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煉金術士們多年來一直在努力創造傳說中的魔法石,它能夠將廉價金屬變成貴重的黃金。如今中國科學家似乎距離創造這種神奇的魔法很近了。

烏雞變鳳凰,突破:中國科學家成功將廉價銅轉化為“黃金”般材料 科技 第1張

來自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一個科學家團隊本月在《科學進展》雜志上披露了一項讓人好奇的研究成果,文章中描述了他們如何設法將普通銅變成一種與黃金和白銀“基本性能幾乎相同”的材料。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潔凈能源國家實驗室碳資源小分子與氫能利用研究組組長孫劍和他的同事們,利用一股帶電的熱氬氣對一塊銅片進行轟擊。快速移動的電離粒子將銅原子從目標上炸飛。然後銅原子會在收集裝置的表面冷卻並凝結,形成一層薄薄的砂子。每一粒砂子的直徑只有幾納米,僅相當於細菌大小的千分之一。

烏雞變鳳凰,突破:中國科學家成功將廉價銅轉化為“黃金”般材料 科技 第2張

這種金屬薄砂層可以用作催化劑,將煤轉化為酒精。煤轉化為酒精,這個過程復雜而困難,目前科學上的認知是是隻有像金銀這樣的貴金屬纔能有效處理該過程。

“銅納米顆粒的催化性能與金或銀極其相似,”孫和他的合作者在發布在科學院網站上的一份聲明中說。“該研究結果證明瞭金屬銅經過加工後可以從烏雞變成鳳凰”。

烏雞變鳳凰,突破:中國科學家成功將廉價銅轉化為“黃金”般材料 科技 第3張

該過程使得原子充電,讓它們的電子更緻密、更穩定,使合成的材料在抗侵蝕、抗氧化和耐高溫方面更接近黃金。該研究指出,以廉價銅為基礎的新材料可以替代昂貴的金、銀,用於電子器件的生產。隨着現代工業發展,金銀鉑等材料的工業化需求量日漸增大。

烏雞變鳳凰,突破:中國科學家成功將廉價銅轉化為“黃金”般材料 科技 第4張

幾個世紀以來瞬間暴富的誘惑一直吸引着煉金術士前僕後繼的研究嘗試。銅的重量和外觀雖然與黃金相似,但是這種材料對於造假者來說用處不大,因為它的密度與一般的銅相同,因此這種材料比黃金輕,如果你打算用它偽造金條或金幣,估計很快就露餡了。

研究人員表示,這一金屬材料製成過程經濟合算,可能為中國工業帶來重大提振。

烏雞變鳳凰,突破:中國科學家成功將廉價銅轉化為“黃金”般材料 科技 第5張

據估計,大約40部智能手機中的黃金使用量相當於一噸礦石中開採的黃金。在工業應用中,銅不能像黃金那樣發揮作用,主要是因為在其原子核周圍嗡嗡作響的電子(帶負電荷的亞原子粒子)更少。這些電子也相對不穩定,所以銅與其他化學物質結合時更容易發生反應。孫劍團隊開發的方法另闢蹊徑,這種新材料可以抵抗高溫、氧化和侵蝕。他們說,這種金屬就像“戰場上身披金甲的戰士,能夠抵禦任何敵人的攻擊”。

了不起的中國高級知識分子,希望他們能開發更多前沿技術造福我們的祖國,自主開發纔是中國強大屹立世界的根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