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是明朝中後期的一位著名的抗倭將領。明朝嘉靖年間,當時明軍的戰鬥力低下,導致倭寇之患愈演愈烈,倭寇也正是看中這一點,所以,才多次深入沿海省份大肆燒殺搶掠,嚴重威脅大明的海疆。鑒於此,民族英雄戚繼光受張居正引薦,擔任指揮僉事,開始剿滅倭寇,戚繼光任職後,潛心研究如何對付倭寇,發明了一種專門對付倭寇的鴛鴦陣,最後,於嘉靖四十年,在台州用鴛鴦陣全殲倭寇二千餘人,而戚家軍幾乎毫無傷亡。其實,戚繼光不僅只有抗倭一個貢獻,還有北擊蒙古改革軍隊制度,提升軍隊戰鬥力做出了重要貢獻,可以說,戚繼光不僅是位民族英雄,更是一位難得的軍事統將。而那句,"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更顯其人格魅力。

鄭成功,是南明隆武政權的一個將領,一生以反清復明為己任,父親鄭芝龍投降清後,他為此不齒,便斷絕與其關係,高舉反清旗幟,可是,隨著清軍的步步緊逼,他便在大陸失去了根據地,於是他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決定驅逐台灣的荷蘭人,於是,他率領兩萬五千軍隊進攻台灣,經過一系列的征戰,最後台灣回歸祖國懷抱,也成為了中華民族的英雄。

二人同為民族英雄,若從對軍隊的貢獻大明的海疆和邊防來說,毫無疑問是戚繼光厲害,若從維護祖國領土完整的角度來看,又是鄭成功更厲害


大家好,我是師哥講史,首先感謝邀請

這兩位將軍可以說是明朝後期的名將了,他們二人到底誰厲害呢,今天咱們就來分析一下。

戚繼光生於嘉靖七年,嘉靖二十三年繼承祖上的職位,當時戚繼光任職的地方剛好是倭寇經常入侵的地方,戚繼光可以說是古代史中的抗日名人。戚繼光後來因為立功被調任,到了浙江。到浙江以後發現金華、義烏的人都比較彪悍,於是招募了3000人訓練成軍,就是著名的「戚家軍」,後來又給配備火器,戚家軍就名聞天下了。

後來戚繼光破倭寇以後,被調往長城防禦蒙古小王子,並且訓練士卒,還編寫了《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在軍事上有很高的地位。而且戚繼光專門研製的軍刀,而且據說抗日戰爭時期的二十九軍的大刀隊參考過戚繼光的刀法。

再說鄭成功,鄭成功是明末清初之人,父親鄭芝龍是個大海盜頭子,鄭芝龍被明朝招安以後,鄭成功被送往南京國子監讀書。後來明朝滅亡,鄭芝龍想降清,但是被清軍給殺了。後來南明滅亡,鄭成功無處可去,避走金門招兵買馬,但是基本上都是敗多勝少,後來攻打台灣趕走荷蘭人,從這點上來說無愧為英雄。

從二人的履歷來看,二人都屬於民族英雄,抗擊外族的侵略,但是從軍事角度來說還是戚繼光比較厲害。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兩位都是民族英雄 戚繼光南方抗倭 九戰九捷 北方防蒙 使蒙古人不敢南下 同時又進行軍事改革 編練新軍 改造火器 有兵書流傳於世 再觀鄭成功 出生與海盜家庭 早年抗清 後收復台灣 可惜英年早逝 若論軍事成就 還是戚繼光厲害些 畢竟戚繼光已經一隻腳邁進了火器時代 又懂得總結經驗 寫出了 練兵實紀和紀效新書 只這兩本書就足以使戚繼光揚名立萬 永垂不朽了


戚繼光(1528一1588)是世襲的職業軍人,中國歷史上十大軍事家之一。鄭成功是海盜頭子鄭之龍之子,有一半日本血統。戚繼光一生主要功績是平滅倭冠防禦蒙古。鄭成功主要活動是抗清和打敗荷蘭殖民者收復台灣島。兩個人都是民族英雄,若論兩個人的歷史地位和指揮韜略,戚繼光比鄭成功歷害。

戚繼光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還是著名的發明家。他同倭寇作戰時設計新式戰船,在質量和技術上遠勝倭船。「鴛鴦陣法"無敵天下,在冷兵器時代無人破解。大小數百戰,轉戰數省幾千餘里終於平定倭亂。鎮守北方時又獨創車營。戚繼光在軍器上的發明創造勝過諸葛孔明。戚繼光留下兵書《紀效新篇》等著作。他即有指揮作戰才能,又有兵書傳世,在古代軍事家中屈指可數。

鄭成功早年抗清,身負國恨家仇,在軍事上取得過一些勝利,在兵圍南京城時,中了清朝守將緩兵之計,功虧一窺。不得不退守金門和廈門地區。在抗清無望在大陸無法力足情況下橫渡台灣海峽,佔據台灣地區。鄭成功在三十九歲時英年早逝。縱觀其一生,鄭成功的軍事才略無法和戚繼光相比,但歷史聲望甚高,必競從荷蘭人手中收回台灣,功莫大焉!


中國人最無聊就是拿英雄相比,貨比貨,但人不能比人,戚繼光在明朝尚盛之機,而鄭成功在明衰無助之時。一個抵禦外敵入侵,一個收復國土,他們都是民族英雄,還劃等號不等號嗎?提問者,你給我合理解釋!.


戚繼光擊敗倭寇護土安民壯大明聲威揚國民志氣光照千秋,鄭成功收回台灣打敗並驅逐荷蘭殖民者奪回我國領土永垂青史,兩者相比鄭成功雖打敗荷蘭侵略者收回寶島台灣功在今古可惜子孫不肖家族內訌壯年暴死抗清大業難成清軍攻佔台灣故屈居第二,戚繼光更厲害更強創鴛鴦陣法打敗日寇守我海防護我疆土忠君報國盡忠為民排第一。


都挺厲害,都是民族英雄。戚繼光抗擊倭寇,平定東南海疆,鎮守長城,固衛了明朝國防,千古留名。鄭成功志在反清復明,驅逐荷蘭侵略者,收復寶島台灣,英年早逝,光照後人。二人都是世人敬仰的千古英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