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現在猴頭菇的市場行情還是很不錯的,可以種植,不過建議先把種植技術弄到手!

猴頭菇有什麼價值?

猴頭菇,是我國珍稀食用菌,是我國宴席上的名菜。猴頭菌個頭胖大,肉質肥厚,菌肉鮮嫩,氣味芳香,味道鮮美,香醇可口。猴頭菇與熊掌、海參、魚翅同列「四大名菜」, 與燕窩、魚翅一道並列為「中國三珍」。

猴頭菇性平,味甘能利五臟、助消化、滋補、抗癌、治療神經衰弱,國內已廣泛應用於醫治消化不良,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食道癌、胃癌等消化系統疾病。猴頭菇含豐富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鈣、硫胺素、核黃素、氨基酸的組成也較全面,同時含有7種人體必需氨基酸。

猴頭菇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有利於血液循環,能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是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患者理想食品。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可延緩衰老對消化道腫瘤患者大有裨益,是宜葯宜膳的理想食品。

猴頭菇的利潤有多大?

近幾年,人工栽培猴頭菇獲得成功,並在我國山東煙台等地推廣,不僅讓消費者飽了口福,而且也讓種植的農戶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一斤猴頭菇的成本在1.5元左右,農戶通過批發,每斤能有4.5元的收益。一般一個農戶每年可以栽種三茬,通過種植猴頭菇每年至少有3-4萬元的收益,是種植普通食用菌收益的3倍左右。

猴頭菇人工種植容易嗎?

野生猴頭菇多發生於森林不太稠密,空氣較流通,濕度較高及20℃左右的環境條件。

所以猴頭菇的人工種植也不容易,不光要考慮他的生長環境,還要考慮溫度、水分濕度、空氣、光照、酸鹼度等等。

猴頭菇的栽培季節,應根據其子實體生長溫度以16-20℃為最適宜的特點和當地的氣候條件確定。

一般春秋兩季均可栽培,華南地區春季在2-3月開始接種,秋季以9-10月接種栽培為佳。


種植猴頭菇,首先是考慮自己到底對食用菌種植的技術掌握如何,其次要考慮市場有多大,包括鮮,干品。猴頭採摘後,一般四至六小時就會發黃,鮮品保存很不容易。干品需要迅速脫水,你要合理安排採摘與脫水的時間。要不一個大棚三萬袋下來,你脫水都很麻煩。當然,只要你技術好,安排合理,利潤還是有的。切記,技術是你生存的條件,市場是你生活的保證。


猴頭菇又叫猴頭菌,只因外形酷似猴頭而得名。猴蘑,猴頭,猴菇,是中國傳統的名貴菜肴,肉嫩、味香、鮮美可口。是四大名菜(猴頭、熊掌、燕窩、魚翅)之一。是鮮美無比的山珍,菌肉鮮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葷」之稱。有「山珍猴頭、海味魚翅」之稱。在封建社會,只有皇室和權貴之家方能享用。近年來,由於人工栽培獲得成功,才得以普惠於民間,成為一種大眾化美味食用菌。具有健脾養胃;安神;抗癌。主體虛乏力;消化不良;失眠;胃與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消化道腫瘤的功能。關於猴頭菇的效益,我覺得這個主要是與市場以及產量有關,同時你的投入也是相關的。要想做到收益好,首先就是要了解市場,現在的很多時候農民常常盲目的跟風,但是在市場上供大於需求,猴菇的單價比較的低,另一方面就是要科學的種植猴菇,盡量在了解猴菇的生長習性的基礎上,科學的種植猴菇。盡量不適用或者少使用化肥以及農藥。在溫度上需要注意:猴頭菇菌絲生長溫度範圍為6-34℃,最適溫度為25℃左右,低於6℃,菌絲代謝作用停止;高於30℃時菌絲生長緩慢易老化,35℃時停止生長。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