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自动替代文字。

(资料来源: 天母水道祭FB专页)

 

04/01  今天不去爬山,要来参加一个身为天母人应该要了解的,而且极度有意义的活动 - 天母水道祭

这个活动的意义在于,结合了地方文化特色,以饮水思源的作响应,加上地区团体的参与,让人亲来接触历史与自然为合的体验! 当然活动必须要有最大的话题,就是能喝到一年只开放半天,连我这当地人都不能一探的涌泉秘境,且被日人称之为"百水名选"的 - 蓝宝石水

 

((起初,我这个每个周末就会去天母水管路运动的,对于这个活动本来就没多大的兴趣,但是住其他地方平常一起运动的朋友们都要来了,身为在地人好像又没有不过去的理由~ 竟然还嘲讽我怎么会没有喝过蓝宝石水??!! 我自认我家水龙头打开就能喝到阳明山的水,不用上山取水不行喔??))

在活动的响应下,连我爬山的朋友们都接触到此消息,一起相约整团出动! 当日有人约在捷运站,但大部分的人就直接约在登山口了.当然除了认识的,还有不认识的朋友的朋友,都真的相约而来,声势浩大!

 

当天到达登山口,此时此刻的天母古道的登山口挤满的人潮,从没看过这样的景象! 光坐在旁边等大家集合出发,就看到有大批大批的朝圣著,不对~是游客往上爬.


检视较大的地图

出发位置: 其实非常好认,就台北市中山北路一路向北,到七段后开始爬升,到底再继续直走(天母派出所和兆丰银行中间那条),走到底就到了,现在登山口都有指标和地图,还有大大的水管,非常好认!!

 

天母古道的登山口就是从此处出发,登山口旁边有个立著的深褐色的大水管做指标.(当日人实在太多,几乎快把水管给淹没了,导致无法清楚拍摄)

IMAG1627.jpg

 

看著人潮往旁边平整的楼梯走上去(想说我怎么不知道这个入口),原来这个阶梯平日大栅栏深锁,去面是平常不对外开放的三角埔发电站,所以我也没来过~

三角埔是天母的旧地名,发电站是日据时代设置的,利用草山水道系统的高低水位的落差来进行发电,供早期天母地区电力使用.

IMAG1628.jpg

发电站(小房)的外观

IMAG1629.jpg

发电机组

IMAG1631.jpg

IMAG1633.jpg

9:25  阶梯出发

天母古道前段称为水管路,是一条一路向上的阶梯,一直接到往文化大学的光华路上才为平缓.

IMAG1634.jpg

中间有个休息点,经过一路的阶梯,大部分的人会选择在这喘口气,但对于平常有在运动的人,这是没必要的.

这边也是条柏油小路的尽头,往下走可以接回离刚刚上来登山口不远的路口(中山北路的小巷子)

IMAG1637.jpg

一路向上的阶梯段,只有此处看的到景,但景色就区区天母这一块而已,绝对说不上漂亮.

IMAG1638.jpg

景色过目之后,一右转马上要攻上最后一段还好的好汉坡??

会称之为水管路,就是因为上坡的最后一段,有条日据时期架设的粗水管,而你走进还能听见大量的水声在管内流动.

但是今天挤了一群人在阶梯旁跟大水管合照~

IMAG1640.jpg

也不知道大家累了,还是拍照塞车,大家都在这缓慢向上移

有山友在阶梯旁自发性地种植的桂花,供大家观赏~

IMAG1642.jpg

9:44  跟大批人马缓缓移动,终于结束阶梯,抵达自在亭,人潮在此,想要在此休息反而不自在多些,赶紧离开.

IMAG1643.jpg

过了凉亭,直走接上可以上到文化大学的光华路(柏油路),也可以左转继续行走古道(铺设舒适的碎石路),中间有两座水龙头供运动的人梳洗,周末假日必有小贩在这卖菜.

 

再来的路径可谓平缓好走~

今天有兰雅国中(我的学弟妹呀)的绿色行动社在做志工,他们在登山口就有位大家做过一次解说了,沿途也都有导览小组对路旁植物一一做介绍.

(这就是对活动有充分规划,让地区居民既有参与感,又能吸引更多的它地居民,让节目变得更丰富)

IMAG1647.jpg

 

会经过一段悬崖壁边,但栅栏维护非常良好安全,完全不用担心安危.

此处可观赏阳明山后山脚下一带的悠活生活圈,中间有一座马场(没马)?,再往右看,山谷中突起的纱帽山,这边有几户人家,可以从中山北路的小巷上来,最后会接上纱帽路.

IMAG1651.jpg

途中的休息点,平日会有上山的老人家在这做做伸展操,舒活筋骨,但人潮实在太多,还是一样不自在.

IMAG1653.jpg

中间再经过一座翠峰亭,供人休息之用.

IMAG1655.jpg

当右手边出现这个小水沟,就代表古道接近尾.

IMAG1656.jpg

 

10:22  哇~天呀!! 在这开始排队取水了!!  今日人潮汹涌,实在可怕.

当然这是一年一度的水道祭,大多数的人从远方而来,就是要来目睹一年只会开放几个小时的蓝宝石涌泉,头都洗了,只能这样排了下去啰.

