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咕隆咚,半夜三更。

起床解手,忘記點燈。

一不小心,掉進茅坑。

拚命掙扎,一命嗚呼!

這首打油詩如今看來是一個笑話,但對於晉景公來說卻是活生生的現實,一代君王淹死於茅坑,說出來令人難以置信。據《左傳》記載,晉景公掉進茅坑的過程是這樣子的:

有一天,晉景公做了一個夢,夢中有一隻非常恐怖的鬼頓足捶胸地對他說:」你殺了我的後人,你這不義君主,我現在已徵得玉皇太帝的同意來找你報仇了!「然後這隻鬼一路殺進來,把門都弄壞了。晉景公非常害怕,一直往裡面的房間躲,那隻鬼就一直往裡追。後來晉景公驚醒過來,嚇得渾身哆嗦,趕緊找來負責占卜的巫師進行占卜。

巫師經過占卜,得到的情景與晉景公的夢一模一樣!晉景公害怕了,他問巫師怎麼辦?巫師說:」看來大王是吃不到新收回來的麥子了。「晉景公聽完癱坐在椅子上,從此一病不起。

晉景公病了以後,來了很多醫生診治都不見好轉,後來聽說秦國有神醫非常高明,便差人前去請來。就在秦國神醫還沒來到的時候,晉景公又做了一個夢,夢見他的病化身成兩個小孩。這兩個小孩互相嘀咕著,其中一個小孩說:」聽說沒?他請了神醫來了,我們會不會被消滅?「另一個小孩說:」放心吧,我們如今已經深入到肓的上邊,膏的下邊,誰能奈何我們?「秦國神醫來到了,幫晉景公把脈以後說:」大王的病已經深入到肓的上邊,膏的下邊,沒辦法醫治了!「晉景公聽到醫生說的和自己夢中完全一樣,大聲稱讚神醫高明,還給了神醫很多賞賜。

到了六月份的時候,麥子要收割了。晉景公第一時間就吩咐手下去取來新收成的麥子,用新麥子做出一碗香噴噴的麥子粥,然後他把當初占卜的巫師叫來,對他說:」你當初說我吃不到新麥子,如今新麥子粥就在我面前,我一張嘴就能吃到。不過反而是你看不到我吃新麥子粥了。「說完就下令把巫師處死!

巫師死後,晉景公端起麥子粥正準備要吃,突然肚子擰著勁地疼,感覺有一股力量正往下墜,並且隨時有可能爆發出來。他趕緊放下碗,朝茅廁的方向一路小跑,旁邊的侍衛也非常好奇,不知大王這麼急所為何事?

時間一點點過去,仍不見晉景公回來,侍衛們來到茅廁門口連叫幾聲,裡面不見動靜。有人推門一看,只見晉景公已淹死在茅坑了。

古代廁所什麼樣子?

晉景公死要茅坑,讓人非常好奇的是古代的廁所到底什麼樣子,為何會這麼危險?

有人說,晉景公時期的茅廁就像漢朝時候的一樣,上面是茅廁,下面養豬。但我認為不是這樣的,因為下面如果能養豬,就絕對不可能淹死人。我認為晉景公當時的廁所應該和我小時候的廁所一樣,就是一個大茅坑,上面放兩塊木板!

記得小時候我最害怕的事就是上廁所,因為那時候村裡的廁所都是集中在一個地方,裡面就是大坑,起碼有2米多深,底下還有水。當時這種設計就是為了能夠收集肥料用於耕種,但確實非常危險,一不小心就會有滑下去的可能。而且掉進茅坑裡最恐怖的不是被淹,而是裡面的有毒氣體!茅坑底部有大量沼氣,人掉下去以後沼氣被翻騰出來,很容易引起沼氣中毒,而晉景公也極有可能是中毒後才被淹死的,不然他不可能不呼救。

如今生活條件好了,廁所都是獨立的,環境也非常好,最重要的是不存在安全隱患!所以現在的人如果沒有過以前蹲茅坑的經歷,根本不會相信古代上廁所也會有生命危險!


