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車主維權事件剛剛以和解暫時收場,作爲二手車交易平臺的優信又疑因一份做空報告,迎來了股價的跳水式下跌。

4月17日,優信股價高開低走,兩次觸發熔斷機制遭遇停盤,股價一度跌至1.41美元,股價最高暴跌52.79%。截至發稿之時,優信股價報1.95美元,跌幅收窄至36.07%,市值僅爲5.7億美元。

相較優信上市時9美元的發行價,優信股價下跌幅度超過360%。而本就飽受詬病的優信突遇股價異動,則與美國J Capital Research(美奇金投資)發佈的一則做空報告密切相關。

北京時間4月16日晚間,J Capital Research發佈做空報告指出,優信將汽車銷售量誇大40%,未向美國投資者報告真實的債務風險。

該份做空報告認爲,優信利用特製的POS機,將無關的第三方交易視爲自己的收入,並以提供交易補貼的方式誘使經銷商使用該POS機。另外,優信還誇大了上架車輛庫存量。

不僅如此,報告中還指出,優信創始人戴坤在上市前期出售公司股票套現,另有兩位內部人士從交易中獲益。

17日上午,優信對此做出迴應表示,J Capital Research做空報告嚴重失實,相信隨後出現的股價大幅異動與這份報告有直接關係。同時,優信方面否認數據造假等指控,並稱戴琨不曾在任何時間以任何形式主動出售公司股票獲取一分錢個人利益。

柒財經旗下柒聞網注意到,報告中除前文所提及的內容外,報告中還提到優信方面人爲擡高汽車售價以提高貸款價值,有時貸款價值是汽車實際價值的兩倍。這意味着貸款抵押品遠低於支付違約所需的金額。

此外,優信的公共聲譽問題被西方投資者所掩蓋,但在中文搜索中出現數百條新聞等稱優信是騙子。“該公司絕對受到消費者訴訟的困擾,並且一再向中國政府的消費者監管機構報告其所銷售貸款的不正當費用。”

事實上,優信也確實深陷投訴危機。據柒聞網此前報道,不少用戶投訴,優信二手車貸款欺詐、強制拖車,還存在還款變多、買車變融資租賃、存在大小合同等多方面問題。

還有用戶反映,優信二手車向其出售存在問題的車輛,包括涉水車輛、遠光燈無法調節的車輛,以及事故車輛。而優信的做法是,隱瞞真實信息情況,車輛檢測報告作假。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業務員與平臺消極處理。

而在近期引起監管層廣泛關注的“金融服務費”,在優信二手車交易中也早已司空見慣。儘管優信方面公開表示稱自身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務,貸款服務收入卻成爲其收入的重要來源。

根據優信2018年財報,2018年全年,優信總收入爲33.15億元,淨虧損15.38億元。2018年,優信2C交易便利化收入爲6.45億元,2C貸款便利化收入爲17.74億元,2B交易便利化收入爲6.06億元。

J Capital Research在做空報告中強調,優信太過不誠實,以至於不知道如何附加估值。“我們敦促優信投資人快跑”。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