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倪旻勤(政大傳播學院大一大二不分系學生)


去年(2017年)玉荷包荔枝產量大減,我回到家鄉屏東訪問荔枝農對收成減少的看法,那時候將報導的切點放在氣候變遷上,多數受訪者也都舉了氣候變遷影響果樹生長的實證。但其中一位受訪者卻建議我將報告改方向,他說:「其實我最擔心的是請不到工人,要是哪天真的請不到工人就只能退休了,我連以後荔枝種不種得出來都顧不了。」


原來在農民心中,氣候變遷給他們的心理壓力不比缺工,缺工才是眼前最急迫的問題。


農村年輕人口出走、人口老化已經嚴重影響到農產業,過去勤奮努力的工人多已年邁,不便再出外做高強度的勞力工作;年輕一輩就算回鄉,也不願做這種「沒有未來」又辛苦的工作。除了老一輩已經苦習慣的工人,其他人多是為了生存,才不得不投入這個行業。


於是會接農務工作的人在家鄉反而成為珍稀的一群人,農民必須提早和工人接洽,拜託他們預留採收期的空檔,甚至還得主動開出加薪、給獎金的條件,不像過去,農民可以等工人主動應徵。許多人會有疑問,既然工人那麼難請,有沒有可能農民自己做?平時的確可以倚靠農民調控果樹生長期來減少工作量,但玉荷包一年只收成一次,且收成期非常短暫,通常得在兩到三個星期結束,不然就會面臨果實過熟和遭受蟲害的問題,因此收成期的工作強度說有多大就有多大。


短短兩星期的收成是這樣過的,每天清晨五點開始採收,採收完要經過修剪、裝箱、打包等工序。以我的家鄉來說,若要趕上開往台北果菜市場的車班,這些雜務得趕在下午三點前完成。而出貨後,一天的工作並沒有結束,農民和工人還得回果園摘新葉,以免不斷冒出的新葉和果實搶養分,讓果實因營養不良而掉果。一整天的工作量大、時程也趕,因此收成期是沒辦法不雇用工人的。


今年氣候溫暖,玉荷包一掃去年的陰霾,家家戶戶都大豐收。採收前農民爭相到各地搶工,村子裡找不到就到村子外找、村子外找不到就請人牽線,連車程半小時遠的工人都找來幫忙。找工人的吸引力從過去的提供茶水、午餐,到現在還提供獎金、補貼遠程工人車馬費。因為缺工,農民面對的不僅是難找的工人,還有愈來愈高的成本。


我的父親是玉荷包果農,由於已經許久沒有像今年這樣的結果量,開採前,他異常興奮地期待收成。沒想到過了一周,由於蟲害太過嚴重,他也請不到更多工人幫忙挑壞果,經過再三考量,他選擇放棄一整片結實纍纍的玉荷包來維持生產品質。於是許多客戶連訂購都還來不及,今年的玉荷包季便提早結束。


缺工沒有解決方案嗎?其實有,2017年農委會推出了農業技術團,而農業技術團的出現就是為了解決缺工的問題。屏東是第一批農業技術團的據點之一,但農民卻指出,農業技術團的派遣工多是考取技術團後才進入這個行業的,他們可能一輩子都沒做過這樣子的勞力工作,不僅不太會做,對農業也不了解,那農民為什麼要花比一般工人更高的工資去請他們來工作?而且派遣工為了拿工資和政府補助,通常一簽約就拜託農民以一個月為單位的雇用他們,農業通常不會一整個月都有工作可以做,所以農業技術團對農民來說,僅是上位者的理想,並不符合經濟效益。


隨著人口老化,缺工的問題只會愈來愈嚴重,政府有愈來愈多因應措施,如與大專院校合作、規劃假日農夫團。但政府必須要考慮到,農務工作其實很需要專業性,事前的培訓應該要更加完備。另外,在規劃派遣工前,應先調查每個地區何時會缺多少工、每類作物需要多少工,這樣在培訓人才時也會更有依據。而農民在面對缺工的問題時,也應勇敢嘗試政府的措施,儘管打工的新人、技術團的人們在短時間無法快速上手,也許得投入更多時間教學、得花更多金錢聘用工人,但總得有人投入最初期的建設工作,未來才有可能嚐得到收穫。


除此之外,政府也不要再主打著「薪水高」來吸引大眾加入農務工作,儘管政府有補助,但對農夫仍然是很大的負擔。且除了以各種補助利誘之外,政府難道不能從其他層面下手嗎?也許從「教育」下手,也才能夠完全地改變社會結構。從小培養國民的觀念,不再將農夫視為低階層的人民(過去自我介紹都羞於啟齒自己的父親是農夫)。儘管這樣無法立即見效,但長遠來說,才是真正的解方。讓更多人願意投入這份行業,而不是被生活逼得不得以才回鄉務農。


記得以前每到了收成季,家中總是人聲鼎沸,六七個工人再加上奶奶、爸爸、媽媽、姊姊,全家老小通通擠在不甚大的迴廊,全天候的修剪、分裝、打包,儼然小型加工廠。但隨著年紀漸長,記憶中擁擠的迴廊居然能夠毫無阻礙的通行,只因為再也找不到跟當年一樣多的工人了。


若缺工問題再不解決,我們可能真的等不到農夫因為氣候惡劣而休耕的那天,就先等到因為沒有工人而沒有農夫了。

延伸閱讀


■  【世界盃】「反英情緒」是如何出現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