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現控制的25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除去僑民,竟然生活著4,684,777人。打個比方,大家覺得印度的人口密度大吧?印度在2018世界人口密度統計中,排名第二十,那麼巴勒斯坦呢,排在第八。而且,巴勒斯坦位於中東,屬極度乾旱地區,土地貧瘠,降水稀少,自然條件非常惡劣,土地的單位承載能力,跟印度也沒法比,竟然默默的造了這麼多人,41%的人口在15歲以下。

當然,人多跟出生率最相關。

在巴勒斯坦人生活的加沙地帶和約旦河西岸,人口出生率保持全世界最高水平。平均每個母親生養6個孩子。此地盛行早婚,很多婦女剛發育就結婚,一直生生生,直到更年期絕經為止。

巴勒斯坦人對自己的生養能力感到非常自豪,理由也很義正言辭,「許多巴勒斯坦人在衝突中被以色列士兵打死、打殘,所以女人們只好再去生」,「必須得多生孩子,這樣的話,我們才有更多的戰士,才能把猶太人全部趕出家園。」   

而且,就宗教來看,伊斯蘭教本身就鼓勵生育,它直接將鼓勵生育定為教義和神的指示。生的少了神會不高興的,墮胎?那就是褻瀆神靈,想都不敢想的事兒。我從網上看過一種說法,講到穆斯林的觀念中,有一個信條:「誰掌握了生育,誰就掌握了世界」,這話不知道是不是杜撰的,但實際情況,貌似真的向這方面發展。

西歐洲的」斯坦化「這裡就不提了。舉個遠點的例子,南斯拉夫剛成立時,科索沃的阿族和穆族比例還不到1/4,99年科索沃戰爭前就已經達到了88%了,現在更是已經達到了92%....

加之,民間還有一男四妻的搭配方式,雖然不普遍,也非官方提倡的,但是這種廣泛播種的形式,也或多或少的起了點作用。

此外,就是養孩子的成本低啦。

巴勒斯坦地區的阿拉伯人,除了去以色列打工外,其餘的在家也不怎麼從事物質生產。理由也充分,土地和氣候都不適合,還這麼亂,一直被以色列欺負。於是就專心從事人口生產了。

那麼,吃什麼,喝什麼呢?這個自然不用愁,每年都有來自聯合國和各個阿拉伯國家的大量救濟,起碼溫飽、醫療什麼的都保證。食物可以排隊去領,大夫都是無國界醫生組織從全球各地的申請者中精挑細選出來的,相當的有手藝。

房子多是祖傳地盤上自己蓋的,也沒有按揭還款的壓力。教育呢,這個需要重點說說。

巴勒斯坦是全世界文盲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在2017年,巴勒斯坦的城市的文盲率為3.1%,鄉村文盲率為4.8%,而難民營文盲率為3.3%。

客觀看,巴勒斯坦的基礎教育發展程度,還真能跟得上生孩子的速度。

巴勒斯坦早在上世紀就普及了12年制的義務教育。難民營的孩子,登記一下,就能免費進課堂。有聯合國的經費支持,搞得很不錯,教學質量也能得到保障。

(學校遭到以軍強拆後,就露天上課,小學生們照樣穿著校服,坐的整整齊齊)

所以,這麼看,只要教育能跟得上,人多也不一定都是劣勢。不像印度,出生率高,文盲率也高。

不過,長期以來,巴勒斯坦的人口增長速度和規模,讓以色列方面十分忌憚。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色列前總理梅厄夫人就曾說:「我們每天早晨醒來後都要想,一夜之間有多少阿拉伯嬰兒降臨在這個世界上。」對很多以色列人來說,巴勒斯坦的「人口威脅」就像是一枚定時炸彈。

進入本世紀,以色列學者不斷對以色列人口結構發出警告,聲稱因為被佔領土的巴勒斯坦人口增長迅速,這種趨勢下,以色列將無法既成為猶太國家,又成為民主國家。

實際上,以色列人公民中,也存在著這麼一群超級「能生產」的族群——猶太教正統派,造人效率跟巴勒斯坦的阿拉伯鄰居有的一拼。他們的特徵是:男的穿黑衣戴黑帽,大鬍子,鬢角達拉兩縷頭髮;女的穿長裙,不能露胳膊露腿,結婚以後必須戴頭巾。男尊女卑,女的就是生育工具,男的是循環「唱經」播放器。

(猶太教正統派婚禮現場,氣氛極其壓抑)

他們終日研讀聖經舊約,搖頭晃腦的唱經禱告。

熱衷於人口生產,拒絕任何物質生產,全靠國家補貼為生。正統猶太教家庭出生率極高,是普通以色列人的三到四倍,每家都會生10個左右的小孩,有的甚至到了20個,可比前文提及的平均生6個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高多了。

儘管目前正統猶太教眾只有約70萬,占以色列人口的10%,但在學齡兒童中,已佔到21%。預計20年後,這些全靠以色列政府養活的正統猶太人口,將佔到以色列全部人口的20%左右。

這些未來的猶太壯丁的人生規劃就是——成年後白天唱經,晚上育種,不用服兵役,不從事任何物質生產。他們的理由也很充分——自己一直通過祈禱和學習禱告來為社會服務,通過禱告,幫助以色列諸事順利...

