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音源

http://i.y.qq.com/v8/playsong.html?hostuin=2001973056songmid=003Uvfiu3YKxtSappshare=android_qqtype=0platform=11appsongtype=1_wv=1source=qq第一版預告:https://m.weibo.cn/5582937157/4278423210323906

第二版預告

https://m.weibo.cn/5582937157/4278832758882164


題目暫時不能修改,這裡給大家加一個新發表的MV視頻:

微博正文 - 微博HTML5版?

m.weibo.cn

同時推一下這個對MV的解釋,很用心很有才的妹子 @有顆恐龍蛋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2622164/answer/482883112?

www.zhihu.com圖標

音源來說,這次Relift帶出了Sheep中頹廢工業城市的暗黑風格。整首Relift的製作有Alan Walker的風格,但同時是AW團隊近期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突破之作。給7分。

電音略微聽過一些。Alan Walker從2015年的Fade一舉成名之後,陸續出了多支單曲。歌曲製作很有他的個人風格,是電音圈的小清新。2016年發布的單曲Sing me to Sleep以及Alone和Faded一起組成Faded三部曲。同樣由空靈或高頻的女聲主唱,底端鋪強節奏中速打擊樂,輔以強節奏感的電音音效。在2017年All Falls Down和2018年重新製作的Ignite以及新出的曲目Darkside可以看出非常一致的歌曲編排結構。Darkside因為電音音效也和Faded非常相似,被稱為是喚起粉絲對Faded回憶的作品。但是在高潮部分打擊樂速度明顯放慢,不是動詞打次的土high風。

在電音圈來講,Alan Walker的風格不夠硬核,不夠有突破性,甚至小清新的風格也並不是原創。同時歌曲情緒build up大多使用高速打擊樂的方式過於單調,drop段使用強打擊樂節奏型單一,電音音效單一流俗,並不夠紛繁複雜的格調。然而在歐美以及亞洲,這種風格非常受市場的歡迎。

Alan Walker近期的試圖轉型突破之作是和愛爾蘭歌手Gavin James在2017年合作的作品 Tired。單曲發行時,AW說:「我認為這首作品為我的製作生涯中增加了另一個維度,也是第一次和男歌手合作出歌」。這首作品明顯進入高速電音的範圍,配器中首次加入了吉他,同時drop部分去掉了土嗨的強打擊樂節奏,電音音效開始有變化,然而個人看來電音並不能扛起drop部分的能量。Tired之後,AW又回到了Faded的風格發表了Darkside。

在文章一開始,我說Sheep Relift保留了AW的風格,電音的製作並不夠硬核,偏清新風。這個清新指的是配器的風格,而不是歌曲的風格。歌曲的風格和藝興的製作相比,AW明顯的帶出了Sheep城市工業的暗黑層次。這次的sheep不再是純白跳動但是霸氣的羊,而是破敗頹廢煙霧環繞的暗夜工業城市中,在鋼筋水泥上踏出羊蹄印的果決。relift在主歌部分加入了偏和風的背景音樂。 重新創作的buildup中(00:56開始)藝興的聲音在前端,加入管風琴般的和弦音效,合唱團後部的吟唱,以及單薄的工業808鼓機,組合成了哥特式工業對比衝擊。drop部分(1:17秒開始)的管樂、背後環繞的警笛、和緩的打擊樂做底,耳端短暫的低吟在腦海中迷離混響,鋼琴加入的是神來之筆,音軌交叉迷幻複雜。第二段drop部分(2:12開始),加入了藝興堅決的hey音效,以及短暫高頻吟唱(2:18秒),高潮部分戛然而止,製作水準非常高。在加節奏方面,沒有傳統AW式的土high的動詞打次,打擊樂隱藏幕後,所以我說是AW團隊近期不可多得的突破之作

