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之前,首先需要說清楚,努爾哈赤和豐臣秀吉兩個歷史人物,是屬於截然不同的範疇。努爾哈赤是中國人,祖輩世代都受大明節制,是明朝的官吏,他的起兵是對明朝的反叛,屬於明朝內政。而豐臣秀吉是日本人,他對朝鮮所發動的戰爭,以及「假道入明」的戰略目標,都屬於對外侵略行為。

因此,題目把努爾哈赤和豐臣秀吉相提並論,無疑是一種錯誤的歷史觀。

言歸正傳,豐臣秀吉和努爾哈赤兩者都對大明發起了挑戰,為何後者成功了,而前者卻一敗塗地呢?其實,這不難解釋。一個很主要的原因是,努爾哈赤起兵時所面對的明朝,早已不再具備抗倭援朝時的強大實力了!

事實上,豐臣秀吉入侵朝鮮時的軍事實力,可是要比起兵反明時的努爾哈赤要強得多。豐臣秀吉結束了百年之久的日本戰國混戰,聚集起了當時全日本最豪華的將帥陣容,並統御全日本各路大名的百戰之兵。可以說,當時的豐臣秀吉已經建立起了日本史上前所未有的強大戰力。

1592年,豐臣秀吉調動了14萬大軍,分成九個軍團侵略朝鮮。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內,讓朝鮮「三都守失,八方瓦解」。如此可怕的戰鬥力,要不是當時的明朝剛剛經歷了萬曆中興,國力和軍力得以復振,要想在朝鮮擋住豐臣秀吉,怕也是很難的。

其實,也正是因為明朝邊軍力量在朝鮮之役中遭受了較大的損失,使得明軍在東北地區的控制力有所減弱,才給了努爾哈赤可趁之機,讓他得以從中崛起。

所以說,努爾哈赤的成功,某種程度上也是益於豐臣秀吉的助攻。當然,除了明朝邊軍實力大不如前外,明朝在萬曆末期的迅速腐化和衰落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最後,不得不說的就是地理因素了。豐臣秀吉與朝鮮之間畢竟隔了道海,而要想入侵大明最理想的踏板又是先征服朝鮮。如此一來,明朝與日本之間實際上存在巨大的地理阻隔。

而努爾哈赤就不同了,他們女真部落本就是大明的一部分,世代受明朝廷節制。因此,努爾哈赤與明朝之間是不存在地理阻隔的。所以,明軍和努爾哈赤的後金軍實際上都屬於在主場作戰。


本文作者:小賤賤


我是小林,我來回答。

一、豐臣秀吉與努爾哈赤的基本資料

豐臣秀吉(1537年-1598年)是日本戰國史上的風雲人物。他崛起於底層,投靠織田信長後,逐漸展露頭角,成為一名有勇有謀的政治家。豐臣秀吉結束了日本的戰國時代,「形式上」統一了日本。

(豐臣秀吉像)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559年—1626年),是大清王朝的實際開創者,女真族(滿族)的英雄人物,也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努爾哈赤24歲起兵(1583年),經過了幾十年的征討,統一了建州,並且在1616年建立了後金政權(清王朝的前身)。

(清太祖努爾哈赤像)

有意思的是,努爾哈赤和豐臣秀吉素未謀面,但卻有著相同的「奮鬥目標」。他們二人都把大明王朝視為敵人,畢生的心愿就是征服大明朝。

二、豐臣秀吉與努爾哈赤的相同點

豐臣秀吉與努爾哈赤,這兩個人雖然素未謀面,但是他們還是有不少的相同點。除了上文提到的,此二人都視大明為敵人外,還有以下幾點相似之處:

1、豐臣秀吉與努爾哈赤,他們都是崛起於底層的英雄。

豐臣秀吉出身於底層農戶家庭,有意思的是,豐臣秀吉曾用過木下藤吉郎、木下秀吉、羽柴秀吉等名字,直到跟隨織田信長後,才慢慢發家——名字也是發家之後改的。當然,豐臣秀吉的天下不是白白得來的,而是用自己的謀略和膽識,在刀光劍影的戰場上打下來的(同時也費很大的功夫去談判)。終於豐臣秀吉形式上統一了日本,成為了「天下人」(簡單來說就是實際統治者)。

