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列強,各有所長,秦趙之爭,尤為激烈。長平之戰,百萬之眾,性命相搏,秦終勝出。有人感嘆趙國惜敗,設想趙武靈王若在,秦趙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圖片來自網路)

秦趙本同源,趙人血性,慷慨悲歌,可比秦人。趙武靈王更雄才偉略,胡服騎射,滅中山,敗諸胡,北擴三郡,各國無不避其鋒芒。但一時之強,卻敗於兩分之禍。鼎盛之年,趙武靈王讓位幼子趙何,又封長子趙章於代郡,國分南北,人心散亂。後有沙丘之變,趙武靈王餓死宮中,令人扼腕嘆息。趙章隨父徵戰多年,為趙之良將,事敗身死;趙何一方,相國肥義捨生取義,經此變故,趙國勢大損。

這不是代郡第一次作為封地分封給趙氏公子。當年,趙襄子國事英明神武,家事卻也糊塗一時。他超越了長兄伯魯繼承趙氏大位,作為補償,將伯魯之子封在代郡,號為代成君。後來更進一步,趙襄子沒有把君位傳給自己的五個兒子,而是傳給了伯魯的孫子,是為趙獻子。此舉引起趙襄子的弟弟趙桓子極大不滿,他驅逐了趙獻子,自立為君,在位僅僅一年就去世了。趙獻子歸來,重登君位,又是一陣腥風血雨。

(圖片來自網路)

趙氏內鬥不僅有南北之分,還有東西之分。晉國時代,趙氏家族分為晉陽大宗和邯鄲小宗,西方的大宗趙鞅和東方的小宗趙午曾因500戶屬民的歸屬問題,發生內訌,趙鞅誅殺趙午,引發了趙氏內部大火併,晉國其他各大家族也連鎖反應,內戰長達數年,最後導致晉國權力格局重組。

趙國時而禍起蕭牆,成兩分之禍,沒有形成持續穩固的中央權力體系,國力屢屢受制於內亂。從某種程度上說,趙武靈王倡導胡服騎射成功,不是軍事成功,而是政治成功。他說服了以公子成為首的反對派,千方百計整合各方力量,在思想上、行動上達到高度統一,才推進了趙國改革。強化的國家中央權威,纔是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成功的關鍵因素,可惜他沒有堅持到底,以一家之私謀劃國之大事,又陷趙國於兩分之禍。

趙國的遺憾成為秦國的教訓,治國無他,一以貫之,秦悟其道。戰國四公子皆重於一時,趙有平原,魏有信陵、齊有孟嘗、楚有春申,權勢可比國君,而秦「無」公子,只尊秦王。秦自獻公以後,不斷強化中央權威,打通國家動員和管理的經脈,「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從」。有此內功,秦勝六國,亦在情理之中。

(圖片來自網路)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