藝興編曲的Sheep各個音軌位置清晰不混合,打擊樂為輔助,但是變化多端,同時配器反映出了製作人要傳達的堅定霸氣卻有趣的風格。AW的relift,具有歐美式的感情強勢衝擊,從第一秒的吟唱就很明顯他的風格和意圖。音軌複雜混合,創造出迷失狂噪卻有一點堅定的氛圍。藝興的聲音,一樣變成了一種多樣化的配器,他聲音中自帶的果決調侃與純凈,與暗黑的哥特式工業城市背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不同的音樂團隊,針對同一段音樂,真的可以做出完全不同的風格。


張藝興和張藝興粉絲給各位想衝出世界的音樂人或者所謂音樂人展示了正確的外網上榜方式。

張藝興本人:安排歌曲在每個時區零點解鎖,那麼外網就從中央經線往本初子午線榜單一個個屠過去,全世界幾十個國家一個個的登上高位或登頂(除了英美澳這些大國,我甚至看到了拉脫維亞之類國家也登頂的消息,我還去百度了這些國家,比我想像中紅太多了)

張藝興粉絲: 太好笑了,這些人在隨著歌曲蹦迪。

來自一位流行歌曲愛好者的密切觀察。

我之前真的被一些其他人的粉絲外網刷榜行為弄得惱怒不已,覺得會污染真正有實力的人的成績,對不起,我想多了,有實力的人大家都明鏡似的明明白白。粉絲根本連VPN都不用,看看翻譯博,驚呼一下,又驚呼一下,一直驚呼來驚呼去,也不需要去打榜,蹦就完事兒了。

PS:我扣個題,好聽,編曲及混音水平真高,真厲害,真不愧是我之前就看好的這一代國內潮流音樂的領軍人物。期待他更好的作品。

pps:長得也好看


突然發現這是一個很好的音樂小科普機會,作為一個音樂愛好者來不請自來,回答不專業可能也有些偏題求輕拍。

容許我用粗爆類比來解釋一下 什麼是 relift

如果說 remix 類似於一部電影的重新剪輯 、調色

relift 就是主演不換的情況下翻拍,或者說另一位導演重新導了一遍

就似《小鎮疑雲》的美版與英版,男主演都是大衛·田納特

前者重新編曲+混音,後者重新作曲+編曲+混音+演唱

《SHEEP》原版

《Lay-Sheep(Alan Walker relift)》

從上圖不難發現兩首歌曲製作的區別。前者主導是張藝興,後者製作人是Alan Walker。

但如果把張藝興單純類比成 翻拍版不變的主角也不太貼切,因為他同時還是原作的編劇和導演,且參與了後期製作的部分。而Relift則是在原作旋律立意與編曲基礎上,"導演"Alan Walker的發揮與再創造。

所以,說這是他們二人共同作品,應該更合適。

【0901更新:評論區 @李慕子 對於截圖作曲信息欄變化做出了詳細解答,在精選評論~】

(看到評論提醒QQ音樂現在第二張截圖出現了變化,我修改了一下回答並且 解釋一下:

其實無論是回答里的截圖還是目前的歌詞界面信息都不算完全。回答中的截圖把作曲 編曲 混音 等一系列的混在一起列出來,可能還有沒涉及到的部分。

完整的信息如果列出來可以包括到 詞 曲 編曲 混音 製作人甚至可以精確到某一細項的混音師與製作人 如果不是使用電子合成器 還會有 錄音師 各種樂器演奏者等

但QQ音樂並不是每一次都詳細列出了參與創作者,比如同樣是Alan relift的《This is me》。

截圖主要是表明兩首歌的製作是有不同的,下面所附兩張歌曲詳情更合適,不過信息仍不是最完全的↓)

目前圈內部分人採用的音樂製作方式類似後者但參與度更低,一般是給出Melody(甚至是單一曲調不加樂器歌聲)和製作方向 然後丟給團隊來打造,卻喜歡營銷成第一種,而出來的結果有時候給人感覺是拿大炮打蚊子。而這首合作曲確實一個取長補短,相得益彰的正確示範了。


語言真是奇妙。

原版:Im the lead sheep in China

合作版:Im the lead sheep of China

兩版張藝興的第一句歌詞只是介詞的不同,便決定了兩首歌的基調:

