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改革的形勢下,
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實行選考科目等,令學校教學增加了生涯規劃指導這一任務。但中國中學生生涯規劃指導的經驗並不多,許多學校開展生涯規劃教育都還處於摸索階段。而國外的生涯規劃教育已經有了較為豐富的經驗,從國外的文獻資料和國內正在實驗的實踐積累中,發現比較容易陷入誤導的傾向主要有:

  一、時機不對

  初一、初二或高一高二放鬆對學生決策能力的培養指導,重心往往放在畢業學年。這種做法是錯誤的,高一時候就需要擁有判斷、決策能力,才能發現自己的不足,並且努力去完成,直至高三再重新作出決策。

  二、偏重成績

  在實際指導過程中,往往容易偏重學生的學習成績等學習能力的資料,忽視了個人職業的合適性與將來的發展性。

  三、缺乏深入了解

  職業規劃是極為個性化的指導,需要引導學生深入認識自我的能力傾向、潛力, 教師也需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個性,達到因材施教。

  四、注重結果不注重過程

  在生涯指導過程中,在學生尚未了解升學以及就業選擇決策的意義時,急於讓學生做決策,反而忽略了做決策之前的一系列評估行為,就

  五、擅自做主

  生涯指導的最後,往往不是按照學生本人的意願選擇決策,而是被家長或教師看法所左右。

  以上種種問題,就是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過程中,容易出現的誤區。在進行生涯規劃教育過程中,無論是教師、家長或是學生都需要注意。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