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邀請!

同時作為歐美50年代風華絕代的超級女神,她們卻是不同類型的兩種人,她們代表了經典女人的兩面性:一位高貴優雅如天使,一位性感撩人。若說赫本是歐洲女性傳統優雅的一面,而夢露則是那個時代美國女人開放性感的代表。

她們是沒有可比性的


人的不同階段,總會迷戀不同的美

或許我們最初會喜歡赫本的不染塵埃,她的夢幻高貴,她的純潔無瑕。也許經歷過世事繁華,人間滄桑後,我們又被夢露的脆弱無依,她的真實活潑,以及她天真性感的矛盾性所吸引。

她們的出生環境,她們家庭教育決定了她們本質是不同的。


奧黛麗赫本:1929年5月4日-1993年1月20日

瑪麗蓮夢露:1926年6月1日-1962年8月5日

奧黛麗赫本出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家庭環境優越,父親是銀行家,母親是貴族後裔,父母的社會地位高,從小接受的是貴族教育,且從小學習芭蕾,高貴的氣質自小養成。

因為小時候的見識教育,決定了她的性格品味及對男人的選擇上有自己的主見,這也決定了她後來的發展順遂。

瑪麗蓮夢露出生在社會底層,無父無母,身世坎坷。她特別缺愛,因為沒有父母的關照,她寄希望於男人,期望從男人身上索求安全感,寄希望於他們就決定了她孤獨飄零的一生。

除了她個人的天分,她的一切都是她個人努力的結果,她沒有芭蕾基礎,演戲也是跟著感覺走,完全靠自己的努力。

或許有人會說赫本是高貴的天使,說夢露是妖艷賤貨。

其實她們本質都是美麗的女人,不過赫本是被上帝眷顧的女人。

不同的生長環境和經歷造就了不同的結局。

對赫本我們讚美,對夢露我們深感遺憾。

然而她們的美經久不衰,是不會被時間淡忘的。


喜歡奧黛麗·赫本多一些,赫本的形象和氣質也許更符合東方人的審美吧。可以說,美國人發現了赫本,而捧紅赫本的則是日本人。在我們還不知道赫本為何人時,日本人已經將她奉為天使和女神一般的存在了。與金髮性感、身材豐滿的瑪麗蓮·夢露相比,一頭黑髮、調皮起來像個精靈、端莊起來像個公主的赫本更接近東方審美觀,因此也更具親和力。這也難怪我們這裡的女演員偶爾能模仿一下赫本,但要模仿夢露就是找罵。

實際上,赫本剛出道時,她的外形也並不被好萊塢所接受,當時好萊塢當紅的除了夢露,就是珍·曼斯菲爾德這樣的豐胸大乳的女演員,跟她們相比,赫本就是一個長不大的小女孩。所以,赫本在電影中的搭檔多為成熟穩重的男星,年齡差距至少在10歲以上,像是《羅馬假日》的格里高利·派克大她13歲,《龍鳳配》裏的亨弗萊·鮑嘉和威廉·霍爾登分別大她30歲和11歲,《謎中謎》的加里·格蘭特大她25歲,《黃昏之戀》的加利·庫柏大她28歲,在他們的襯託下,赫本被賦予了一種獨一無二的精靈氣質,從同時代的女演員中脫穎而出。

其實,赫本並不擅長演獨挑大樑的戲,也不擅長與女演員搭戲,這一點她是不如夢露的。她與比她小6歲的艾伯特·芬尼合作的《麗人行》更是一部失敗之作,並不是說她的演技不行,而是她並不擅長談情說愛,她就是一個不解風情的天使,而這也正是相對內斂的東方人喜歡她的一個重要原因。

何況赫本還趕上了一個好時代,6、70年代時尚大潮瀰漫著復古氣息,追求高雅、時髦,杜絕性感,所以當時紅極一時的模特大多是纖瘦女孩。於是,同樣纖瘦身材的赫本就成了紀梵希這樣的時裝大師在銀幕上下的代言人。我記得赫本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這個女孩好會穿衣服呀,她的每次出場都能給人驚艷的感覺,難怪喜歡她的女生要多於男生。

