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篇食记,而是一篇真诚的道歉文
本人在日本被旅伴间歇性放生,<--不要问我为什么会被放生,此乃一个可能令又单纯(!)又天真(!)的我,变成一个不信任任何人,疑神疑鬼的三八的故事(!)
但难得放假在外,
被放生的我抱著"即使一人在旅途中,也要活得精采"(!)的精神,
独自在池袋寻找美食,
在寻寻觅觅之中,
因在日本走一天的路可是平时上班的日子走三天的路,
也从此觉得休足贴是去日本自由行的必须品,
开始觉得有一点累,
想找一个餐厅坐下来,除了要填饱一肚子外,也想休息一下,
出发前曾看过可能超过200篇部落格文章的我,
虽然事后觉得有一些部落格作者的"必看""必买"看看就好,
忽然记得在有不少部落格作者说去晴空塔的话,可以一尝Toriton回转寿司,
而记忆中在东京另一分店好像在池袋JR附近,
于是拿出手机,
凭著被放生后的好朋友(!)--Google大神找了一找地址,
发现就是在所在地的楼上,东武百货店的11楼,
踏入升降机,看到不少儿童手推车和老人家的我一脸不好意思地挤到旁边想去按楼层,
但不知为何这升降机只有10楼,没有11楼呢!!!!
当时第一个反应是难道我找错地方,这里不是东武百货,而是南武,西武,北武百货!!!
要知道在东京,有时见到东武百货,有时又有西武百货,
JRMetro的站可能西口,东口,南口,北口,
在异地又在室内的我常有一种如蚂蚁被困的室内,走来走去也找不到出口的感觉,
不过既然已经步入了升降机,而升降机的门正徐徐关上,
那就只好随遇而安,去10楼看看,
或许是
11楼是空中楼阁,有另外的楼梯或是升降机吧。

到达10楼后,发现那是一个仍在装修的大卖场中,
再次如蚂蚁般转来转去,
最后找到一个扶手电梯可以上到11楼,原来11楼的店全部也是餐厅,
而我在其中一个角落位找到我今天晚上的目标--Toriton回转寿司。
因那时候仍早,日本人可能仍在加班中,没有甚么人排队,马上被服务员带进去,坐在寿司输送带前,
而从这一刻开始,也是这一位年约二十岁美少女服务员痛苦的开始。

在日本,因言语问题,在入餐厅吃东西时,
多是在门口看一下餐牌或是模型才作决定,
如有中文或是英文最好,
没有的话,"看图识字"找想吃的食物也可以,
反正他们做的餐牌和模型多是美轮美奂,
而实物和照片也有9成相似,甚至比图片更佳也不少,
比现在那一些网红更真实,
但这一天在Toriton回转寿司门口没有特意找餐牌,
除了因为脚真是好累,好想坐一下外,
觉得吃回转寿司是见到寿司输送带有甚么就拿甚么来吃,
根本不需要言语来沟通,
但我!错!了!
我其实好多年也没有吃过回转寿司了,
怕寿司在回转带转得太久,不够新鲜,吃了会拉肚子,
所以忘了好多店也需要下单,
然后寿司师傅接到单才开始做寿司,
而寿司转输送带只有好少量的食物,
Toriton回转寿司正是如此,
那也不要紧,
反正在日本,
对于只懂说流利广东话和英文的我,
身体言语(!)可是比以上两种语言更行得通。

Toriton的餐牌只有日文,而且图片不多,
但是作为"海鲜吃货"的我,只要有得吃新鲜鱼就成,
转身向后,准备用"身体言语"向店员下单点菜,
谁知,刚才带我进店的美少女店员反而身子倾前,
在我桌前的小夹子中拿出纸张和笔,
用日文指示说了几句,
不懂日文,只懂"身体语言"的我马上知道是要自己在那一些"点菜纸"上写下想吃的东西,
但连日文也不懂说的我又如何写日文呢!
只好一脸不好意思地向店员说,"I cannot write Japanese",
虽然美少女店员没法用英文和我沟通,
但也马上明白我的意思,
拿起"点菜纸"和笔来帮我写,
我一边用手指著餐牌图片指出想吃的东西,
她就一边写下来,
最后她问了一句,“Wasabi?”,
我马上夸张地点头,
这一刻,她也如如释负重,把点菜纸递给我眼前的寿司师傅。

当寿司师师傅向我递上第一碟寿司时,
我发现旁边的人有饮茶杯子,而我就没有
转头向站在我身后的美少女店员和另一位店员作了一个饮水的手势,
那一刻,两位美少女们竟因这简单的要求吓得张大了口,现出大惊的反应,
然后马上快步拿杯子给我,
我猜可能是客人一坐下来或是下单后就要给杯子,
但她们不知是太忙,还是被我这外国人吓坏了,才会忘了拿杯子给我,
她们被自己连最基本的工作也忘了而吓坏了自己。
拿了杯子后,
我又有新的问题给美少美店员了,
那茶呢?!
于是又发挥我的"身体语言"
作了一个倒茶的动作,
这次美少女店员淡定多了,
走到我身旁,
指著我前方圆形的木盒子中,打开看原来是抹茶粉,
而她之后也示意出热水的水龙头就在那木盒子旁边,
当我大力点头后表示明白,自行放抹茶粉和加水后,
美少女店员明白"身体语言"沟通成功,
也开心地走开工作。

