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限定了張勳的職務,就評價他在任期間的表現吧。

武昌起義後,多地受到鼓舞,相繼爆發起義。南京是清朝的財賦重地,清廷自然交待當地軍政領導看好了。當時,南京城裡的主要領導有3位:兩江總督張勳、江寧將軍鐵良、江南提督兼江防大臣張勳,有軍隊2萬人。

除了上述清軍,南京還有新軍1萬人,城內城外各一半。張勳對新軍很不放心,曾對兩江總督張人駿說:「所謂新軍全是革命黨,無一可靠。」因此,給新軍的彈藥很少,每個新軍只留5發子彈,還調走一些大炮,防止其攻城。

儘管如此,張勳還是不放心,大肆捕人,尤其是那些剪掉辮子的,弄得人心惶惶。手下在執行命令時遇到沒辮子的特殊人——和尚,於是上報張勳:「和尚殺不?」張勳答:「年輕的殺!」手下又問:「尼姑呢?」張勳又答:「漂亮的不殺?」張勳是個好色之徒,家裡養著一個叫小毛子的小老婆。

(張勳的辮子軍)

張勳的江防營駐紮在浦口,屬於南京外圍,打響戰鬥比較早,被擊潰,退回南京城內。雙方繼續激戰,城內清軍頂不住,與革命軍和談。革命軍提出4個條件全部針對張勳,啥都不要,就要活捉張勳。為什麼?誰叫張勳之前對新軍過分,殺人太狠。

和議不成,兩江總督張人駿和鐵良沒告訴張勳,自己先跑掉了。張勳見一號和二號溜了,自己還守個什麼勁,就算事後追查失城責任,也追不到自己頭上。因此,他也率領殘軍2000多人跑掉了。

果然,張勳不僅沒被問責,還被清廷委任為兩江總督,期待其收復南京。對此,張勳很感激,可惜沒等他完成任務,大清就亡了。張勳沒有以身殉國,但為了表示對大清的忠心,下令所屬部隊不許剪辮子……


先說說張勳的基本信息吧,生於1854年、死於1923年,原名張和,字少軒、紹軒,號松壽老人,江西省奉新縣人,中國近代北洋軍閥勢力之一。清末任雲南、甘肅、江南提督。在我們的認識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張勳擁戴溥儀復闢!讓很人覺得不理解,做為一個漢人的張勳,對滿清朝廷卻忠心耿耿,是不是腦袋壞了!下面便對此進行詳細解析!

這事得庚子國變說起,當時慈禧西逃。後來,李鴻章奉命在京城搞定一切,八國聯軍撤兵,慈禧決定打道回府。當時,派去護送慈禧回京的,正是袁世凱的部下張勳。此時,張勳的職務是武衛右軍右翼第一營統領,相當於現在的團長。而張勳這個人頭腦很活絡,而且也有鑽營的手段。在護送慈禧的路上,他盡心儘力,把慈禧伺候得很舒服。慈禧對他的印象非常好。而且,為了讓李蓮英在慈禧面前替自己美言,他竟然放低身段,給李蓮英遞上了門生帖子。很快,他和李蓮英和打得火熱。有了慈禧的好印象,再加上李蓮英從中撮合,張勳的仕途行情一路看漲,所以最後做幾個省的提督!從小的基層軍官到封疆大吏(提督相當於現在的省軍區司令),讓張勳從心裡感激慈禧,懷念清廷的「好處」!雖然我們也知道,清廷是把他當狗養,但狗是最記主人恩的!所以在清朝滅亡後,為表示忠於清廷,張勳及所部均留髮辮,張勳人稱「辮帥」,所部定武軍人稱「辮子軍」。1913年,袁世凱任大總統,張勳所部改稱武衛前軍,駐兗州,表示仍效忠清室,禁其部卒剪去髮辮;雖然在1915年,擁袁世凱稱帝,被封為一等公爵,但內心仍一意維護清廷。後面的事大基本都知道,在袁世凱死後的1917年他便借調停"府院之爭"為名義,率兵進入北京,於7月1日與康有為擁溥儀復闢,但12日為皖系軍閥段祺瑞的「討逆軍」所擊敗,逃入荷蘭駐華公使館。後病死於天津,謚號忠武。

雖然我們現在對張勳的評價不高,認為他認賊作父!但是在民國初期,不論是北洋政府還是廣東的國民政府都對有正面的評價!例如孫中山說:「清室遜位,本因時勢。張勳強求復闢,亦屬愚忠,叛國之罪當誅,戀主之情自可憫。文對於真復闢者,雖以為敵,未嘗不敬之也。」,而北洋政府也在1918年3月以「時事多艱,人才難得」的藉口,對洪憲衲首和辮帥復闢案犯均一律實行特赦,雖然其後張勳遠離軍政兩界,他依然在餘生享受著榮華富貴!

就個人觀點,張勳的愚忠是歷史悲劇,是滿清長期對漢族奴化的結果!也是民國初期政治混亂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民國初年,如張勳一樣愚忠清廷的人不少數,而還身居高位!這是因為經過滿清280多年的奴化教育,讓很多百姓、讀書人、官僚階層認同了自己奴才的身份,讓漢民族的民族特性喪失了很多!幸好有國民黨、共產黨等仁人義士的不懈奮鬥和犧牲,用鮮血讓整個中華民族覺醒過來!纔有了現在的相對自由民主的社會!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