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燒去醫院,開了葯發現一個問題,這種葯比掛號費診療費加上驗血全部加起來都貴,是不是價格有點過高了?但是也不是醫院比外面的故意賣的貴,因為淘寶上也是這個價格。是因為有什麼高科技含量麼還是別的什麼不為人知的原因?有哪些方法可以降低這種葯的價格


只要存在中間環節,價格就至少漲一倍,藥效好,價格只會漲,不會降 除非有調控政策


這個葯的出廠價倒不是很貴,主要的利潤是被中間環節喫了。因為生產廠家不能直接把葯賣給醫院,必須經過具有配送資質的醫藥公司,所以廠家賣給醫藥公司,醫藥公司賣給醫院,醫院再賣給消費者。中間的醫藥公司有些倒了好幾手,每個環節都要賺一些呀,所以裡面的水深著呢。


因為現在醫改了,公立醫院實行零差價銷售。公立醫院取消15%的價格加成。傳統的抗菌消炎藥,像清開靈,蒲地藍,金蓮花等的利潤空間被壓縮了,醫院開這些不賺錢。但是白蕊顆粒是最近幾年纔出來的。獨家品種自主定價。定價64元,才6袋。2天的用量。可想利潤空間有多高。可以給醫生較高回扣,醫生當然拚命開藥咯。想降價除非廠家多,形成競爭,價格自然下來了。


這個藥物效果真的很不多,百蕊的生產廠家也不多,所以這個真的是物有所值,因為他是處方葯吧,普通的小藥店是沒有賣的,所以這個也是需要各位的支持才能做得更好。


是的,這葯是比較貴,我到過這家公司,規模相當的大
目前只有一個廠家生產 而且這種葯功效也不錯 估計降價的可能性很小 以後如果不漲價就算不錯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