Sushi  

当我一碟接著一碟地吃时,
竟见到师傅把一只元贝寿司给旁边的客人,
这时我又想起,好像有部落格作者说过这店是来自北海道,而海鲜也是每天从北海道新鲜运到,
而且我又记得在市场上,那一些5000日元一磅,香港妈妈们好喜欢的乾元贝包装上有好大只字写著是来自北海道,
以这逻辑来说,那北海道的元贝应是最好,
"海鲜吃货"如我者于是马上回头望向在身后,那一位被我烦了不知多少次的美少女店员,
先是指向那一碟元贝寿司,
然后打开餐牌让她指出名字,
其实是想知道价钱,
如是1000日元一碟,我多馋嘴多想吃也要多想一下,
原来那元贝寿司300多日元一碟,
觉得价钱还不错,马上向美少女店员点头,
但对著我这外国人不知多紧张的她突然举起一只手指,
然后比了一只不知是寿司还是碟子,再比一只手指,再指著餐牌中元贝寿司的名字,
然后拍向其他鱼生寿司的图片,举起二只手指

多笨的我也知道,应是指一碟只有一只元贝寿司,
不是如一般鱼生寿司般一碟有两只寿司,
看来他们的训练真是好好,
在如此沟通困难下,也记得提醒客人,以免有纠纷,
那一刻,觉得他们不会如黑店般宰了我这外地人。
我最后我以一连串的英文谢谢她的帮助,
虽然不太肯定她明白多少,
但她也回我一个甜美的笑容,看来我们也沟通得不错,
而当我微微回转身坐好时,
看到站在我前面那一面严肃地按饭团的寿司师傅竟然似笑非笑,
被我发现后又有一点不好意思地抵下头继续按饭团

看来我和那美少女店员已把他逗乐了,

在等待我那一只元贝寿司时,
竟然看到一个玻璃樽子在我眼前的输送带上飞过,
那樽子上有一张纸包著它,
心想为何回转寿司店有一樽樽的东西,
八卦(!)如我者在餐牌上找了找,

在餐牌图片上,那一张包樽子的有好多乳牛,
我也自知说得不清不楚,看下图会比较明白,


Pudding  

"以图识字"的话,那可能是鲜奶,或是法式炖蛋那一类食物,
然后又马上自行补脑(!)觉得这主打北海道食材的店可能是用北海道鲜奶呢,
北海道鲜奶出名又浓又好饮,
这我又要吃呢!!!! ──好激动的家伙,
想想如果真是法式炖蛋这一类甜品还好,但是吃完寿司饮鲜奶好像怪怪的,
于是决定转身问一下美少女这是甚么,
这次惨了,美少女店员不知如何告诉我,
只好召来另一位美少女店员,
而我作为请回答直销店店长又突然灵机一动,
想起平时用google translate来翻译韩文,
于是拿出手机给他们写日文来翻译成英文,
但是我手机只加了韩文键盘,没有日文的呢!!!!
最后,第三位美少女店员漂然来至,
冷静地说了一句,"Pudding"(布丁),然后也快步漂走了,因总不能所有店员全围在一个客人旁边,
原来那是布丁,那太好了,<──对之前两位美少女和我来说
马上举起一只手指,向那二位一脸如释负重的美少女,说“One!”
这一刻,突然想起郑秀文曾唱过一首广东歌叫Arigatou
Arigatou就是日文谢谢的意思,
请回答1988教懂我们爱是要说出来
马上向那二位美少女说Arigatou来向她们道谢,
她们先是一脸愕然,然后是惊喜,再来是笑了。
当我转回身子时,
看到那一向严肃地按饭团的寿司师傅已不是似笑非笑,
已是开口微笑了,看来我真是给了他不少娱乐。

当他把那其实已一早做好,从冰箱中拿出来的布丁递给我时,
几次递东西给我也是木无表情的他竟是微笑地给我,
他应该觉得我这外国人还蛮搅笑吧!
那布丁还不错呢,
有浓郁的蛋味,而且我最喜欢糖浆是自己加,
因在日本吃过已加了糖浆的布丁,
觉得太甜,把奶和蛋的味道掩盖赶,失去原味。


最后,当我连甜点也吃完,准备离开时,
向那被我烦了不少次的美少女轻轻扬了钱包,
她马上明白,拿了一个黑色小机器出来向那一些已堆放好的碟子scan了一下,
然后黑色小机器就成功计好价钱,
好厉害啊!<
──我是土包子,认证!

之后跟著美少女店员步向门口付钱,
如其他店一样,师傅们和其他店员也大声向我说Arigatou
害我有一点不好意思,我可是制造了一大埋麻烦给你们,我才是那一个需要说Arigatou呢!
帮我收钱的美少女店员是我麻烦最多的那一位,
当付完钱后我用英文好好向她道谢,
虽然她可能不是太听得懂全部的内容,
但我想她应是明白我正在向谢谢她的意思吧。
在此,我要向三位美少女店员,特别是我烦得最多的那一位作出道歉,
希望她们不会因而生多了白头发(!),
她们在那半小时多的时间中给我的帮忙,
给被放生,因而深思人类面对利益时的取舍的我感到一些人间的温暖,也吃饱了我的肚子。

PS: 一出了店,看前走,就有一排可到地下的升降机,
但如你现在叫我再找那升降机在哪,我应该是找不出来。

PPS:后来才想起,虽然我电话不可以打日文,但我可以打英文然后翻译成日文,让美少女店员明白我想谢谢她的说话。

PPPS 这虽是"道歉文",但也要写下一些食记中常出现的分数,给大家参考一下。
食物我会给80分,抹茶好浓好香,我会给100分,
这一餐只是大约日元1700
价钱在东京旺区来说偏低,
所以CP值好高,
他们人性化的服务我会给101分,
曾去了一些在游客较多的地区,
虽有中或是英文餐牌,或是服务员英文好一点,
但是感觉有一些"机械化"的服务,
没有她们的亲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