原版是低起高開,以低音鼓點開場,軌道逐步疊加,「lets get it」之後高潮部分的電音極其洗腦,表現力雖強又帶著張藝興一貫的低調自持。

合作版:以弦樂及人聲合唱開場(說到這裡想起EXO的《mama》),暗黑風格顯而易見。如果仔細聽,會發現原版和合作版張藝興的咬字和發聲方式不同,張藝興很好地消化了合作版的風格。

其實一開始看芝加哥現場視頻的時候對於合作版改掉了高潮部分的電音有點意外,不過合作版加入的英文部分真的很贊。

阿蘭的風格很明顯很強烈,張藝興也是,兩者融合一起竟出奇和諧。

mv我還是比較喜歡原版,從整個故事的邏輯性和完整度來看,原版mv新穎而寓意深刻,而合作版的mv估計是為了迎合暗黑的曲風,壓抑沉鬱的光影為主舞蹈部分佔比不多,(如果沒記錯的話)120開始的舞蹈部分是在芝加哥音樂節上跳的改編過的舞蹈,表現力強,難度大。

順便吐槽一下,張藝興也太好玩了吧,在當地時間零點更新音樂,「由東向西按日界線屠榜」(這句話真是笑死了),中二之魂炸裂啊

再吐槽一下,這兩天張藝興又是全球屠榜又是受邀參與邁克爾傑克遜60周年紀念專輯演唱的,卻連微博熱搜都上不了==

再再吐槽一下,三胎什麼時候出啊


慕歌的妖怪:如何評價張藝興第三張個人專輯《夢不落雨林/NAMANANA》?


精疲力盡,長文預警。

首先想說的是,這支MV講述的是一個關於矛盾、鬥爭、成長的故事,它的發生是必然的。正如木心在《素履之往》中說過的一句話:「所謂無底深淵,下去,也是前程萬里。」它危機四伏,但他義無反顧。

在分析MV前,談一談拍攝地。

MV拍攝地是在煤礦附近的舊辦公樓。「煤」是由一定地質年代的植物經過自然作用形成的,簡而言之,煤是植物的屍體。這隱約呼應歌詞中「森林」的意象,並且襯託了哥特式曲風,(此處因@桃錐對音樂的理解得到啟發)渲染出陰鬱、恐怖、怪誕的意境,奠定了追求心靈深淵的奇詭基調。

仔細思考了一下行文方式,決定修改之前的方式,在展開之前先分好階段。有的部分雖然只有短短几秒,但我認為有必要單獨列出。

分類依據:人物服裝及其出場方式、場景、電視機細節。

第一階段——藍衣興首次出現。1、聽到新聞報道:「……a storm』s been discovered……」,藍衣興在陰暗的室內望著看天空。一切看似風平浪靜。這個空間里的主要布置有:電視機、報紙牆、窗戶,它們分別是藍衣興接觸外界的信息來源。所有窗戶都被糊上了紙,透著暖黃色的光。藍衣興透過紙張望著,這裡其實表現出了藍衣興內心的矛盾:他湊到窗前,似乎很好奇、很嚮往看到外面的世界;但隔著一層薄薄的窗戶紙,他把自己與外界隔離,形成一個獨立的世界。他明明可以輕易把紙撕掉,為什麼不撕?大概,他也有些懼怕外面的世界。此時藍衣興表現出的狀態是好奇的、隱懷恐懼的,因此他猶豫、壓抑自我,失去第一個信息來源。

2、畫面中出現電視機和翻騰、旋轉,隱隱透著火光的雲團。電視機圖像信號中斷,意味著藍衣興喪失第二個與外界接觸的機會,「只聞其聲不見其發生」——結合雲團,又預示災難、異變和未知的危險。電視屏幕上,唯一明確的是進度條和數字。

藍色進度條此時已過大半;數字「33」是指33度初相角。混合電視機色度信號首先需要兩種色差信號在以33度和123度為初相角的同頻副載波進行平衡調幅。也就是說,「33」是信號傳遞的起點;並且這側面提示,是另一個初相角「123」的缺失,導致無法成像,如此,它的到來將是關鍵性的。

