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Pi將鯕鰍[qí qiū]殺死的那一剎那,它那鮮艷奪目的身軀一下子黯淡了下去,讓人真真實實地感受到一個生命的逝去。一部深沉的電影讓這種外表絢麗而長相清奇的魚走進了更多人的視線,它就是鯕鰍。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劇照

因為《老人與海》知道世界上存在這樣一種魚,那時沒有圖片,只是模模糊糊有個概念。直到看到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才知道這種魚的魅力。

鯕鰍

在美國和一些加勒比國家,鯕鰍非常的受歡迎。澳大利亞和日本則常把鯕鰍作為捕撈金槍魚和劍魚的兼捕產物。

鯕鰍的別稱非常多,鬼頭刀、水下狐狸、萬魚、飛烏虎等等,都非常有個性。那麼,為什麼擁有這些別稱呢?

別稱一:鬼頭刀

魚臉立陡如鬼頭

鯕鰍因為體形扁平,長相奇特,魚頭特別寬,魚臉立陡如鬼頭,因此得名為「鬼頭刀」。

鯕鰍的體型非常巨大。身長可達1.5公尺,體重可達30公斤,看圖,就可以瞭解其偉岸了吧。

分佈於熱帶和暖溫帶水域。在我國東海、臺灣海峽、廣東、黃渤海等地區都可看到。

前:雄鯕鰍 後:雌鯕鰍

其中雄性魚頭部更大,前部比雌性更加立陡,所以看起來也更加兇狠!

別稱二:水下狐狸

怪我太過於艷麗?

提及狐狸,你想到的就是狡猾,沒錯,鯕鰍就是海里的一隻狡猾的「狐狸」。鯕鰍走上狡猾之路也是有一定原因的,過於靚麗的外表阻礙了他的覓食「實力」。

像是彩色畫一般,這或許就是美的困擾

首先看看鯕鰍的外表吧,許多漁民將鯕鰍視為海洋中最美的魚類。鯕鰍他的體色鮮艷,為亮藍色和綠色,兩側是大片不規則的金黃色。剛剛捕撈上岸時,在陽關的照射下相當奪目。

但只有鯕鰍死後,才會顯露出原本的銀灰體色。

體色消失?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鯕鰍艷麗的色彩,並不源自體內,而是來源於身上細密的鱗片產生的日光折射,生命力的頑強,透露自對色彩和光源的不言棄的追尋。

靚麗的外形總是影響鯕鰍覓食。鯕鰍就學會了巧妙地利用地形、地物藏身避體的本領,選擇背光的地方藏起身來,然後等待魚兒路過,便出其不意地襲擊,結果不費多大力氣就能飽餐一頓。

但是,有時候漂浮物附近好幾天也沒有魚兒經過,鯕鰍便練習了另外一項技能——跳高。

鯕鰍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它會像陸地上的狐狸一樣,危難之時躺下裝死。每當它不慎落入海豚口中時,便立刻裝死,就這樣總能屢屢死裡逃生。「水下狐狸」,再貼切不過了。

別稱三:飛魚虎

身懷「跳高」絕技的鯕鰍魚

以上,我們也知道鯕鰍為了擴大捕魚能力,鯕鰍練就了「跳高」技能。

鯕鰍魚捕食的對象主要是飛魚。可是,飛魚生來有一套「飛」的本領,通常能離水在空中滑翔三百多米,而鯕鰍魚要追捕它,必須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

天長日久,鯕鰍魚便練出一身「跳高」絕技,狡猾的飛魚,雖能脫水而逃,卻逃不出鯕鰍魚的口,成了它的一頓美餐。

「你可以看到它們身上的條紋和紫色斑點,也可以看到它們成羣地遊動。鯕鰍真正的顏色是金色,當然隔著湛藍海水看起來更像綠色。」——《老人與海》

鯕鰍是美麗的海洋魚類之一,也是魚裏的顏值擔當,是不是比《歡樂頌》裏曲妖精還妖艷、鬼靈精上幾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