努爾哈赤算是建州女真的一個小部酋長的兒子,但是努爾哈赤似乎沒有沾過家族的光。歷史書上記載,努爾哈赤生母早死,繼母對他和他的同胞兄弟很不好。努爾哈赤雖然出生不差,但是小小年紀就得自己外出謀生,挖人蔘、采松子、拾蘑菇、撿木耳這些努爾哈赤都干過。據說努爾哈赤還去過漢人或蒙古人居住區討生活。之後,在明朝遼東將領的支持下,努爾哈赤開始了自己的「霸業」。

2、更為巧合的是,二人使出全力,都沒有拿下大明朝。

豐臣秀吉雖然統一了日本,但是他的統治很不穩固。那些貌合神離的大名(地方諸侯),天下太平後無所事事的武士們,還有自己手下的嫡系文臣武將們等著分地盤。這些不穩定因素搞得豐臣秀吉頭暈腦脹,要知道這些都是「火藥桶」,一不小心引爆了,可不是鬧著玩的!怎麼辦?豐臣秀吉推出了「征服大明」的計劃,把國內的軍事力量調動起來——攻打明國。「國內的軍事力量」既包括豐臣秀吉的部下,也包括其他大名的部下,總之,專門為打仗而生的武士們再也不用擔心沒仗了。

據說豐臣秀吉這個構想還不是「心血來潮」,而是多年前就有想法了。1592年到1598年,豐臣秀吉發動的日本軍隊和大明軍隊在朝鮮血戰。戰爭很艱苦,雙方誰也沒有辦法完全消滅對方。最終豐臣秀吉的「伐明」夢破碎,豐臣秀吉自己也撒手西去。

努爾哈赤也是大明朝兇惡的敵人。從1616年建立後金國,1618年和明朝正式對著干,再到1619年打敗明朝的討伐大軍,努爾哈赤擺出了一副和大明王朝不共戴天的架勢。努爾哈赤佔據了原屬於大明的遼東地區,並且不斷發動對大明朝的進攻,目標就是打下北京城,滅了大明朝。

從1618年到1626年,努爾哈赤一直發動對明朝的作戰。大明朝的軍隊早已經不是那支和豐臣秀吉的軍隊干硬仗明軍了。在努爾哈赤的打擊下,明軍節節敗退,山海關外的地盤丟失的也差不多了!努爾哈赤攻打明朝,勝多敗少,一時讓大明朝無可奈何!

但在1626年的寧遠之戰中,努爾哈赤的不敗神話被戳破。眼看就要攻下山海關的所有地區的時候,袁崇煥的紅夷大炮轟碎了努爾哈赤的春秋大夢。努爾哈赤不得不停下了腳步。只差一步,努爾哈赤就可以攻打到山海關下了,如果能打進山海關,也許努爾哈赤就能實現消滅大明的夢想了。

(萬曆朝鮮戰爭,明軍和日軍在朝鮮血戰)

三,豐臣秀吉與努爾哈赤的區別

1、豐臣秀吉是日本人,他的進攻大明的戰爭是一場不折不扣的外族侵略戰爭。努爾哈赤曾經長期臣服於大明,算是大明的部屬,因此算是帝國內部戰爭或者內部矛盾。努爾哈赤是滿族人,滿族也是中華56個民族之一,大清政權(後金政權)也是明朝境內的一股地方割據勢力。

因此,努爾哈赤起兵反明,不是外族入侵。豐臣秀吉的入侵朝鮮——目標是大明,是不折不扣的外族入侵。

2、豐臣秀吉攻打大明,是為了緩解國內的矛盾。努爾哈赤起兵反明,一開始是為了給自己的父祖報仇。努爾哈赤的父祖被明軍誤殺。當然,除去報仇的成分,努爾哈赤也產生了取代大明皇帝的野心。

3、努爾哈赤和豐臣秀吉在歷史上差點成為「對手」。要知道,努爾哈赤長時間「臣服」大明,因為他的羽翼還未豐滿。1592年,豐臣秀吉大軍入侵明朝的消息傳來,努爾哈赤還上奏大明萬曆皇帝,稱自己「願意為皇帝陛下打倭寇」。