同時,這裡有一些問題:藍衣興為什麼待在與世隔絕地方?是誰糊上了那層窗戶紙?為什麼要糊上?答案會在最後分析。第二階段——白衣興首次登場1、鏡頭切換到白衣興,他走向天台,望著風雲變幻的天空,耳邊依稀回蕩孩童的笑聲。如此風雲詭譎情況下,是哪一個無憂無慮的頑童在玩鬧?在環境的襯托下,這裡的笑聲表現出頑皮的幼童天真無知,懷著探索欲、挑戰欲,即將落入危險之中的狀態。

在場景轉換之前,畫面突然扭曲,像是電視畫面出現故障。也許這番景象就是兩個信號的最終成像結果?這個畫面一閃而過,我留到最後分析

第三階段——藍衣興二次出場。1、藍衣興百無聊賴地看報紙——看不見窗外、看不到電視畫面,這是他在這個空間里最後的信息來源。報紙時間是在2013年,報道的標題有:「盧浮宮藏品國博首展」、「抵制安理會決議,朝鮮將繼續發射衛星」、「拆反美海報,美國要與伊朗和好?」等(報紙信息由@哈琦糾錯並提供圖片)。他邊看邊道:「破壞生物鏈危險all around」、「attack, pretend」(歌詞經@桃錐 糾錯,去掉「don』t」)。國際形勢是穩定的、層次分明的,一旦打破,後果不堪設想,但偏偏矛盾的種子還在暗自滋長,這些報道的內容勾勒出和平年代中潛藏的危機,再次渲染MV的氛圍。

同時,2013年也是藝興出道後大爆的一年,他同樣面臨著暗流涌動的危機。聯繫「幼童」的形象——那是在比喻最初懵懂的張藝興,孩子的笑聲表現了剛出道時快樂、興奮卻不知危機四伏的狀態。

2、畫面中,電視突然藍屏,最後原先的進度條歸零,回到「停止」位置。藍衣興將報紙撕開扔掉,帶著憤懣、不屑和無人理解的孤獨,一邊說著「you don』t know, that』s how the story goes」。隨後進度條又開始運動。這句歌詞已經表明,這支MV是在講張藝興的故事;突變的進度條顯示原本與世隔絕、逃避災難的狀態被迫中止,新的「成像過程」,即下一個故事又開始了。

3、這時藍衣興T恤上的圖案描繪的情形是:一張血盆大口正在吞噬一個人,這個人在掙扎,他的手試圖抓住一個半圓,這個半圓的邊緣有刻度,像是鐘錶的表面。那麼為什麼錶盤只有一半呢?暫時先跳過,後文再提。

圖案上方有一些單詞和短語:「me」,「jam in the sand」,(前兩點由@月影發現)「me」里豎著寫的「express」、上方小小的「alr」、「25p」,「steadman——( )」、「blurt·()」第一,醒目的「me」代表的是自己,放在mv中,我引申為「本我」的概念。第二,「alr」有增殖因子的意思,其功能是促進細胞增殖,從單個細胞上講,它指一個細胞分裂出另一個細胞;從整體來講,這種變化使人生長發育。簡而言之,量變的「分裂」導致質變的「成長」。第三,express,可以是表達「我」,也可以是「lar」的表達,總之是描述一個動態的過程

第四,「25p」指的是25便士,「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群島1977年25便士克朗紀念幣」的圖案是:海洋、船隻、礁石、鬼魅,彷彿是一個故事。第五,「jam in the sand」。翻閱字典,分析語態和例句後,我認為它可能表兩種含義:機器故障、人擠入某處。「sand」除了沙子,還有「坎坷、曲折」的意思。整句話連起來可以這樣理解:一則,機器某部分出故障卡住,停在「sand」里,這座樓里,適用於「故障」的只有電視機,前文提到兩種電視信號的初相角,因此可能成立;二則,人主動擠入「sand」中,這有點像鴕鳥,為了逃避把頭埋進沙子里,而且還把頭埋得嚴嚴實實,這會窒息,因此實際是退無可退,始終要面對,這為藍衣興之後的遭遇埋下伏筆,可能成立;三則,被困在坎坷曲折中,這也是最具指向性的解釋。三種解釋都暗指——這個封閉空間正是如沙子般的、飽含坎坷曲折的,這更像是形容一段經歷。