堂堂一國之君的晉景公居然掉進廁所里淹死了,說起來很多人肯定難以置信,但事實確實如此。

「將食,漲,如廁,陷而卒」

這是《左傳》中的記載,他的性命就是被那波濤洶湧的……廁所給奪走的。

我看了一眼馬桶,想像著這麼小的口居然能掉進去個人不現實,那肯定古代的廁所絕不是現在這個樣子的了。

目前已知的我國最早的廁所是在半坡遺址中發現的,其實也就勉強稱之為廁所,實際上就是在平地上挖的一個大坑,如廁只需要蹲在坑的外沿即可。

到了商周時期,就已經出現了類似於我們現在的「通廁」。放眼望去也是一排土坑,只不過顯得更加整齊劃一。每個坑都挖的很深,外圍有土障阻擋。因為那個時候還沒有泵機可以隨時抽凈,往往就是滿了就遺棄。所以晉景公會被淹死也就不足為奇了。

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到了秦漢時期,廁所已經完全具備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甚至出現了坐式廁所(我很懷疑是不是晉景公給他們敲響的警鐘)。甚至在考古發掘中還發現了站廁尿槽,真的是文明一大步啊。

廁所的坑洞都不會太深,每一段時間都會定期進行清理。達官貴族家中的廁所中一般都會有專門的石制扶手,常年焚香以去除臭味。

而且古時候廁所通常是和牲畜在一起的,圈養牲畜的地方本來就是臭氣熏天了,把廁所與之結合,能減少一點空氣污染是一點。不過那些達官顯貴是絕對不會食用這樣的豬肉的,「君子不食綣腴」就已經說明。想想那個時候人們上個廁所都要面臨巨大的挑戰,要時刻提防那些兇猛牲畜的進攻。

可以說到了漢朝,廁所已經基本完形,之後也就一直沿用了。打那以後也就再也沒有聽說過有哪個皇帝主動地和廁所有過親密接觸了。


吶,我歷史不太好,朝代先後如果寫錯了不要打我。。<( ̄ˇ ̄)/

皇宮的廁所呢,比較早應該是《左傳》里記載的晉景公(就是小學課本里病入膏肓的那位,也是《趙氏孤兒》的那位),「如廁,陷而卒。」然後就是眾所周知的呂后啦,把戚夫人做成人彘丟到茅廁里的血腥事件。「彘,豕也,即豬。」那為什麼會把茅廁和豬聯繫在一起呢?宿遷博物館展出的「陶廁圈」,基本就是漢代廁所的原型,下面是豬圈,上面人如廁,糞便用來養豬。所以才會有茅廁里的豬嘛。

明末清初的時候有個機智的穆太公,看到了此中商機,靠著收集公廁里的粑粑賣給農民伯伯當肥料發家致富。

又可以淹死人,又能養豬或者儲存肥料,可見當時的茅廁是有多深多大。

其實現在有些偏遠地區的廁所也還是這樣。初中去新疆旅遊的時候,上過著名的「旱廁」,踏板下面超級深,目測5m有餘,連通室外,光線甚佳,可以清晰地看到成噸的黃白之物、廁紙和姨媽巾,因為深度和通風問題,倒是不臭,只是胯下略清涼︿( ̄︶ ̄)︿。雖然沒有恐高症,還是滿擔心會掉下去的。

吶,廁所這麼危險,當然要逐步改進啦。~(~ ̄▽ ̄)~

漢高祖劉邦同學,和大臣們開會的時候內急,不知道是怕掉進廁所還是節約時間,活捉了一隻文臣的官帽尿了一碗。大約是受高祖啟發,漢代皇宮發明了夜壺。西漢李廣同學射石搏虎之後,高級定製了個老虎紋飾的夜壺,稱為「虎子」,表示自己很厲害,可以尿老虎。(這思路也是驚呆了Σ( ° △ °|||)︴)那到了唐朝唐高祖不樂意啦,自己的爺爺唐太祖叫李虎好嘛,夜壺怎麼可以叫虎子,就改名叫「獸子」或者「馬子」(馬又招你惹你了,讓粵語「這是我馬子」怎麼辦),最後稱呼就慢慢演變成如今的「馬桶」。


我想像中古代的廁所,大概像一口旱

井那樣,挖得深,井口上搭兩塊踩腳

的木板,人的兩腳分別蹬在左右的木

板上方便,或許是他沒踩穩掉下去了?

還是那木板已朽壞被踩斷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