守真實正負值(0.94)甚至還超過了雄鹿隊的布萊德索(0.84)。

但實際上雄鹿隊能夠在3月27日的比賽中限制住火箭隊的進攻,除了上述防守佈置外,還取決於以下兩點:

  1. 塔克和戈登等外線射手的極低命中率;
  2. 字母哥超強的協防補防能力。

針對這兩個問題,小K將兩場比賽的防守效果進行對比,並具體展開詳解。

二、千差萬別的投籃命中率

雄鹿隊在3月27日戰勝火箭的比賽中,除了放哈登右手突破以及中鋒籃下「蹲坑」之外,其他隊員的協防也幹擾到了哈登的進攻:

哈登突破陷入「口袋陣」

看一下上圖這個回合,希爾給了哈登右手突破的空間,而雄鹿籃下除了洛佩茲「蹲坑」之外,字母哥和米德爾頓也收縮在三秒區附近;隨著哈登突破到禁區,雄鹿隊四人組成了「口袋陣」逼迫哈登傳球給外線的隊友。但是——

那場比賽戈登在三分線外5投0中,塔克8中1。這樣的命中率完全無法給予雄鹿隊懲罰,而導致的惡劣結果就是雄鹿越來越肆無忌憚地在內線包夾哈登。

反觀本場比賽,戈登+塔克在外線出手12次命中6球,50%的三分命中率足夠令爵士隊的球員顧此失彼了。特別是在第二節後半段,當塔克連續命中三分後,爵士隊的陣型很明顯受到了火箭隊外線投手的牽制——下面這個回合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爵士隊的中路空間門戶大開。而對於哈登這種非常會利用進攻空間的球員來說,這種防守陣型簡直就是福音。

爵士的防守陣型完全被火箭射手羣牽制

三、協防球員

雄鹿隊得以限制哈登的另外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字母哥超強的協防能力和移動速度為自己創造的巨大防守面積。

字母哥的協防能力有多恐怖呢——看下面這個回合,字母哥上一秒還在距離籃筐三米開外的地面;下一秒已經在籃筐上方封蓋杜蘭特的上籃了。

字母哥恐怖的協防能力

而在與火箭的比賽中,字母哥踩著三秒區的站位也著實給哈登的突破帶來了不小的麻煩。當外線射手羣投不進空位三分時,哈登只能利用突破後的小拋投尋找得分機會。好在與雄鹿的比賽時哈登小拋投夠準,如果像今天對爵士的這種命中率,那場比賽估計不用半場就被打花了。

字母哥協防籃下

回到本場比賽,爵士隊沒有字母哥這樣的協防資源,斯耐德開場用「雙塔」搭檔首發陣容似乎是要效仿雄鹿隊大洛+字母哥的搭配保護禁區,但實際上防守效果並沒有體現出來。

這裡解釋一下費沃斯首發的問題。費沃斯雖然在常規賽的大部分比賽首發出戰,但實際上在對陣火箭隊的四場比賽中有3場都是作為替補中鋒上場,而代替他首發出戰的是鋒線上的克勞德。這一點很好理解:火箭換防體系一羣後衛下盤穩防低位出色,費沃斯佔不到便宜;而防守端費沃斯又會讓哈登保羅等人擋拆後的「小打大」屢屢得手;克勞德進入首發還有一個主要任務——主防哈登。

費沃斯在常規賽大部分比賽中首發出場,除了對陣火箭

因此本場比賽爵士隊使用「雙塔」首發確實有些出乎意料。從場上的防守效果來看,費沃斯起不到字母哥「掃蕩」的作用,他在場上更像是一名站樁型的防守型內線——移動緩慢,顧此失彼。下面這個回合很清晰地體現了費沃斯在防守端的「被動」:哈登突破吸引費沃斯注意力後分球給外線的塔克——塔克三分雖然沒有投進但是吸引了費沃斯的補防——費沃斯未能及時歸位讓火箭隊搶到前場籃板——又是費沃斯的愣神讓塔克溜底線接球上籃命中。

費沃斯在防守端極其被動

而實際上,當爵士用一名鋒線代替費沃斯上場後,防守效果能更好一些——

下面這個回合中,塞弗羅沙站在哈登的突破路線上進行幹擾,哈登突破後選擇將球分給內線的卡佩拉,而塞弗羅沙回身成功影響了卡佩拉的出手。

塞弗羅沙幹擾哈登的突破和卡佩拉的出手

但即使爵士隊鋒線在場的防守效果要好於費沃斯,也無法與字母哥近乎「犯罪」的身體天賦所帶來的防守面積相比。

總結一下:雄鹿隊在3月27日的那場比賽中對於哈登的防守確實奏效,但這種「奏效」是有前提的——火箭的投手羣很難命中空位三分,導致以字母哥為首的「鹿羣」在內線囤積重兵幹擾哈登的出手。「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爵士隊既沒有字母哥這樣的防守資源,又趕上火箭隊對於空位三分的把握性較強,因此這樣的效仿幾乎完全無效,大比分輸球也就不足為奇了。

保羅率領銜接段陣容痛擊爵士

當然導致輸球的原因也有很多:保羅帶銜接段陣容時,其控場能力遠超在場的其他球員;爵士隊二陣容在場時,幾乎很難看到英格爾斯作為進攻發起點(英格爾斯的球權使用率並不高,賽季平均不過16.8%;但是本場比賽6.4%也太低了...);對於火箭的「選擇性」換防,爵士隊並沒有找到好的破解方法......但爵士隊本場對於哈登防守策略的完全失敗,也絕對是本場比賽大比分輸球最為關鍵的因素。


如果你也喜歡籃球比賽,如果你也是火箭球迷,如果你也願意接收到第一手的賽事分析,趕快掃碼關注我們吧~這裡不僅有本土數據帝為你帶來的NBA賽場數據分析,還有實時賽事分析以及勞資協議解讀——我們會用可讀性最強的文字向您解釋NBA賽場的祕密,真誠希望您前來做客哦~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