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權歸屬問題,並非離得近就是你的,比如英國對於馬爾維納斯群島、咱們的九段線。

在地理上,科西嘉島離法國約180公里,距義大利僅80公里,而且,歷史上,還曾是義大利城邦的管轄區域,受義大利語言文化的影響得更深遠一些。不過,科西嘉島可沒有考慮過「回歸」義大利;那邊,當今自顧不暇的義大利更是沒打算考慮過插手科西嘉獨立運動。

從歷史看,科西嘉在被熱那亞人統治前,就曾建立過自己的小王國,之後被西班牙人控制過一段時間,到了15世紀,被強行併入熱那亞王國(當時義大利諸多邦國里的一個政權,以超級吝嗇和會做生意聞名)。18世紀上半葉,島上人民發起獨立運動,甚至有一次還成功的趕走了熱那亞人,成立了科西嘉獨立政府,不過,沒多久,又遭到了熱那亞王國的反覆鎮壓,科西嘉島成了地中海上的一塊燙手山芋。

直到1769年,科西嘉人再次掀起反抗熱那亞王國的統治,在鎮壓過程中,熱那亞人愈發感覺力不從心。頻繁的獨立運動讓熱那亞漸漸失去了對這個小島的耐心和慾望值。既然是只燙手山芋,那真不如趁著還值倆兒錢,趕緊把它變現才是正題。於是,做買賣非常在行的熱那亞人在1768年,把科西嘉島轉手賣給了法蘭西帝國。

隨即,法國介入科西嘉獨立運動,順勢直接佔據了科西嘉,將其作為本土的一個自治省。

這裡要提一下拿破崙的爸爸——波拿巴.夏爾,要是上綱上線的定義,夏爾可算得上是個「科奸」。曾積極投身於科西嘉獨立運動,甚至還遭遇過全家被法軍趕走,房子都被燒掉的境地。幾經挫敗後,夏爾看到胳膊實在擰不過大腿,抵抗無望,又開始投靠法國人。法國人倒也沒白用他,兌現了許諾的財產和貴族身份,這才有了拿破崙來法國大陸開眼、上貴族軍校的機會。

不過,拿破崙年輕的時候貌似並不太領情,一邊享受著爸爸給爭取到的上學機會,一邊多次寫信批判過老爸背叛了「祖國」。

(小鮮肉時代的拿破崙,雖然四肢短小,但顏值還是可以的,只是中年發胖後,形象就一言難盡了)

也就是從這時候起,科西嘉人都給安排成了法國國籍,法語也成了官方用語。法國政府開始不遺餘力的四處播撒法國風情。時間長了,男青年都愛去法國上學奔前程,女青年喜歡嫁給法國本土人。

然而,從骨子裡面,科西嘉與法國語言、風俗的迥然不同;而法國本土人看科西嘉人也多有些歧視邊遠地區不發達人群的意思。這從拿破崙那代起就開始了,甚至他老人家都當了帝國皇帝,還有人背地裡面嘲笑他的科西嘉口音和不夠正統的貴族身份。

所以,這種偏見和有色眼鏡,讓科西嘉人不爽了好幾個世紀,獨立呼聲不斷,但都是些小打小鬧,沒有出現過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兒。

當今,科西嘉島跟法國政府的矛盾,主要是在二戰後被激化的。戰後,法國政府陸續喪失了亞非的大量殖民地,而這些從海外殖民地回遷的法國人,特別喜歡移民有著相似的「熱帶風情」、消費水平又低的科西嘉島。於是,政府把大量優質土地撥給了那些從殖民地回來的法國人,各種政策也對他們傾斜,這讓科西嘉本土人士非常不滿。

此情此景下,從50年代開始,科西嘉的激進派別不斷發動各種襲擊。法國政府這邊也不含糊,幾乎都是採取的武力鎮壓,一點妥協的意思都沒有,當今的馬克龍總統更是表示「絕不考慮把科西嘉語提升為跟法語並行的國家通用語言,在法蘭西共和國內,只有一種國家通用語言,就是法語。」態度非常強硬。

