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7 2010年11月5日》

  大人坐在廣場周圍閒磕牙,小孩在廣場上嬉戲,導遊講解眾多寺廟講得口沫橫飛,遊客則是卯起來拍照血拼,這就是巴克塔布Durbar Square的寫照。
 
Bhaktapur - Durbar Square

  杜巴(Durbar)意指「皇宮」,因此杜巴廣場(Durbar Square)也就是皇宮廣場的意思。加德滿都谷地有三座舊皇宮,分別位於加德滿都、帕坦及巴克塔布,因此也有三個Durbar Square。巴克塔布的Durbar Square於1979年列名為世界文化遺產,由昔日馬拉王朝的舊皇宮及多座寺廟所圍繞,舊皇宮及寺廟的建築形式各具特色,可看到極為精巧的建築工藝。下圖為廣場的地圖,當然這麼眾多的景點不是區區不到半小時的時間可以逛完的,這就是跟團的悲哀。


(點圖可放大)Map copyright PlanetWare.com
 
  Vastala Durga Temple建於十七世紀,為印度錫卡拉式石造建築,寺廟前的臺階兩側有兩尊石雕大象,還有一座長得像迷你塔蕾珠鐘(Taleju Bell)的小鐘,稱為「狗吠鐘」。

Bhaktapur - Durbar Square - Vastala Durga Temple (瓦特拉西 難近女神廟)

  Vastala Durga Temple右前方較小的是「狗吠鐘」,左側較大的鐘是塔蕾珠鐘。塔蕾珠鐘建於1737年馬拉王朝時期,它的對面為五十五扇窗宮殿。

Bhaktapur - Durbar Square - Vastala Durga Temple (瓦特拉西 難近女神廟)

  Vastala Durga Temple的屋頂。

Bhaktapur - Durbar Square - Vastala Durga Temple (瓦特拉西 難近女神廟)

  後方有斜柱支撐屋頂的為Pashupatinath Temple,供俸濕婆神(Shiva)的化身帕蘇帕提(Pashupati),是巴克塔布Durbar Square上最古老的寺廟之一。

Bhaktapur - Durbar Square - Pashupatinath Temple

  Pashupatinath Temple的柱子上雕刻有各種性愛姿勢,就是俗稱的「性廟」。

Bhaktapur - Durbar Square

  左方紅色磚牆建築為五十五扇窗宮殿,中央後方的石造塔狀建築為Siddhi Lakshmi Temple(希迪 拉克西米寺廟)。

Bhaktapur - Durbar Square

  前方為Siddhi Lakshmi Temple,後方白色建築為Fasidega Temple。據說Fasidega Temple視野絕佳,可俯瞰附近谷地的景色,但是因為趕時間(永遠因為趕時間),無緣得見。

Bhaktapur - Durbar Square - Siddhi Lakshmi Temple(希迪 拉克西米寺廟)

  55 Windows Palace (五十五扇窗宮殿)是一座紅磚建築,因為共有五十五扇窗欞,因此稱為55 Windows Palace 。此宮殿建造於馬拉王朝時期,曾經毀於地震,因此現在看到的是經過重建的模樣。

Bhaktapur - Durbar Square - 55 Windows Palace (五十五扇窗宮殿)

  55 Windows Palace 的每一扇窗,都是精雕細琢的木雕窗。

Bhaktapur - Durbar Square

Bhaktapur - Durbar Square - 55 Windows Palace (五十五扇窗宮殿)

  黃金門(Golden Gate)又稱「太陽門」(Sun Dhoka),是加德滿都谷地重要的金屬工藝傑作,於King Ranjit Malla時期所建,門上有金屬雕刻的尼泊爾國旗、大象及獅子,非常精緻。黃金門嵌在兩棟建築物之間,右邊是五十五扇窗宮殿,左邊是由舊皇宮改成的國家畫廊(National Art Gallery)。走入黃金門後,可以參觀舊皇宮開放的部份區域。

Bhaktapur - Durbar Square - Golden Gate

  舊皇宮有慕爾宮院(Mul Chowk)、塔蕾珠宮院(Taleju Chowk)、庫瑪莉宮院(Kumari Chowk)和桑達裏宮院(Sundari Chowk),但大部分的區域禁止一般人進入或攝影。皇宮後院的納迦水池(Naga Pokhari)是少數開放進入的區域。我們走進去時,正好有一位當地婦人坐在石階上,對面幾個西方遊客正在幫她拍照,我也就不客氣的偷拍了(汗)。

Bhaktapur - Durbar Square

   納迦水池是十七世紀的浴池,四周圍繞著眼鏡蛇石雕,中央豎立的是攀附蛇神納迦雕像的石柱。水整個就是綠色的,我想十七世紀時應該不是這樣吧?至於那長長的、斷成好幾截的眼鏡蛇,叫我不想起哈利波特都難。

Bhaktapur - Durbar Square

Bhaktapur - Durbar Square

  布帕辛卓.馬拉國王雕像柱(King Bupathindra Malla's Column)。在尼泊爾的寺廟前或廣場上,經常可以看到類似這樣的雕像柱,題材則不太一定,有時是國王、有時是神衹或其坐騎等。

Bhaktapur - Durbar Square - King Bupathindra Malla's Column(布帕辛卓.馬拉國王雕像柱)

  Durbar Square 週遭也有很多商店和攤販,賣的東西大致不外乎喀什米爾羊毛製品和各類手工藝品、宗教用品等,但我們在這裡停留的時間太短,實在不夠慢慢欣賞建築之美,更不用說是仔細的貨比三家逛商店了。短短不到一天的巴克塔布之旅,就在Durbar Square畫上句點,如果說有什麼會讓我更加堅定有朝一日要再訪尼泊爾的決心,逛古城的時間太短絕對會是其中之一,畢竟這麼精彩美好的古城,豈是短短幾個小時足以領略的呢?

Bhaktapur - Durbar Square

Bhaktapur



注:本文非常無奈的大量參考墨刻出版Mook系列的
【山國祕境尼泊爾】(作者王瑤琴),這麼多廟,不看參考書怎麼可能記得起來(瀑布汗)



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chsu1121/sets/72157625231099851/with/520080486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