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援助沒有國界,馬偕醫院收治吉里巴斯轉診病患,目前已經突破三百例,這些重症患者在臺灣重獲新生。馬偕醫院院長施壽全昨(九)日表示,該院持續幫助弱勢、國際友人,未來將有更多成果出來;國際醫療中心主任徐永偉昨指出,吉國來臺重症病人當中,將近五成是心臟相關疾病。

馬偕醫院在吉里巴斯已經深耕十一年,二○○七年起開始安排當地病人轉診,吉里巴斯是太平洋島國,共有三十二個環礁、一個珊瑚島,散佈在赤道海域上。

徐主任指出,吉里巴斯當地環境衛生比較差,常見鏈球菌感染,普遍發展成風溼性心臟病,侵犯到心臟瓣膜,瓣膜受損以致出現心臟衰竭症狀,必須轉診到比較進步的國家進行治療。馬偕每年派兩次醫療團過去,醫療團都有心臟科醫師。

徐永偉昨強調,吉里巴斯病患轉診至臺灣,必須坐飛機先飛到斐濟,住兩天等待飛機,再從斐濟飛到香港,大約需時十一小時,從香港轉機到臺灣,抵達機場時已是晚上八、九點,整個過程大約需要三天時間,轉診路途可說是非常遙遠。

今年三月,馬偕醫療團前往吉里巴斯Tab.North離島篩檢時,發現當時不到兩個月大的奈威(Nawere)罹患心臟大動脈轉位,性命危在旦夕,後來奈威乘坐快艇及飛機長途跋涉抵達臺北馬偕,經歷開心手術總算獲得重生,此時奈威已滿五個月大,一雙大眼睛模樣十分可愛。

馬偕醫院指出,大動脈轉位是嚴重且少見的先天性心臟疾病,約佔其中百分之五至七,新生兒發生率約萬分之二至三,應該在新生兒出生後七天內進行大動脈轉換及冠狀動脈重植術,如果超過兩周,因為左心室功能下降,往往會增加手術失敗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