之後,還威脅道,如果科西嘉島選擇有利於自己的地方稅務自治,中央政府將相應地削減對其財政補助。

這麼聽好像沒什麼,實際上,關係可大了。

法國雖然現在不似以前那麼風光,但還能算得上是個有錢大國,每年科西嘉都能收到國家財政的大量補貼。如果真獨立了,僅有33萬人的科西嘉島(河北望都縣27.5萬人),除了旅遊業,沒有什麼像樣的工業基礎,財政補貼一斷,不見得窮成什麼樣呢。

所以,此情此景下,當今科西嘉島的獨立傾並不很強勢,追求的更多是更大許可權的「自治」。根據民意調查顯示,科西嘉島居民中,約有80%的人並不願意跟法國分離,畢竟,政府白給錢你不要?吵吵著獨立,不斷「搞事情」的只是一小撮兒激進分子,比較缺乏群眾基礎。

然而,即便是對這「一小撮兒」,法國的神經依然極度敏感,全力以赴的往死里打壓;而在咱們的「東突」、「藏獨」問題上,又裝出一副聖母白蓮花的姿態,號稱要尊重人權、自由、非暴力等等,難道不覺得打臉嗎?

本人文章一律原創,拒絕他人抄襲、任意轉載,如遇到類似「白鹿野史」、「堅持不懈創作的人」這種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訴到底!


如果從1553年到1559年短暫佔領科西嘉島算起,法國是566年未能解決這個問題了。

首先要有一個明確概念,歐洲國家特別是西歐地區的分離勢力,和東方中央集權制國家並不一樣。歐洲長期的地方自治傳統,形成了很多小區域的共同體,這些共同體通過聯姻、自願或者武力強迫的方式,形成現代歐洲國家的雛形。

典型的如加泰羅尼亞地區和蘇格蘭地區,通過王族的聯姻形成西班牙和英國。這種方式雖然可以快速增大一個國家的版圖,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是,聯姻固然讓王族成為一家人,但是對於底層人而言,並沒有真正的形成一個大的共同體。

所以加泰羅尼亞地區一直認為自己是加泰羅尼亞人,蘇格蘭地區也一直認為是蘇格蘭人,始終與西班牙和英國存在一定隔閡。這種形同婚姻的國家存在形式,在過得好的情況下固然可以保持統一,但是一旦過得不好,或者被小三勾引,就大難臨頭各自飛了。

對於科西嘉島而言,也是同樣的問題。在歷史上科西嘉島和法國是不同的政治版圖,在公元前259年羅馬人佔領後,和薩丁尼亞成為羅馬帝國的行省。在隨後的近一千多年來,法國並未統治國可西嘉島,反而是西班牙、義大利地區的邦國的曾多次佔據。

在地理上,科西嘉島離法國約170公里,離義大利僅90公里,歷史上受義大利影響比較深遠,曾多次被義大利地區的政權管理。在公元6世紀,拜占庭成為科西嘉島的宗主國,在1077年,受義大利比薩地區主教管轄。隨後科西嘉成為比薩和熱那亞爭奪對象,亞拉岡也加入戰團。

在被義大利地區反覆爭奪的過程中,科西嘉人孕育出民族主義思想,成立了武裝力量驅逐了熱那亞人的統治,在1755年建立科西嘉共和國,完成民族國家的構建。但是不甘失敗的熱那亞人將科西嘉島賣給了法國,法國軍隊趁機入侵,於1769年滅亡科西嘉共和國。

從歷史角度講,作為深受義大利影響的科西嘉島,與法國人文、歷史上有很多不同之處,在抗擊義大利人統治中孕育出民族國家,受法國入侵而滅國。對於科西嘉人而言,被法國人統治是亡國,而非統一。在民族主義思想的影響下,科西嘉島獨立運動一直延續至今。

而法國歷史上偉大人物拿破崙正是科西嘉島人,出生於科西嘉共和國滅亡的1769年。而拿破崙的父親曾經是科西嘉島從熱那亞獨立領袖保利的副官,由於拿破崙父親同意科西嘉島併入法國,導致拿破崙終生都原諒父親。

所以,科西嘉島併入法國,其實是一場買賣婚姻,科西嘉島心不甘情不願的嫁入法國,始終有逃婚的想法實屬正常。而且由於西歐長期以來的地方自治傳統,法國對於科西嘉島的內政干預程度很低,無法通過書同文車同軌的方式將法國和科西嘉融為一個整體,相當於法國娶回一個媳婦,卻不管不問,僅要求媳婦不離家出走,更難使家庭和睦了。