此時的努爾哈赤是大明皇帝的「忠實下屬」,豐臣秀吉就是不折不扣的大明的敵人。差一點,努爾哈赤就能上戰場和日本人血戰,說不定還會被後世尊為「抗日英雄」。不過,明朝沒有同意努爾哈赤的請求。

(明軍和日軍在朝鮮血戰,努爾哈赤也想帶部下入朝鮮「為大明皇帝」作戰,但是被明政府拒絕)

最後,多說一句,正因為豐臣秀吉的入侵朝鮮,讓明朝和日本在朝鮮大戰一場。大明王朝在朝鮮戰爭中傷筋動骨,軍隊戰鬥力受到巨大影響(精銳部隊傷亡巨大啊)。努爾哈赤趁著大明軍隊走下坡路的時候,不斷壯大自己的實力,最終成為了大明王朝的掘墓人。

也許,兩人最大的區別:1、豐臣秀吉一直是大明帝國的敵人。努爾哈赤對於大明有兩副面孔:先是效忠大明皇帝的少數民族將領,之後撕下偽裝,成為大明王朝窮凶極惡的敵人。2、豐臣秀吉過去是日本人,現在也還是日本人。努爾哈赤過去算是明朝人(明朝的少數民族部屬),現在是中國人(或者中國的歷史人物)。

(努爾哈赤創立的八旗兵最終入關,雖然努爾哈赤那時已經死了,但是清王朝仍然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王朝)


我就覺得奇怪 棒子為什麼都長著張蒙古大餅臉[呲牙] 研究了一下才發現 喲 原來棒子狗在被蒙古侵虐的時候 公棒子都被蒙古人殺光了 全部的母棒子都被強姦 哈哈哈??

猊們這些尿桶一族的棒子狗 唯一令世人震驚就是猊們那舉世無雙的超級吹油逼能力 不過嘛 猊們棒子狗 能有這能力還不是因為猊們軟弱可欺不堪一擊 千百年來只能靠向上國 敬獻母棒子絲滑的屁股和公棒子柔軟的膝蓋換取苟活 內心裡實在是太壓抑所以自卑到變態 不靠吹油逼排解一下 猊們還咋苟活呀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棒子的蒙古臉


豐臣秀吉侵略朝鮮發生在公元1592年,明朝的萬曆年間,那時滿清尚未崛起,明朝的國力尚可,所以接到朝鮮求援的國書後大明王朝有能力迅速派出大軍馳援朝鮮,並最終在朝鮮軍的配合下擊敗日軍。努爾哈赤時期和朝鮮雖然小有衝突,但沒有發生過大規模戰爭,實際上滿清大規模進攻朝鮮的戰爭發生在皇太極繼位後的1627年。那時明朝是明朝崇禎帝在位期間,那時的明朝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內有大規模農民起義,外有滿清的崛起,此時的明朝自保尚且不能,如何還有能力救援朝鮮?況且此時的東北盡為滿清所有,援救朝鮮的同道被斷絕,所以只好眼睜睜看著朝鮮在滿清的進攻下被降伏!


我認為努爾哈赤的成功主要是主場作戰、才智、勇敢。


兩者之差別在技術方面也就是駕馭的技術。多謝你的邀請。


沒有壬辰倭亂也就沒有後來的丙子胡亂,沒有日本侵略朝鮮耗掉明朝實力,後面的滿清也沒有機會。所以滿韃一直是日本的寵物,日本幫助溥儀復國建立偽滿洲國,包括到現在所謂的「滿洲國流亡政府」總部都設在日本東京,這些不是沒有道理的。日滿歷來狼狽為奸,他們的共同目標就是徹底滅亡中國。


努爾哈赤是中國人,豐臣秀吉是日本人,這是根本的區別。不表明這點,任何回答都是錯誤的。


豐田秀吉是日本國的日本人,努爾哈赤是明朝國土上的女真族人,並且被明朝冊封為龍虎將軍。

日本是入侵,女真造反是明朝內亂!

提問者製造此類話題,你是歷史小白還是想製造民族矛盾?否則你就是日本人安插的分裂份子!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