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月燁 編輯/鄢子爲

一夜之間,5G的格局發生鉅變。

4月17日凌晨,高通、蘋果、英特爾三家巨頭上演了一場大戲:高通和蘋果宣佈雙方和解,放棄關於調制解調器芯片的所有訴訟,英特爾宣佈,將退出5G手機調制解調器業務。按照和解協議,蘋果會向高通支付一筆款項及一份芯片組供應協議,但未完全披露細節。

英特爾一直是蘋果與高通談判的砝碼,此前,英特爾給蘋果供應5G芯片的傳聞不絕於耳,曾宣佈5G Modem XMM 8160預計在 2019年下半年面市。對英特爾來說,移動市場的失利一直是心頭痛,此番突然放棄5G手機市場,讓人大感意外。

事實上,英特爾只是退出了5G手機業務,並未完全退出5G市場。“英特爾完成了對其它調制解調器業務機會的評估,包括PC、物聯網設備及其它以數據爲中心的設備。英特爾還將繼續投資5G網絡基礎設施業務。”英特爾如是說。

放棄5G手機市場的端倪,早在2月的MWC2019上顯露出來:高通在現場唱獨角戲,英特爾在移動終端的應用上幾乎失聲,現場展示的只有沉浸式媒體、智能化工業和零售部署三大商業應用場景。

英特爾的5G戰略目標早已轉變。5G市場並非只有移動終端應用,物聯網也是一塊大蛋糕。不久前,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楊旭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5G不是要解決人上網,而是物上網的問題,英特爾對此早已進行了端到端的佈局。

衆所周知,這家有着50年曆史的半導體巨頭,主要的盈利模式是賣芯片。2016年,英特爾前CEO科再奇宣佈,英特爾從一個芯片處理器公司,轉變爲一家數據公司——英特爾最終意識到,與其拿軟肋去硬碰硬,不如另闢蹊徑。

在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和5G等新技術的助推下,數據呈爆發式增長,英特爾嗅到了新商機:在數據的生命週期裏,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芯片。

退出5G手機市場,讓英特爾缺失了一個“端”,但爲了更大的數據市場,斷臂不失爲一個明智之舉。英特爾做的還是賣芯片的生意,只是產品和方向變了。

以數據爲中心

英特爾斷臂的底氣,來自於轉型兩年來的財務表現。財報顯示,英特爾2018年總收入70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800億元),年增13%,淨利潤21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30億元)——2017年和2016年分別爲淨96億美元、103億美元。其中,PC業務(CCG客戶端事業部)年增10%,總收入佔比52%;數據中心業務(不含McAfee)佔比48%,年複合增長率15%。

這是英特爾在財報中首次歸納“數據業務”。

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楊旭

不久前,楊旭對業務構成進一步作了解釋和梳理:即“以PC爲中心”的業務和“以數據爲中心”的業務。英特爾預測,數據業務將很快突破50%的營收佔比。到2022年,英特爾的總體潛在市場規模將達到3000億美元。

英特爾“數據公司”的定位和界限是:不生產數據,不做數據業務,而是基礎設施中的底層,通過不同處理器、硬盤、技術等底層產品、架構、技術來完成數據業務的核心內容——存儲、傳輸、處理。這六個字看似簡單,但當數據的量級飆升,流通環節的技術要求會發生質變。

2018年,中國約產生7.6ZB的數據,且將保持每年30%的增長。到2025年,數據量將達到48.6ZB。例如4月10日公佈的首張黑洞照片,光沖洗就花了2年時間,數據用了0.5噸硬盤裝載,如果沒有算力更強的芯片和技術來支持,花費的時間可能更長。

英特爾公司市場營銷集團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王銳

英特爾的數據業務主要針對企業客戶,相比於PC、手機業務,這是一個更加To B的市場。大量企業正基於數據開發新產品,數字化轉型正成爲當下熱詞。那麼,英特爾的角色是什麼?

英特爾公司市場營銷集團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王銳解釋道:“我們相當於一個基石,支持客戶轉型。無論客戶是賦能別人還是被別人賦能,英特爾幫助他們業務變革。”據透露,全球最大的雲服務提供商們都在基於英特爾技術的基礎設施上運行服務。

“前十年,我們支持了所有云、所有互聯網企業的發展。這一波發展得益於消費互聯網。下半場我們將用新技術幫助傳統企業轉型,在產業互聯網發力,未來的機會一定是企業市場。” 英特爾公司市場營銷集團行業解決方案部中國區總經理樑雅莉說。

英特爾瞄準了幾個關鍵領域,打造“智能+”的產業升級方向和實踐:一式智能製造,比如智慧工廠、工業物聯網、柔性製造等;二是服務業升級,智慧零售、無人駕駛、新文創等;三是供應鏈,重塑物流倉儲、智能車隊、商業物流等環節。

“智能+”與英特爾的5G戰略也相契合。“‘人’上網每天最多產生1.5G的數據量,‘物’上網是上千G。所以5G和之前的2G、3G、4G完全不是一個概念。物要成爲智能的物,需要端到端的芯片產品。”楊旭說。

技術+產業

面對企業的多樣化需求,提供芯片是不夠的,英特爾讓數據增值的祕密還有技術。

在海量的數據處理中,人工智能技術不可或缺。目前,英特爾是爲數不多可以可以提供端到端人工智能全棧解決方案的芯片公司,“芯片+技術”的能力已經輸出到了醫療、交通、零售、金融、能源和工業等多個領域,具體應用包括超大型數據中心、邊緣計算、自動駕駛、物聯網、智能零售、AI識別等等。

“英特爾不光是從單一產品和產品的對比很強,還擁有非常完整的解決方案的實力,我們的架子打得非常牢固。”王銳說。

她進一步解釋道:“人工智能,特別是深度學習的應用給了行業非常大的發展空間。深度學習是人工智能的第一個環節,但只是非常小的一個環節。不是學了就完了,人工智能需要大量後端處理數據的能力,最終目的是能夠得出結論。在整個計算場景裏,英特爾有絕對優勢。”

中國四大物流公司之一的韻達速運,每年運單量高達70億件,平均每分鐘要投遞13000多件包裹,每一秒鐘有200多件包裹經過傳輸網絡,收發、存儲、調度過程中產生了海量數據。

基於英特爾全棧式的解決方案,韻達引入了自動化、智能化的技術手段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英特爾的Analytics Zoo平臺和至強可擴展處理器,爲韻達補齊了算法和算力的短板,再搭配英特爾的固態盤、傲騰、以太網等存儲和互連產品組合,從前端的分揀、資源調配、到後端的支撐,幫助韻達提升運行效率。

此外,英特爾幫助韻達將歸集系統的準確率提升到98%,歸集系統排查率提升至96%。同時,英特爾與韻達還把智能化拓展到配送端,在路線優化、車隊調度等場景中進一步開發數據價值。

“對企業轉型來講,技術不是最大的難點,最核心的是洞察力。但洞察力是由技術實現的,實現的過程中需要對整個業務有非常清晰的瞭解。”樑雅莉說。

年初,英特爾任命了司睿博(Robert Swan)爲首席執行官,如今又甩掉了移動市場的沉重包袱,轉型的步伐更爲堅定。英特爾的五個戰略願景是:生產世界一流的半導體;引領AI與自能革命;面向全新數據世界,成爲領先的端到端平臺提供商;不懈追求卓越運營和效率;人才爲本,發揚多元和包容文化。

這是否會成爲英特爾歷史上最成功的轉型?王銳對此頗爲自信:“最大增長一定是以數據爲中心的業務。”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