另兩處暫時沒有找到清晰的圖片,先存檔。

另外,藍衣興的外套上有單詞「vibrate」,意為振動,猶豫。在這裡暗合了電視調頻的概念,也暗示藍衣興在故事中將面臨兩難的抉擇。

4、瀏覽牆上報紙。正當藍衣興瀏覽時,畫面卻突然模糊。在模糊前,隱約可以看到「末日」、「毀滅」、「只有十五分鐘」等字眼。這種模糊既是觀眾視角的模糊,也是人物視角的模糊,它迫使藍衣興繼續尋找。同時,貼滿報紙的牆上有許多紅線,藍衣興正是順著紅線閱覽報紙的,這暗合了歌詞中的「羊的腳印」,展現了動態的追尋過程。紅線的分布方式是中心向四周發散,而這個中心恰恰是繪有末日爆炸圖案的報紙。藍衣興的視線在這張報紙的文字上停留了一會兒,便聽到雷鳴,跑到了窗前。也就是說,紅線即「線索」,「末日」既目標。藍衣興的腳步是受紅線牽引的,他是被誘導的。此時匹配的歌詞是「就像是翻閱日曆很快就遺忘掉」,翻日曆是一件讓人不假思索的小事,這裡也是在說單純懵懂的藍衣興毫無察覺——這是一個陷阱,電視機進度條的變化看似突然,但實則是必然,藍衣興一定會看報紙,一定會打破封閉狀態。那麼是誰的預謀?是誰在指引?又是為什麼要讓藍衣興知道末日來臨?這個謎底要留到最後揭曉。先跟隨sheep的腳步,看看他想展示什麼樣的性情。

5、聽得一聲巨響,藍衣興撕開窗戶紙。揭開它,便是揭開溫和表象。其實只要他願意,隨時可以撕下窗戶紙——但他在逃避現實,他一直心甘情願被困在囚籠中。

前文提過,藍衣興的意識里有兩種矛盾的思想,現在再引申——一個嚮往光明,一個沉淪黑暗。在目前這個階段,藍衣興是矛盾的、猶豫的。如此就對上了「jam」的兩種解釋——藍衣興是「機器」,即電視機,因為某種故障在「沙」般密不透風的禁錮中暫時停止運轉;藍衣興也是「鴕鳥」,掩耳盜鈴般逃避外界。同時,這也對上了「vibrate」的解釋——猶豫。

6、隨後,真相赤裸裸的展現在眼前——風雲突變。藍衣興驚訝、恐慌,猛然發現危險來臨,「過去」的報紙居然能夠「預知」未來?這裡有一個時空交錯的概念。

結合白衣興的出現——白衣興背後「興」字圖案表示他已經「少年成王」。他看著變幻的天空,回想起自己一路走來的歷程,而他的回憶,從藍衣興開始。藍衣興是整個故事的講述者,藍色的「33」進度條便是他自己,象徵這一場探索的起點;同理,缺失的「123」是另一個起點。此時,對應歌詞「......everything i pictured all around me,give one final warning.....」。藍衣興終於開始逃離。

第四階段——藍黑興遭遇1、鏡頭切換,黑衣張總出現,一邊跑,一邊敲門。雙生的形象讓我聯想到了前文提及的另一個起點:「123」。這裡有幾處場景布置的細節——張總敲第一扇門時背後閃起黃光的燈、左邊牆上的女性胴體、右邊牆上的掀起的海浪、左邊張總敲的最後一扇門前的雙頭連體人。第一,黃光。如同交通信號燈的黃燈,表達警告,應減速,不能再向前。也就是說,之後所有的路都是越界的,可能造成危險。

第二,女性胴體,腹部連著條狀物,似乎是臍帶。表現從身體中孕育、繁殖的概念,同時身後有各種扭曲怪誕的線條,似乎在烘托某種情緒和形象。

第三,海浪。描繪的是災難降臨,結合「25P」的分析,這是一場海洋里發生的災難。那麼剛才的女性形象在災難中扮演了什麼角色呢?受害人還是加害者?