甚至,2017年9月,以色列曾試圖廢除正統猶太教徒免服兵役的法律,遭到了他們的強烈抵制,還剛烈的表示——要我們服兵役,寧願去死!

本人文章一律原創,拒絕他人抄襲、任意轉載,如遇到類似「白鹿野史」、「堅持不懈創作的人」這種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訴到底!


這個主要是兩個原因導致的。一個是因為國際移民!在原巴勒斯坦地區的人口大約只有170萬左右,其中猶太人80萬人,巴勒斯坦96萬人,這是在1948年時期的人口。然後在1948年以色列獨立以後,總共有350萬猶太人踏上了回家之路(國際移民),這才使得以色列地區的猶太人高達430萬,到現在猶太人有633萬,累積增加了200萬人,增長比例為30%。也就是說,國際移民加移民增長直接為以色列增加了500萬人左右(等比計算)。

第二個是巴勒斯坦人能生。巴勒斯坦人現在有480萬人口,對比之前的96萬人口,在過去50年時間裡增加了5倍人口,據統計現在的巴勒斯坦家庭平均有8個孩子,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數據。這是因為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經常組織童子軍參與對以色列人的襲擊,有大量的孩子在未成年就被迫去參加所謂的巴解,然後又大量的戰死。這使得每個巴勒斯坦人都使勁生,這是防止孩子在戰爭中被打死。

總之,巴勒斯坦沒有喜劇!他們都是受害者。對於猶太人來說,漂泊2000年才回到故土;對於巴勒斯坦人來說,這不過是某些野心家在爭權奪利而已,把未成年人送上戰場也是一種犯罪!


這裡有個很大的誤解,以為巴勒斯坦人就是居住在巴勒斯坦境內的人。居住在巴勒斯坦人境外也就是別的國家的巴勒斯坦人呢?他們的國籍還是巴勒斯坦,他們的身份也可能是難民。

根據巴勒斯坦中央統計局的統計,在2009年中期,巴勒斯坦人共有1070萬,其中390萬(36.6%)居住在巴勒斯坦國國內。

還有120萬居住在以色列,500萬(46.2%)居住在其他阿拉伯國家,60萬(5.7%)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其他國家。

根據《衛報》2008年的報道,巴勒斯坦國是世界上人口增長最快的一批國家之一,在2008年之前的20年中增長了30%。

同時目前(指報道發表的那一年——2008年)在約旦河西岸、加沙地區、東耶路撒冷有376萬巴勒斯坦人,而十年前(指1998年)這個數字還是289萬。

注意,根據聯合國2010年的報道,巴勒斯坦國境內的人口為440萬。

根據巴勒斯坦中央統計局的統計,2009年巴勒斯坦國的平均人口密度為654人/平方公里,其中約旦河西岸和東耶路撒冷的平均人口密度為433人/平方公里,加沙地區的人口密度為4073人/平方公里。

人口密度最高,最擁擠不堪,生活水平最為低下,醫療條件最差的地區就是加沙地區了。


巴勒斯坦人口密度高的原因我認為應該如下:

1.戰爭需要:長期與以色列打戰,需要大量的人口支持

2.政策支持:經濟靠救助,家庭人口越多,獲得的口糧越多

3.生育成本:生育成本低,越窮越生

4.缺乏娛樂:居住在平民窟,除了吃飯就是打戰,缺乏娛樂活動,晚上沒事就只能生孩子娛樂

5.一夫多妻:也是制度造成繁殖率高的原因

除此以外,你認為還有什麼其他理由嗎?


