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心又有趣的海綿城市設計:口袋公園、「瘋狂」井蓋

說起海綿城市

人們越來越不感到陌生

南方城市開啟暴雨「看海」模式後

與之相關的新聞(有贊有彈)

如雨後春筍般呈現……

作為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

海綿城市,顧名思義是期望城市

像海綿一樣「彈彈彈」

這樣在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時

能做到吸水、蓄水、滲水……

等到城市建設需要時

再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

就地消納和利用天公不作美時的降雨!

如何實現?

常見的有興建「綠色」基礎設施

如綠色屋頂、下沉式綠地、滲透塘

配合透水鋪裝、蓄水池等

「灰色」基礎設施「協同作戰」

當然,還有一些細化性的設計

提升城市環境品質之餘

讓海綿城市的建設多了幾分人文情懷

下面讓我們通過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院長助理

高級工程師呂永鵬的講述

一起來感受下

以往說起井蓋

你會聯想到「地域黑」?

還是一塊灰布隆冬的鐵玩意兒?

上個世紀60年代起

德國、日本等國家的一些城市

開啟獨具特色的井蓋文化

一度達到了打造城市名片的高度

近年來,中國也悄然興起……

一些地區以海綿城市建設為契機

在市政建設、房地產、碼頭等

需要鋪設地下管線的井蓋上

繪製出極具藝術性的圖案、標語

不僅起到美化環境的作用

還在潛移默化中向大眾

傳遞出一種城市的文化創意

以及綠色生態城市建設的理念!

下圖中的多孔停車位

縫隙中填滿綠植的設計

能在下雨天吸納一定雨水

但,有沒有女性朋友「深陷」過?

高跟鞋啊!

有海綿城市建設專家提出建議

改鋪設較為平坦的透水磚

同樣不影響吸附雨水

卻增加了市民出行的便捷性

一個小亮點是

停車位中間的小面積綠植

視覺上美化了場景,愉悅內心

安全出行,再好不過

不是裝在口袋裡的公園!

在中國一些大城市

不乏供居民休憩的休閑廣場

一到雨量較多的季節

廣場上因為大片積水容易滑倒

幾乎沒有什麼人煙……

這種情況下口袋公園誕生了

一些專家融入海綿城市的理念

結合場地選用透水鋪裝、蓋板排水溝等工藝

對廣場硬質鋪裝徑流雨水進行消納

同時巧妙搭配綠植、花卉

營造出小型花園式場地

讓人們從喧囂的城市生活中擺脫出來

在這裡享受片刻的舒適與寧靜。

在提升環境品質的基礎上

讓老百姓有獲得感

這樣的海綿城市設計

你打多少分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