但是形式比人強,雖然科西嘉獨立運動已經持續兩百多年,由於科西嘉島經濟低於法國平均水平,每年需要法國提供100多億歐元的補貼,而科西嘉人僅有33萬左右,相當於法國政府每年給科西嘉每人3萬多歐元的大紅包,看在錢的份上,民意調查報告顯示,80%科西嘉人並不贊成獨立。

只是科西嘉島強硬獨立分子惹出的動作讓法國頗為頭疼,在1998年,科西嘉省長埃里尼亞克被獨立分子暗殺。在2007年,科西嘉發生兩起爆炸,類似的事件還有不少。但是總體而言,科西嘉島獨立勢力缺乏廣泛的民間基礎,加之法國實力強大,科西嘉島獨立的可能性比較小。

我是夕惕若,歡迎關注。


科西嘉在法國的確曾經是個麻煩讓人頭疼,不過今天科西嘉最多偶爾泛起漣漪,已經沒了多大浪花。長久以來,科西嘉在法國都是與落後聯繫在一起的地方,而除了科西嘉人有強烈的寄人籬下之感外,法國人回顧自己的國家時也很少想起科西嘉。所以,從正式加入法國後兩百多年,科西嘉時不時都會鬧脾氣。

法國曾長期搞不定科西嘉,主要原因如下:

  • 第一,科西嘉加入法國時間相對比較短,而且是被迫加入;
  • 第二,科西嘉的歷史文化與法國本土差異很大;
  • 第三,科西嘉發展落後,與法國本土的隔閡比較多。

作為法國最大島嶼,位於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島面積超過8000平方公里,素來以迷人的風景還有作為一代梟雄拿破崙的故土而廣為人知。然而科西嘉不同於法國本土,在歷史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異。

原本的科西嘉人是伊比利亞人的後裔,而法蘭西人的祖先是高盧人,科西嘉當地人使用的科西嘉語屬於羅曼語系的分支,與之接近的是義大利語的熱那亞方言、西西里方言等,與同屬羅曼語族的法語有很大的差異。

從11世紀開始,科西嘉島就先後被義大利的比薩、熱那亞等統治,歷經數百年直到1769年才被納入法國。然而當時將科西嘉島劃入法國,是熱那亞與法國之間的私下交易,這引起了科西嘉人的強烈不滿。法國人的到來被科西嘉人視作入侵,島民發動了持續的保衛戰,一代梟雄的拿破崙的父親夏爾,就曾經追隨科西嘉首領保利,抵抗法國人。

拿破崙曾言,自己不會原諒父親(夏爾最終投誠加入法國),將來一定要像保利那樣趕走法國人,讓科西嘉得到解脫。

除此以外,科西嘉加入法國後其經濟長期發展之後,遠不如法國本土地方,在法國「科西嘉」就是落後的代名詞。

整個科西嘉島面積8600多平方公里,人口卻僅30多萬,主要出口商品就是乳酪、橄欖油和葡萄酒,島上幾乎沒有工業,大多數生活用品也都需要進口,近年來依賴於優雅的自然風光,島上旅遊業成為了最重要支柱。

儘管如今科西嘉時不時還給法國惹麻煩,不過兩百多年過去情況已經大有好轉。科西嘉人大量移居本土,而法國大量的補貼也使得經濟發展不咋滴的科西嘉,生活質量也只是略低於法國本土。如今,大多數的科西嘉人也並不願意離開法國。


科西嘉島是地中海上的一個島嶼,面積8680平方千米,人口33萬多,是著名英雄人物拿破崙的出生地。科西嘉島歷史上曾經被羅馬帝國統治,後來成為熱那亞共和國的一部分,直到1769年才劃歸法國。科西嘉人現在雖然基本通用法語,但科西嘉島本地有自己的方言,這種方言比較接近義大利的托斯卡尼方言。因此從歷史傳統和語言文化上看,科西嘉島身上的義大利因子要多於法國因子。加上科西嘉島距離法國本土又比較遠,就更加容易使當地某些人產生「自己的日子自己過」思想,缺乏對法國的國家認同感。同時相對於法國本土,科西嘉地區經濟相對落後,導致科西嘉地區在法國內部地位不高。