巴勒斯坦是阿拉伯世界對抗以色列的最前沿,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因為宗教原因和歷史原因是世仇,在宗教和仇恨的驅使下,各類仇視以色列的阿拉伯人、穆斯林都會齊聚巴勒斯坦,隨時準備著對以色列發動各種襲擊,報復以色列。

中東歷史文化名城耶路撒冷是伊斯蘭教的聖城,能到耶路撒冷朝拜是伊斯蘭教徒無上的榮譽,在耶路撒冷長期被以色列控制的情況下,伊斯蘭教徒要到耶路撒冷去朝拜更是難上加難,巴勒斯坦是到耶路撒冷最近的伊斯蘭教徒聚集區,所以大量伊斯蘭信仰者到耶路撒冷朝拜都會聚集到巴勒斯坦地區。

最主要的一點還是,伊斯蘭教鼓勵生育,多子多福觀念深入人心,巴勒斯坦地區的居民大多信奉伊斯蘭教,生育率高導致人口眾多!


巴勒斯坦如今只控制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兩塊相隔40多公里的土地,合計約2500平方公里。

其中加沙地帶瀕地中海,南北長約40公里,東西均寬9公里,面積為365平方公里,地形平坦,間或有丘陵、沙丘,最高海拔105米。地圖上完整的約旦河西岸酷似「耳朵」,面積5884平方公里,如今被以佔據和猶太人定居點蠶食得如同遍布窟窿的乳酪,它中、南部高,為海拔750米左右的高地,東部、西北低,東為約旦河河谷,西北是丘陵地,西岸和加沙均屬冬雨夏熱的地中海式氣候。

巴勒斯坦人是阿拉伯民族的一分子,講阿拉伯語,大多數信奉伊斯蘭教,也有一定數量的基督徒。2016年巴勒斯坦人口455萬,其中加沙佔45%,而散居中東等地的巴勒斯坦難民約550萬,若加上以色列境內的一百數十萬,巴勒斯坦人總數應在1100萬以上。

2018年底人口約505萬,增長率2.68%,每千人出生率31—32人。

以色列人口871萬(2017年世行資料庫),其中猶太人約佔75%,阿拉伯人佔20%,以色列出生率1.66%,亦有數據顯示以色列出生率在不斷提高。

一戰中的1917年,巴勒斯坦人「運交華蓋」。接管該地的英國贊成猶太人有權在巴勒斯坦建立民族之家族之家,在復國主義的旗幟下,大批猶太人蜂擁而至。1921年,英國以約旦河為界分立巴勒斯坦和外約旦,西岸狹小的區域內猶太人步步緊逼,巴勒斯坦人失意連連。統計顯示,1917年前,巴勒斯坦人以全域90%以上的人口(猶太人只5.6萬)控制97.5%的土地。1948年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前,猶太人激增至70萬,巴勒斯坦人依然有130萬的壓倒多數,可是聯大決議在美國授意下,將近57%的土地劃歸猶太人國家——昔日的嗜血征服變成以國際法律「溫柔地」奪取。

包括巴勒斯坦在內的所有阿拉伯國家堅決拒絕接受以色列國,戰爭成為解決問題的第一選擇。不幸的是,1948—1982年阿以5次戰爭均以阿拉伯國家失敗而告終,巴勒斯坦僅存的領土也在1967年喪失殆盡,150萬難民淪落他鄉……聯合國安理會242和338號決議均明確要求以色列撤出1967年戰爭中佔領的土地,以色列在美國支持縱容下置若罔聞。


巴勒斯坦因為宗教關係,本來出生率就高,加上聯合國和世界很多國家特別是阿拉伯國家的一些富裕國家的長期巨額經濟援助,巴勒斯坦老百姓只要不發生戰亂,他們的生活條件並不差。甚至可以說,現在如果同樣去養五六個孩子,巴勒斯坦的很多家庭的生活壓力比我們很多普通工人農民家庭生活壓力輕多了。

大家可以去搜一下"巴勒斯坦人的實際生活水平令人驚訝!"這幾個字。


雖說巴解控制著巴勒斯坦,但是似乎哈馬斯不買賬,有點無政府主義的意味。

因為一些歷史原因,淡水缺乏,他們似乎沒有啥工業,莊稼也不大種植,好像人道救援更多。

這裡面有信仰的問題,有客觀現實,有教育的問題。這需要啥時候出一個有智慧,有擔當的領導人,解開那個巴以衝突的死結,真正的和解,放棄仇恨,和諧生活,過有質量有尊嚴的生活。


男人們沒事就是慫恿孩子們扔石頭,裝可憐騙錢,然後娛樂靠性生活。不過不錯了,阿拉伯牧羊人都是和美羊羊玩。


這跟他們的宗教信仰及經濟文化發展程度有很大關係,一般經濟發展程度低,文化教育落後的地區,生育率越高,而且因為歷史和宗教原因,巴勒斯坦有大量的國際援助,其實際生活水平並不低,這種情況更是推高了生育率。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