第四,雙頭連體人。兩個個體無法分開,脫離彼此會面臨一方死去或兩敗俱傷的危險,但維持現狀便是畸形的生命體。結合「33」與「123」的雙生、調整、平衡的概念,這種存在是矛盾的、痛苦的。警告已經失效了,相互擺脫、掙脫是在所難免的。

這些圖案是在提示接下來的事,既提示觀眾,也提示人物。那麼,是誰來過了?是誰預知了這一切的發生?依然,最後再說。回到畫面里——張總在焦急地敲門,他想要尋找誰呢?

2、鏡頭再次切換到藍衣興,他看到堵住出口的黑衣人,停下腳步,回頭,後退一步——兩人在樓道里遭遇了。

其實,張總跑過的路正是藍衣興跑過的路。他是循著腳步來尋找藍衣興的。那麼張總是從哪裡來的呢?明明原先只看到藍衣興一個人呀?張總是什麼樣的存在呢?

他一直住在藍衣興內心的角落,是一直伴隨他的陰影。窗戶紙被撕開使黑衣張總重見天日,也意味著深藏的、自我墮落的慾念將要爆發。對應「express」的兩種解釋,他是從藍衣興體內從細胞生長、增殖和分化,形成的個體,他出現,是要掙脫連體的藍衣興,獲得自由;藍黑興的相遇和對弈,便是所謂的「過程」。藍、黑二人,是不是與《一出好戲》中馬進和小興的關係異曲同工呢?能印證這個觀點的還有一個細節——張總和藍衣興穿的是同一件T恤。重提「半個錶盤」——它代表一個整體的兩個一半,同「雙生」、「增殖」概念。圖中人在生命最後之際手還未脫離錶盤,可以象徵生命被強行終止,表達黑暗力量的強大;也可以理解為人想要撥動指針,改變時間規律,卻被黑暗力量吞噬。另外,張總的穿法露出了「1984」這串數字。這讓我聯想到了長篇小說《1984》。它描繪的是一個思想上的恐怖世界——獨裁者以追逐權利為最終目標,人性被扼殺,自由被剝奪,思想被鉗制。這與T恤的圖案匹配,與兩個藝興面臨的處境匹配——藍衣興在暗室里的猶豫,讓兩個自我都失去了自由。反過來說,藍衣興腰上繫上了衣服,是在掩蓋這一殘酷畫面,也許,他不想被人讀懂他的陰暗面;也許他在自我約束什麼。而黑衣張總外套的繩結,則是「被約束」。

3、黑暗降臨,對話開始,黑衣張總說道,「there』s a monster coming from the forest」,背景樂配以有節奏的弦樂演奏,渲染緊張、危險的氛圍。結合MV中場景,末日降臨是指墮落、沉淪的慾念的出現,它是怪獸,也是黑衣張總。4、黑衣人圍繞藍衣興身邊,一同起舞。此處對應歌詞「sheep gang glorious,run through the city with a message for it」。從服裝上推測,黑衣人是黑衣張總的擁躉,是傳遞「黑暗來臨」信息的使者,印在黑衣人身上的「walker」是alan的姓氏,也是黑衣人的身份。共舞表現的是初現的黑暗慾念在不斷糾纏甚至堵住藍衣興的去路,有一種威逼利誘的感覺。

背景告示牌——上崗尊章守紀,平平安安升井,是在警告:打破規則會面臨危險。這是已經是第二次警告。規則是為誰定的?是為勸阻藍衣興還是壓制黑衣張總?張總在一片陰暗中重複「theres a monster coming from the forest」,接著又唱到:「as all hurts burn all the sheep are coming up 」他呼喚藍衣興,慫恿、引誘他釋放心中的黑暗力量。此時,外部天空出現大爆炸場景,渲染了危險氛圍,也烘托內心激烈的掙扎。而「sheep gang glorious」、「all the sheep are coming up」的歌詞在這裡是在表現黑暗力量的強大,是在誘惑:黑化就能變強,就能享受擁戴。黑衣張總是有私心的,結合外套上的繩結,和走廊里的牆畫,他期待藍衣興解開禁錮他的繩索,放他自由。同時,他也是在欺騙,因為藍衣興可能就此死去,導致兩個本我中的一個消失——兩人衣服上的畫,描繪的是某種結局,這印證了「人與錶盤」的第一個分析。

