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6 15:07

〔記者翁聿煌/新北報導〕新北市水利局正在興建從碧潭到青潭橋段的水岸自行車道,其中行經新店的歷史景觀、人力渡船頭「新店渡」和古蹟「瑠公圳引水石硿」外側,地方文史工作者擔心會影響景觀而反對,水利局副局長諶錫輝說,該處的自行車道採浮筒牽引道設計,颱風汛期甚至可以移除,並不會影響到古蹟,文化局27日將針對雙方說法召開「新店渡專案小組會議」審議。

人力渡船頭「新店渡」是早期新店溪唯一留存下來的人力渡船,提供兩岸居民來回的交通工具,如今兩岸已有道路及車輛可通行,「新店渡」的文史價值更大於交通功能;「瑠公圳引水石硿」則是國定古蹟,早年由人力開鑿而成的石硿,具備從新店溪引水灌溉大文山區農田的效益,但時日已久,取水口已高於新店溪的水位,石硿已無引水功能,供民眾實地走訪瞭解前人開墾的辛勞。

地方環境及文史工作者吳柏瑋說,新北市政府興建青潭自行車道,本來是一樁促進運動與交通的美事,但因為自開天宮下方建起的浮橋,他擔心將衝擊臺灣唯一的人力渡口「新店渡」,讓在地的文化價值就此消失,也有文史人士認為浮橋影響到引水石硿的外圍景觀。

諶錫輝說,水利局興建碧潭到青潭的水岸自行車道,已考量到對環境及文各景觀的影響,因此採取浮筒牽引道的方式,如遇颱風或是汛期,整段浮筒棧道均可移除,並不會影響「新店渡」的渡船頭和引水石硿。

文化局將於27日召開「新店渡專案小組會議」,邀請學者專家審議碧潭自行車道於新店渡至開天宮的工程。

  • 瑠公圳引水石硿。(記者翁聿煌攝)

    瑠公圳引水石硿。(記者翁聿煌攝)

  • 水利局的浮筒牽引道設計圖,左側下方為「新店渡」渡船頭。(水利局提供)

    水利局的浮筒牽引道設計圖,左側下方為「新店渡」渡船頭。(水利局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