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雨天駕駛,如果只關注眼前的雨刮器,固然走不好前方的路"--一例軀體形式障礙,伴隨焦慮抑鬱情緒的來訪者,在三個療程,歷時近半年,24小節心理治療後如是說。

抗來訪者情況介紹

來訪者去年11月20號,經人介紹來我這心理治療,兩年前因胃病就診合肥四院,診斷輕度抑鬱,後反覆在各大城市醫院檢查,臨床檢查結果均無病理性改變,後反覆求診中醫,效果甚微。

患者兩年前無意中看到百度戒色吧,關於手淫的相關信息,出現明顯軀體問題,如性功能障礙,早泄;腰痛腎虛,持續一年,出現胃腸不適,體重下降近二十公斤。反覆出現,闖入性強迫思維,"手淫有害,相信自慰會帶來因果報應,擔心不能生育,愛人出軌,孩子是否是自己的"。來訪者反芻思維,自動化思維明顯,BDI中度抑鬱,BAI中度焦慮,GAD-7重度,心理控制量表測試,父親表現出典型的心理控制,歸因方式結果表明認知偏差明顯。

患者自述7到8歲時,體弱多病,成長過程內化父親價值觀:"自己身體是紙老虎"。反覆出現自動化思維往往涉及與性和身體有關的主題,核心信念:性是骯髒不道德,自己體弱無能。癥狀持續近兩年,嚴重干擾到患者的正常社會功能,因焦慮出現明顯迴避行為。

來訪者情況診斷

該來訪者診斷為軀體形式障礙,根據DSM5診斷標準,疾病焦慮障礙Illness anxiety disorder,伴隨明顯焦慮抑鬱情緒,認知行為治療結合藥物治療,前期舍曲林配合丁螺環酮(最小劑量),後期帕羅西汀+st jones worts。

藥物治療主要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鬱情緒,相關研究顯示,焦慮抑鬱情緒,應激,壓力,可以激活前扣帶回皮層(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前扣帶回皮層激活,易導致患者過分關敏感關注軀體化癥狀,形成惡性循環。

心理病因共性特徵

軀體形式障礙的患者,認知行為的心理病因的共性特徵:

● stroop實驗顯示,選擇性關注負性信息

● 認知偏差,誇大軀體癥狀及其危害性,引發焦慮,惡化軀體反應

● 早年體弱,父母價值觀念的內化,自己體弱易病的病人標籤

● 迴避行為-強化體弱無能的核心信念,反覆就醫,尋求關注-強化「獲取關注」行為

認知行為心理病因

(案例分享已經當事人同意)

標準化治療流程

關於焦慮障礙、進食障礙、抑鬱障礙以及軀體形式障礙的認知行為標準化心理治療,請參見下圖

作者:王翼(微信公眾號ID:wypsychology)

原創文章 轉載請註明出處 違者追究責任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