當然,喜歡一個偶像,並不說明這個偶像的一切都是十全十美的,而是我們把她作為一個理想的化身,將我們所能想像到的美好都賦予了她,於是她就成為了一個不朽的傳奇。所以,當我說我喜歡赫本,我其實是想向你表白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喜歡善良、天真、端正、高雅。在赫本和夢露的站隊中,我選擇了相對保守但更為穩妥的一方。


首先感謝悟空邀請。

瑪麗蓮-夢露,奧黛麗-赫本,兩個不同國度的魅力女神,出生背景的不同,也鑄就了她們不同的人生,初識兩位女神都是通過電視熒幕,夢露,動人的表演風格和正值盛年的殞落,成為影迷心中永遠的性感女神、性感符號和流行文化的代表性人物。這個堪稱讓全世界男人夢寐以求的女人,是每一個男人心中幻想的異性,只有她做到了。而奧黛麗-赫本,生於貴族後裔,她高貴而優雅,性情溫和。她的微笑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她的愛心與人格魅力與她的電影一樣燦爛。其實對奧黛麗-赫本的一生來說,即坎坷又輝煌,然而她確始終保守溫暖與純良。赫本的一生因外表而閃耀,因才華而卓越,因人格而不朽。

如果非要在瑪麗蓮夢露和奧黛麗赫本之間選擇一個,我想說的是: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裏挑一。

這可能是喜歡她的最主要原因:奧黛麗-赫本


初次瞭解好代理赫本不過是在銀幕上,那時候只覺得奧黛麗赫本的顏值很高,好多人都在讚揚她,我想可能因為她演技好,也很努力吧。後面我慢慢的瞭解了她,她不僅長得漂亮,還是一個非常善良的人。她的笑容非常美麗,她充滿陽光與正能量。我對它的理解就是始於顏值,忠於人品。

看多漂亮,也許一生會有很多不同所愛慕的對象,但是看過赫本的人瞭解她的人終生也離不開她了。也許我終其一生也沒有遇見一份真正的愛情。但是卻目睹了天使的一生!當我垂矣的時候回想起自己悲哀的一生腦海里浮現的卻是第一次看赫本電影的情景。那大概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了!


謝邀!

哈哈,小孩子才做選擇題,我兩個都喜歡。

畢竟兩個人各有美好和特點,不能類比,所以我無法進行選擇,我們對偉大的人物、通通都喜歡,並且向她們致敬!

奧黛麗赫本,知性、智慧、氣質典雅,又活潑伶俐,《羅馬假日》令人印象深刻。

1999年,她被美國電影學會評為 「 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 」 第3位。

瑪麗蓮夢露,性感漂亮、熱情似火。印象中我應該是沒有看過她的電影,但是她的火熱形象永駐媒體界面以及人們的心裡。

1999年,她也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 「 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 「 排名第6名。


個人更喜歡赫本。

熒幕上塑造的角色都很有赫本的標籤,從服裝到氣質都很獨特,優雅、迷人、清新脫俗。

生活裏的她經歷也很坎坷,但一直很努力,自我獨立且有思想,一定年紀後一直在做公益,是很多女性嚮往的樣子。

夢露我對她瞭解較少,標籤只有性感。

不過兩個人都是一個時代的印記,一直不可磨滅。


謝謝邀請。

這兩位超級巨星,環肥燕瘦,各有千秋,實在難以取捨,哈哈。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他們,奧黛麗赫本:被上帝吻過的女人,出生於比利時是電影,舞臺劇演員。他引領了一個四季的時尚風格,獲得兩件奧斯卡金像獎,被評選為有史以來最美麗的女人。晚年時投身慈善事業,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的代表人物,並且被授予美國的總統自由勳章。

瑪麗蓮夢露,她說自己是世界上最孤獨的人。卻是讓全世界男人夢寐以求的女人。性感的代名詞,行走的荷爾蒙,他出生在一個不幸的家庭,童年的經歷一直伴隨她的一生,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在36歲那年終結了自己的生命。實在讓人惋惜。


赫本!當然是赫本!


喜歡夢露,有女人的魅力,看了就醉。赫本象個未成年。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