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上海生活過的猶太難民貝蒂訴說自己對上海的感情

“那就是少年的我!謝謝上海帶給我們溫暖回憶!”90歲的猶太人貝蒂指着展板照片中的少女,激動地說。當地時間4月16日,在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圖書館“猶太難民在上海”主題巡展招待會上,上演了這樣一幕溫馨畫面。

貝蒂(左二)和友人一起重溫在上海生活的歲月

“猶太人在上海”系列巡展活動以25組珍貴的歷史照片、紀錄片《上海方舟》和《生命的記憶》展映、圓桌會議和分享會等形式,真實再現二戰期間猶太人在上海避難的故事,講述猶太難民在上海收穫的情誼。

這次與貝蒂一同前來的還有曾在上海生活過的猶太難民麗莎。已年過九旬的她,回憶了80多年前自己在上海的成長經歷。

曾在上海生活過的猶太難民麗莎(中)與美國觀衆分享在上海生活的故事

貝蒂與麗莎像是久別重逢的家人一樣,彼此敘述往事,重溫在上海生活的難忘經歷,與巡展過程中多位猶太難民倖存者、他們的後代以及歷史專家一道,描繪出猶太難民在上海的生活圖景。

貝蒂在上海避難時期及2009年重訪上海時的照片展板

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負責人說,這場巡展讓那段塵封的歷史走進了很多美國朋友的視野,讓他們感到震撼,更感到觸動。有美國觀衆在參觀結束後感慨,一座城市的人民,即使自己身處於最黑暗的時刻,卻沒有忘記光明和愛,無私地給予猶太難民以友誼與援助,上海是一座有大愛的城市。

此次活動選址的紐約布魯克林地區,生活着約58萬猶太人。他們很多是曾經避難上海的猶太難民後代。

“猶太難民在上海”主題巡展在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圖書館舉行

80多年前,波蘭密爾猶太經學院的學生來到上海躲避納粹政權。二戰勝利後,大部分學生和他們的家人最終移民到了美國紐約布魯克林,他們與上海的感情,成爲聯結上海與紐約兩座國際城市的一條絲帶。

展覽舉辦以來,在當地猶太社區引起熱烈反響,多位猶太人主動聯繫圖書館,分享他們當初在上海的經歷,許多不爲人知的往事,浮出水面。紐約多個地區表示歡迎展覽到當地舉辦。

在當天招待會上,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黃屏、紐約當地議員及政界代表、猶太組織負責人,以及曾在上海避難的猶太人代表70餘人出席。

從當地時間3月4日開始的這場巡展將持續到5月10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虹口區政府指導,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公共圖書館共同主辦。

布魯克林圖書館表示將於5月10日後在其部分分館續展,以期讓更多美國觀衆瞭解這段上海故事。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