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大師兄邀請,北宋除了太祖能打仗之外,基本上沒什麼名將可言,他留下這點家底子太宗皇帝基本上就敗光了,太宗皇帝自從兩次北伐失敗後就在也沒有機會帶兵出征了,到宋真宗更搞笑要不是寇準鼎力相助,他有可能都遷都南京或者是四川。北宋打仗都是按照朝廷出的陣圖打的,打敗了不會追究你的責任,打勝了還要治你的罪,你敢不不遵守遊戲規則嗎?

樓主提到這個名將都是宋朝歷史吹捧出來的,狄青在宋夏戰爭中真的那麼厲害嗎?那麼厲害宋夏四場戰役,西北軍的老底子都打光了,別動不動就是名將,什麼叫名將?名將的定義就是不敢說全勝,至少五五開吧。幾場小勝說明不了什麼,別動不動就是名將。打雜牌他是名將,打正規軍人家是名將。歷史上他的成名戰夜襲昆崙山,但是這場戰役解決不了大問題,無關緊要的。而且人家西夏皇帝才幾歲。本來狄青確實是一個人物,但是經過宋史和後代一傳,把狄青吹死了。


有句俗語:北宋無將,南宋無相。自宋太祖始抑武崇文,為避免重蹈唐朝後期藩鎮割據、宦官干政引發的悲劇,加強中央集權,將軍權、財權皆收歸中央,致武備積弱難堪。太宗時期北宋統一戰爭中,僅有的幾次如雍熙北伐、高梁河之戰等北伐戰爭均以失敗告終,對党項西夏、四川民變戰爭也多敗績。軍事戰略上施政迫不得已轉為重內虛外,終其一朝再無力開疆拓土宋夏之戰持續多達五朝,對遼幻想以贖買方式收燕雲十六州。仁宗「慶曆新政」范仲淹以文臣之職統兵御邊,從士卒中發現提任狄青,先後彌平南蠻壯族濃智高叛亂和西夏的挑釁。狄青是北宋和楊業僅有的能征貫戰武將,歷史讓我們記住了狄青,在後世有多種戲曲傳頌了狄青。


北宋能打仗的將軍不多,受宋朝重文輕武的制度影響,很多都是文人監軍,監軍經常瞎指揮,貽誤戰機,北宋當初也有幾個能打仗的比如建國之初的潘美,曹彬父子,楊業父子,等等,只不過名氣沒有狄青那麼大,再加上後世文學作品的宣傳,名氣就大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