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踐滅掉吳國,一雪會稽山之恥,越軍北渡淮河,軍隊逼近齊,晉兩國,在中原向各國發布命令,尊崇周王室,勾踐成為霸主。勾踐去世後,其子王鼫與繼位,王鼫與去世後,其子王不壽繼位,這兩人都遵循了勾踐以禮相待諸侯的政策,延續了越王霸主的局面,王不壽後來被自己兒子王翁所殺,王翁繼承了王位,王翁去世後其子王翳繼位。王翳二十五年(前386年)周王室正式承認田氏齊國為諸侯,齊國虎視越國都城琅邪,楚國這時也日益強盛。越國在中原難以維持霸權,而內部吳國的舊貴族蠢蠢欲動企圖復仇,

琅邪遠離江南,軍隊物資運輸困難,權衡再三,王翳攘外必先安內,被迫遷都吳(今江蘇蘇州)加強對吳越地區的控制。越王翳三十六年(前375年),王翳的弟弟豫,想自己繼承王位,連續謀害了三個王子。又挑唆越王翳,企圖幹掉太子諸咎,遭到王翳拒絕。諸咎怕自己被害,直接率軍隊趕走了豫,包圍王宮,殺死越王翳。不久越國人又殺死太子諸咎,越國陷入內亂。在吳地的越國人擁立諸咎之子錯枝為王。越國人不甘心讓吳人操縱越國政治,越國的卿大夫寺區率兵平叛,殺死禍首豫,進入吳地,

打擊了吳國舊貴族並廢黜錯枝,擁立了王翳之子王之侯為越王,越王之侯十年(前363年),寺區的弟弟思又弒殺了王之侯,擁立其子無顓繼位。經過這一系列的內部鬥爭,越國元氣大傷,勾踐開創的霸業走向衰落。無顓繼位後重新將國都遷回故都會稽,想藉此擺脫國運的衰退。無顓在位18年去世,其弟無疆繼位,越王無疆在位時,越國興兵向北攻打齊國,向西攻打楚國,與中原諸侯爭雄,越國向北攻打齊國,齊威王派使者告訴越王說「越國如果不討伐楚國,大而言之,無法稱王,小而言之,無法為伯。越王說「為什麼這麼說呢?齊使臣說「楚國的三位大夫已經布置了九軍,向北包圍了曲沃、淤中,直達無假關,戰線有三千七百里之長,景翠的軍隊集結到北部的魯國,齊國與南陽一帶,楚國的兵力如此分散,這樣的好機會都不進攻楚國,我因此知道越王大而不能稱王,小而不能稱霸。於是越國放棄攻打齊國而去攻打楚國,楚威王自衛反擊打敗了越軍,殺死了越王無疆,佔領了吳國原來的所有土地,一直打到浙江,越國從此分崩離析,多個貴族子弟爭相繼位,有的稱王,有的稱君,分散在江南一帶,臣服於楚國 此後傳承七世,到了閔君揺時協助諸侯推翻了秦朝,漢高祖劉邦重新封揺為越王,讓他供奉越國的祭祀。東越、閔君,都是揺的後代。


一,政治經濟上,勾踐稱霸後,雖與中原頻頻接觸,卻仍實施分封制,中央未能集權。「越人三弒其君」,越國貴族間互相殘殺,造成越國政局混亂、社會動蕩、經濟倒退 。

二,文化不相融合,越屬於良渚文化圈,頻繁的宮延政變,難以吸引講究禮儀的中原人才。越的內亂反而使國內人才外流。

三,地理位置不利長期發展。中原齊魯等日益強大,而越國內經濟倒退,吳地貴族反抗日益嚴重,越國不得不將國都從琅琊遷至吳地,以便應對越來越困難的物資運輸問題。後又因越吳兩地貴族相互攻擊,改遷會稽,實際幾乎退出中原之爭了。

四,越王無疆盲目輕信,被楚王殺於陣前,其子均以正統自居,紛紛建國,越國只剩浙江以南地區。


越國的位置不行,也不跟中原交流,逐漸落後,,後期更是內亂!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