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國產劇拍一部爛一部最多的是哪一類型,職業劇可以說是首當其衝。

主打流量、演技尷尬、劇情脫離現實,更可怕的是所有職業劇都能給你拍成瑪麗蘇愛情劇......

不過今天君君給大家淘到一部TVB醫療新劇。

神仙陣容、劇情在線、立意深刻,分分鐘教國產職場劇做人——

白色強人

推薦理由:年度TVB職業劇

時 長:40min*25集

《白色強人》是TVB推出的醫療劇,一共25集,目前已更新7集,豆瓣得分8.6。

陣容上,郭晉安+馬國明+姜大衛三足鼎立。

劇情上,業務線和權鬥線並向推進。

更重要是的,手術臺戲份很足很燃,幾張圖先給大家一睹為快:

話不多說,進入正題。

本劇的背景立足於香港目前的醫療現實:

香港公營醫院由政府出資經營,使得大部分市民可以用最便宜的費用得到最好的治療。

也因此,香港被評為全球男女最長壽的地區。

但這項惠民政策產生了很多問題:龐大的費用支出、醫院人手不足、病患等候時間過長等等。

在此期間,香港有醫院曾創造了病患輪候三年多的恐怖記錄。

醫療改革,勢在必行。

明成北醫院,是香港最大的公營醫院。

郭晉安飾演的楊逸滔,就是這家醫院的副院長。

他本來不應該屈居於這個職位,5年前他自降身價來到名成北,就是為了引領醫療改革。

因為他這個人,不愛錢,愛權和名。

都說這幾年郭晉安的「奸」演的爐火純青,這次的刻畫更是入木三分。

為了醫改方案的通過,他甚至可以赤裸裸地威脅議員。

然而,四年十三次諮詢會議,楊逸滔都沒能得償所願。

而他醫療改革之路上最大的絆腳石,恰恰正是明城北的院長姜大衛

他的理由是——

不希望把公共醫療事業,變成一門生意。

一個是明城北的院長,一個是副院長。

倆人在外鬥醫改,對內劃分派系。

姜大衛這個角色,儒雅中帶著狠勁,可見是一隻深藏不漏的老狐狸。

院長甚至表示,既然你貪權,那我就要佔著這個位子,跟你比命長。

為了掃除障礙,楊逸滔耍了一招釜底抽薪,攪黃了院長的續約合同。

讓你離開這個醫院,我看你怎麼和我鬥。

無計可施之時,院長決定分散楊逸滔在醫院中的地位。

從外面聘請新的心胸肺外科主管,馬國明飾演的唐明。

唐明是個醫術高明的天才醫生,技術沒得挑,只要是圈子裡的人,都知道他。

而讓他更出名的是,13年裏他曾5次違反醫療程序,受到調查。

原因很簡單——

比起守則,病人的生命更重要。

很多人指責他,但在唐明的醫生守則裏,只有四個字:問心無愧。

內鬥不止,外爭不斷,醫院裡的三股勢力齊聚。

一個勢如破竹的追權、一個深藏不漏的暗算、一個堅定不移的救人。

但這部戲高級的地方,正是主角沒有因為「人設」就變得臉譜化:

楊逸滔的手腕大家都知道了,抓住議員的軟肋,逼他站隊。

議員的老婆生病,此時只有楊逸滔有極大的把握完成這項手術。

但最終議員,並沒有因此答應他的條件。

他就這樣見死不救了嗎?

他最後一刻,還是出現在了手術室門口。

他也有原則:

或許病人是他成功路上的籌碼,但卻絕不會成為博弈的犧牲品。

而在劇中表面上一臉正派的院長,卻在關鍵時刻,拿病人的生命鋪墊自己的內鬥。

院長究竟為什麼反對醫療改革?

是因為怕影響病人的福祉,還是僅僅為了滿足自己的權欲?

而劇中「理想主義」的唐明,可以說是目前立場最堅定的以為主角了。

治病救人、赤子之心、處事不驚,你們鬥歸鬥,不要拉上我。

但君君姑且預測一下: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黑化,可能就在不遠處。

毫不誇張的說,《白色強人》基本預定了2019年最佳港劇。

醫院的羣像、媒體的推波助瀾、官場博弈,每一面的刻畫都入木三分。

立足於現實,劇中還討論了很多現實案件:

比如第五集最後出現的幼兒園血案,就是取材於1982年香港長沙灣元州街邨安安幼稚園5死40人受傷的嚴重血案。

作為TVB的粉絲不得不說,近幾年的港劇表演浮誇,劇情無聊,爛尾無數...

看到《白色強人》的出現,讓人有一種重回港劇巔峯時期的感覺。

1998年播出的《妙手仁心》,講的是醫療精英們每天救死扶傷。

2009年播出的《仁心解碼》,解碼一位為人正直、醫術高超的精神科醫生。

2019年TVB的這部《白色強人》,真正踐行了如何製作一部好劇,也表達了一部專業醫療職場劇的立場:

所有利益鬥爭,都該為生命讓位。

總而言之,好久沒有看到這麼爽的職場劇了!追起來!!!


關注公眾號【流量君】 回復【白色強人】 獲取完整版汁源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