這是一場與心魔的博弈。兩個分別以「33」、「123」為初相角的信號平衡調幅的過程,就是在平衡內心的兩個自我,兩種選擇。這場災難,是張藝興一個人的災難。這內心世界的陰暗一隅,正體現了哥特式音樂中追求心靈深淵的哲學理念。我不由得想起尼採在《善惡的彼岸》中說過的: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

第五階段——黑卷興獨舞

1、這一幕場景里最引人注意的是燈光。無論是在一開始的空房裡,還是在狹長的走道里,燈管都是散亂分布的,但此時的燈管排列整齊,儼然如同一個精心布置的舞台。藍衣興、黑衣張總都不見了,電視屏幕的進度條重新歸零,他們去哪兒了,這次鬥爭的結果是什麼?還是放在最後說。

這是一個新階段。黑暗、忽明忽暗的燈光表現出在誘惑與傷痛之下心中恐懼、懷疑、糾結的情緒。對應黑衣捲髮興唱的rap「咩咩哎呦……相信別人自己也被傷害……」。這裡的藝興也是黑色,但與張總不同。捲髮形象可愛純真,配上黑衣,彷彿一個初生的小惡魔。再細看此時黑卷興的T恤,圖案色彩迷離、陰暗,有爬梯和一些模糊不清的設備,表現的是採礦過程中「升井」的概念。

但圖案中似乎沒有人影出現。我推測,有人還被困在礦井中,面臨生死考驗,這裡也對上了「深淵」的理念。那麼這個人是誰呢?正是在試圖拯救自己的黑卷興。同時,黑色外套的內襯是橙色,和大爆炸色調相近,對上了前文「末日危機即內心掙扎」的表述。這一階段的rap如同一段黑衣興的內心獨白,帶著對現實中因純真反被傷害的絕望思考,和痛苦的自我反思,表現出堅守純真和沉淪黑暗之間的糾結。

2、緊接著黑衣捲髮興開始微笑著舞蹈,對應歌曲中的歡呼和歌詞中的「just 改變不如改變自己」。那麼他如何改變呢?

霎時間燈光全部亮起,黑卷興作出挑釁動作,露出不羈的笑容,他唱著「桀驁不馴」,「有了些爭議不過只是我耀眼而已」,「有些身不由已、不做損人利己」的歌詞。背景音樂里的一聲歡呼彷彿是解放自我的釋然,也可以理解為追求刺激得到的快感。這個階段,他已經有了打算,不再猶豫。

第六階段——白衣興再次出現。1、白衣興出現在天台,完成重生,重見天日。他和第一次出現的白衣興不同。最開始出現的白衣興,他腰上系著和藍衣興相同的衣服,他約束了自己;現在的白衣興,他捲髮的造型還顯出幾分稚嫩,他還未長大。(服飾不同由@桃錐提醒)

2、再一次關注服裝。首先分析藝興。此時他身著白外套、黑T恤,T恤上的圖案是一個女性,周圍隱約有幾個單詞,極有可能是一句話的幾個部分。從圖案看,這位女性伸出一隻手,手指穿過一個黑色環狀物,這個環狀物上面連接的是一個黑色物體,這個物體還有一長一短兩個犄角。女性身後有一個高她一頭的黑影,隱約是人影,但頭頂長著兩個角。

再看單詞。「sirens」的含義里,「海妖」這個意象與圖案更貼合,她應該是黑影。海妖幹了什麼壞事先按下不提,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先看看她有多慘。在關於海妖的兩個神話傳說中,其中一個講述「塞壬斯」與「繆斯」比賽音樂落敗,被拔下翅膀,流落海洋。再看女性形象,她手中捏著一個繩圈,似乎是控制住了什麼,因此這個女性可能是繆斯。這兩個形象一個面目可憎,一個高雅美好,都擅長音樂和藝術。

