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從前慢」的詩被譜成歌感動無數華人,被陳丹青譽為「師尊」的木心,其友人18日在法拉盛圖書館回憶與分享他生前在皇后區、法拉盛度過的最自由和最「慢」的日子,誦讀他令人驚艷的詩歌作品。

法拉盛圖書館18日舉行了木心紀念會,他生前在紐約時期的友人前來分享與這位旅居美國多年的畫家、作家及詩人的點滴過往。

木心在紐約期間的朋友王渝表示,自己最初認識木心是先認識他的文字;當時作為華文報紙副刊主編的她,在1980年代收到木心的投稿,看完第一反應就是「驚艷」。

時至今日,王渝還記得木心的那篇投稿散文名為「她還在這裡」,講述了流浪漢的故事,語言詼諧幽默,既表達了每天在紐約街頭看到流浪漢覺得十分討厭,又調侃了有一天見不到其中一位又覺惦念。

王渝說,雖然木心是從中國大陸而來的,但文風中卻沒有一絲當時大陸的文風,讓人感覺「時空錯亂」,「不知道他是從哪跑出來的」。

她說,看到木心的文章後,立即建議他投稿給臺灣聯合報的瘂弦主編;而木心獨特的文風隨即受到了當時聯合報主編的欣賞,在「聯合文學」上為他出了專輯。

王渝說,當時木心興奮得不得了,馬上將專輯影印下來送給好友;但自己當時也為他等了這麼久,才華才被發現感到痛心。

王渝回憶說,木心是個穿著十分有品味的人,雖然那個年代很窮,但是每次見他都認真打扮。有一次,她看到木心穿了一件很好看的衣服;木心卻說,那是他從舊貨攤買來,自己又加工縫製的。王渝對此十分震驚:一個男人竟然還會縫衣服。

紀念會上,友人張宏圖、嚴力等也各自分享了與木心的珍貴回憶。法拉盛圖書館副館長邱辛瞱表示,木心在法拉盛、皇后區、乃至紐約,都留下許多足跡,是他生命中最自由和最「慢」的日子;他生前無緣為他舉行作品討論會,通過這場紀念會,讓大家一起懷念木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