特殊的地理環境及歷史文化背景,不可避免地會造成科西嘉人當中有少數人產生科西嘉應該脫離法國並「獨立」的想法。事實上自1769年科西嘉島併入法國後,為科西嘉「獨立」而「吶喊」的人一直都存在。但這些人往往是採用和平方式與法國政府鬥爭,這讓標榜「人權」、「自由」的法國政府真的不好辦。那些人是採用非暴力方式進行鬥爭,你法國軍警不好大開殺戒吧?最多讓他們坐若干年牢後又放出來,但出來後那些人又繼續宣傳科西嘉「獨立」。久而久之,那些宣傳科西嘉「獨立」的人知道法國政府拿他們沒轍,所以往往繼續進行非暴力鬥爭,一直弄得法國政府250年都沒什麼好辦法。

上世紀70年代科西嘉島出現過「科西嘉民族解放陣線」組織。這幫人不按套路出牌,喜歡到處搞恐怖襲擊,造成了不少傷亡和破壞。法國政府忍無可忍,對「科西嘉民族解放陣線」進行了嚴厲打擊,最終使它日漸衰落。由於不少科西嘉人覺得留在法國內部可以不斷享受法國政府的經濟扶持,所以他們並不贊同科西嘉獨立,這使「科西嘉民族解放陣線」並沒有得到廣泛的民眾支持。但時至今日,科西嘉島仍然有少數人在宣傳科西嘉「獨立」。奇怪的是法國內部有些人居然認為科西嘉島太窮,留在法國內部會給法國政府帶來很大的包袱,還不如乾脆讓它獨立算了。對此不知道法國政府是啥子態度?


歐洲國家特別是西歐地區的分離勢力,和東方中央集權制國家並不一樣。歐洲長期的地方自治傳統,形成了很多小區域的共同體,這些共同體通過聯姻、自願或者武力強迫的方式,形成現代歐洲國家的雛形。

典型的如加泰羅尼亞地區和蘇格蘭地區,通過王族的聯姻形成西班牙和英國。這種方式雖然可以快速增大一個國家的版圖,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是,聯姻固然讓王族成為一家人,但是對於底層人而言,並沒有真正的形成一個大的共同體。加泰羅尼亞地區一直認為自己是加泰羅尼亞人,蘇格蘭地區也一直認為是蘇格蘭人,始終與西班牙和英國存在一定隔閡。這種形同婚姻的國家存在形式,在過得好的情況下固然可以保持統一,但是一旦過得不好,或者被小三勾引,就大難臨頭各自飛了。

科西嘉島併入法國,其實是一場買賣婚姻,科西嘉島心不甘情不願的嫁入法國,始終有逃婚的想法實屬正常。而且由於西歐長期以來的地方自治傳統,法國對於科西嘉島的內政干預程度很低,無法通過書同文車同軌的方式將法國和科西嘉融為一個整體,相當於法國娶回一個媳婦,卻不管不問,僅要求媳婦不離家出走,更難使家庭和睦了。特殊的地理環境及歷史文化背景,不可避免地會造成科西嘉人當中有少數人產生科西嘉應該脫離法國並「獨立」的想法。

事實上自1769年科西嘉島併入法國後,為科西嘉「獨立」而「吶喊」的人一直都存在。但這些人往往是採用和平方式與法國政府鬥爭,這讓標榜「人權」、「自由」的法國政府真的不好辦。那些人是採用非暴力方式進行鬥爭,你法國軍警不好大開殺戒吧?最多讓他們坐若干年牢後又放出來,但出來後那些人又繼續宣傳科西嘉「獨立」。久而久之,那些宣傳科西嘉「獨立」的人知道法國政府拿他們沒轍,所以往往繼續進行非暴力鬥爭,一直弄得法國政府250年都沒什麼好辦法。

在被義大利地區反覆爭奪的過程中,科西嘉人孕育出民族主義思想,成立了武裝力量驅逐了熱那亞人的統治,在1755年建立科西嘉共和國,完成民族國家的構建。但是不甘失敗的熱那亞人將科西嘉島賣給了法國,法國軍隊趁機入侵,於1769年滅亡科西嘉共和國。拿破崙的父親曾經是科西嘉島從熱那亞獨立領袖保利的副官,由於拿破崙父親同意科西嘉島併入法國,導致拿破崙終生都不原諒父親。

這種事沒法說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