「portfolio」的意思里,我選擇了「藝術代表作品集」。結合圖案理解就是,「繆斯」和「塞壬斯」都是靈感源泉,她們指代具有兩面性的、矛盾的藝術風格;結合整個故事,可以解釋為這一切過往都是珍貴的藝術品。前者可以用來形容張藝興和alan的合作和張藝興本人的作品,後者可以形容張藝興心路歷程。

現在分析伴舞的服裝。衣服顏色有黑白紅三色,與「信使」的全黑look有所不同,但與兩興對峙時同穿的那件T恤色調一致,結合T恤部分的分析,他們也許和畫中人一樣,受到過殘酷的迫害。也許他們和白衣興一樣都是掙脫者?此外,口罩和帽子上都有紅色的「興」字標記。為什麼連口罩也要打上標記?這讓我聯想到了用來封信的火漆,打上標記的口罩,加深了神秘感——也許他們有不能說的秘密?這些秘密是否是白衣興避諱的呢?

3、再開看背景——詭譎的雲團釋放出燦爛的光芒,籠罩整個天空。末日危機愈演愈烈,墮落的力量並沒有被遏制住。同時歌詞唱道:「give one final warning」、「they calling for the sheep」。這個「they」是誰?結合之前幾個場景里分析過的「25p航海圖」、走廊牆上的「女性與海浪」,重提「海妖」:她們在海洋流浪,用歌聲蠱惑來往的人類駛向死亡。因此,藍衣興並沒有在對峙中殺死另一個自己。內心深淵裡的黑衣張總、那些沉淪黑暗的嚮往,雖然和海妖一樣被限制住、被折斷翅膀,但沒有死去,也從來沒有放棄過引誘。幽幽傳來的高音,彷彿是黑衣興在暗無天日的地方,如海妖般吟唱著。此時歌詞輕唱著「calling」、「coming up」、「showing up」仿現在的「sheep」在轉述黑暗對自己的呼喚,表達他的不屑、不屈、執著。再次回到圖片,如果「繆斯」不慎拉動繩圈,是否會和藍衣興撕掉窗戶紙放出被「捆住」的黑衣張總一樣,放出海妖呢?因此,白衣興時刻銘記「final warning」,正如畫面中穿插的黑卷興的掙扎之舞——他需要制衡和利用的黑與白。可以解決之前留下的問題了——白衣興再次面對災難,回憶起了自己的經歷,這座陰暗的大樓是他的內心。他留下的是提示,也是記憶。他想保護幼小的自己,用紙糊住窗戶、製造囚籠;他又不甘壓抑,留下報紙線索,引導藍衣興面對末日,衝破黑暗;他擔心心魔作祟,在牆上留下警示,立「遵章守紀」警示牌,想控制墮落慾念;他不希望另一個時空的自己一個人彷徨掙扎,便在黑暗的密室里整齊地搭好燈管,照亮無助的黑卷興——他永遠保持警惕,也永遠都在矛盾,他殘忍,又仁慈。同時,這裡也解釋了為什麼白衣興會在開頭和結尾兩次出現——這種時空交錯的手法,在表現永恆的輪迴。把「時間」和兩興衣服圖案中的「人與錶盤」一同分析,便印證了前文對後者的第二個解釋——改變時間規律是非常危險的。但是,兩個白衣興展示的是兩個階段,是長大後的sheep回憶自己一路走來,所以他成功了。4、最後的「we are glorious」、「all the sheep are coming up」,表現出了「少年成王」的狀態。不同於藍黑時期、黑興獨舞時段的猶豫、掙扎,他雖仍然保持懷疑、警惕,仍然有矛盾,但他有了清晰的目標——堅守自我。他變得自信、無畏、果決,讓我感受到帶著傷痛、矛盾和捨棄的光榮與勇敢,感受到試煉與成長。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