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式結局,胡斐砍不砍由讀者決定。在我的角度,我寧願相信他不會看下去,理由沒別的,那是苗若蘭最敬愛的父親,為了心愛的女人,胡飛情願受傷的是自己。


這是金庸先生故意留下的懸念,也是小說的一個亮點。傾向於喜劇的人可以認為胡斐最後的一刀沒有砍,傾向於悲劇的人可以認為胡斐最後一刀砍下去了,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答案


胡斐的刀,薛定諤的貓。這一刀也不知砍沒砍下去,沒有砍下去,他就死了,但他是雪山飛狐;砍下去了,他活了,他就再也不是那個恩怨分明的雪山飛狐。

無論如何,雪山飛狐都死了。

只有在大家不知道的時候,雪山飛狐還活著。


金庸的意思是沒砍,苗人鳳也同時住手了,兩人手挽手仰天大笑,飄落在若蘭身邊。


一刀砍在耳邊,了斷恩怨,僅此。


他爹沒想殺死苗人鳳,他指定也不會,何況還有苗若男


他們都是大丈夫真英雄,確認過眼神就明白真相了。

我相信這一刀不會砍下去。

之前本來是一個英雄惜英雄的完美開局,可惜小人作祟。結局這裡沒有其他人插手,我覺得應該是大團圓。


電光火石之間,砍了你死,不砍我死,你是胡斐,你的選擇,答案是,必須砍,沒得選,為什麼,人本能,先自己,後別人,這是人骨子裡的動物性使然……


砍不砍在於讀書人的心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