IMAG1658.jpg

古道尽头出现了世界水源日的旗帜,和吊挂娃娃(水滴娃娃?晴天娃娃?),有些许活动气氛了.

(3月22号 联合国决议的世界水源日World Water Day)

IMAG1659.jpg

 

在这之前,还是放几张天母古道一般该有的模样,平日上来运动的人也不少,毕竟是热门地点,但跟今日人烟喧哗的场面比起来实在是宁静了非常多,平时常常与猴子悠哉共享古道,今日我看牠们连门也不敢踏出一步了.

以下是平常假日清幽清幽的照片~~~

IMAG0707.jpg

IMAG0709.jpg

IMAG0711.jpg

 

回到当天,平常天母古道走到底会接上阶梯步道,行至柏油路会是文大的边边(学生吃饭住宿的巷弄那,我不太会形容),但往左边有一个深锁的铁门,后面就是涌泉的水源地,从来不知道里面生成甚么样子.

10:55  我们终于排进了铁门后面(有志工做人数管制),这里是我来天母古道上百次也没进入过的地方,进来后还要走一小段,过了几个房舍后,又要开始排队,空地处有挂上秘境的解说牌(大家都忙著排队,根本没人看),一直以为铁门后面就是水龙头,没想到还有这么大一块地方,整个早年的水利工程机房都在沿途.

IMAG1661.jpg

 

排至尽头,一条幽色的古桥黯然出现在我面前(这情境要自己想像,当天吵得跟市场一样),它是日据时代的石造桥,引我们经过瀑布和溪流的上方,试著想想如果没有人的时候,会是甚么样优美秘境呢?

IMAG1664.jpg

桥面位置其实离下方的溪流和石造小屋蛮高的.

IMAG1667.jpg

小瀑布,落差不高,但水流湍急. 阳明山后山一代因为溪水含硫磺等矿物,穿过的溪谷都会被刷上一层暗金色,例如天母人常常去的磺溪河畔,也是这样的现象.

IMAG1668.jpg

 

越过古桥抵达我们今日目的 - 蓝宝石泉水,涌泉就在前方,但人潮也都聚集在此,争相来取得难见的涌泉.

IMAG1670.jpg

石小屋内,有个小朋友泳池ㄧ般大小的方池子,泉水底下涌出,看起来水量非常大,栏杆前方有小水管供人取水,但比起后方涌泉只是丝丝水流而已.

1522662285734.jpg

池子内的泉水清澈透蓝,水面闪亮波光,怪不得早年日本人把它称做为"百选名水",而现在人都叫它"蓝宝石水".

因为水质有做过调查,其中一项菌数是远低于标准值,所以志工告知大家可以选择直接饮用,今天在场很多人直接就在石屋旁开始清凉畅饮了.

1522662287651.jpg

原来小屋旁还有另外接一支PVC水管,供大家取水(后面的小瀑布不是喔!)

但我心里还纳闷,涌泉水量这么大,却只接两只小水管供人使用,那涌出来的水量都流向哪儿了? 让它直接排到下方的溪流了吗? 宁愿让它流掉以显示它的珍贵,也不愿供给更多人来使用,也可以避免掉市民使用水质的不公平待遇,我想这样的水量也无法供给几户人家来使用.

IMAG1675.jpg

赶紧拿出我背包内的6L空瓶来装,揹下山好好享用~

IMAG1674.jpg

 

回程时,终于看到第一只猴子出现了,牠一点都不畏惧所有的人来人往,悠闲自我地享受手中的一颗橘子(也不知道是别人给的,还是自己抢的).

IMAG1676.jpg

 

12:36  边走边玩的时间,大家回到了登山口,入口处立了只大水管,还有一个历史解说牌.

IMAG1678.jpg

有这机会接触自然,户外健行,悉知历史,了解植物,取得神水的4/1水道祭告一段落了~~~~~~

除了天母古道外,附近还有许多地点值得走走,例如文化大学后方就美军宿舍改建的特色餐厅,阳明大学后山观看北投风光的军舰岩,早年硫磺温泉故乡的北投,些许异国风情的天母街道,周末人潮在天母圆环的市集,如果有这样一天的假日,早上规划水道祭,下午在搭配其他行程,全家老小或情侣都很适合过这样一天的优游又富有育教的时光~

 

下山刚好中午时刻,大家选了某某炸鸡店(美国学校旁),大家运动完肚子也饿得够厉害了,脆嫩炸鸡,劲辣烤翅,香酥洋葱圈全部摆在眼前,大伙等地再也受不了,吃得一个比一个豪迈,此时心中冒出来的理论是 "运动完吃这些高热量食物,心中对自己才不会有愧疚,今天很有"括打"能吃!"

来! 大家干杯~~~~~~!!

1522680075981.jpg

1522662402354.jpg

 

 

 

交通资讯: 

开车:

台北市中山北路七段走到底,再继续直走小路到底(兆丰银行和天母派出所中间),即可抵达登山口,停车位不多,周末常常是客满的状况.

大众运输:

中山北路搭车 --> 220(中山干线)

石牌捷运站 --> 224, 601(重庆干线), 红19

芝山捷运站 --> 267, 601(重庆干线)

>>>从天母圆环(中山北路七段底)五分钟步行至登山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