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畢業於美國ACCD藝術中心,眾所周知我們的VISCOM 課程即中國俗稱的手繪課很著名。我的徐老師即我的老公(有點害羞?(? ???ω??? ?)?),他曾經是美國ASU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第一位華人老師,曾經在美教授過VISCOM課程,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問我們如何提高草圖和手繪水平。實際上,在我們教的研究生和本科生課程中沒有把草圖技能培訓放在課程的重要位置,但這不代表手繪能力不重要,相反我認為設計草圖是設計師推敲設計與交流方案的重要手段之一。和十年前相比,今天設計專業的學生有更多學習和提高草圖技巧的途徑和機會,例如設計手繪教程,設計論壇,或者通過網路視頻等途徑。 但是「臨摹」不是最好的方法,如何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才是重中之重。

產品設計手繪教學中 https://www.zhihu.com/video/1038766189664780288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也會設計很多教學工具幫助學生去理解和使用,我們更希望去講解是方法,而不是展示我們的技法,去讓他們將會擁有屬於自己的手繪風格。

然而,作為設計能力與技巧的一部分,大部分學校所教的都是如何從一個方塊開始,一步一步的去畫一張產品設計草圖。我得承認,對於沒有任何繪畫技巧的學生而言,這不妨是個好辦法。但問題在於,很多學生只會畫圖,而不知道什麼事後停下來,畫到什麼程度,在畫圖的過程中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到了後來很多學生變成為了草圖而畫草圖,而不是通過草圖去推敲一個產品。

當學生們開始找到第一份設計工作之後,他們也許會意識到自己的畫草圖能力並不能達到僱主的期待,這很大程度上並不是因為學生圖畫的不好,而更多的是不清楚在不同的設計階段需要不同程度的草圖。2011年我在美國一個設計公司做Senior Industrial Designer的時候對此有很大的感悟,我的草圖畫的並不差,但有的時候會專註於不必要的細節,以致浪費了很多時間。根據這些經驗,如何讓學生意識到不同設計階段的草圖需要畫到什麼程度並且花多少時間成為一個關鍵問題。

一個方案的背後我們通常要畫上百張草圖來推敲,不再是去講究馬克筆上得有多重,線描排線是否對齊,我們更注重的是看這個學生是否可以更清楚的表達出來自己的想法,和產品的細節。

在我的Design Studio課程里,我通常會結合具體項目給學生們看大量的專業設計師的設計草圖,其一可以讓學生看到自己的草圖與專業設計公司設計師的差距並找出不足,其二則根據具體的案例,讓學生了解到草圖在不同產品設計階段中佔有的位置。

根據不同設計的階段,我們把草圖的分為三種:Ideation Sketch,Communication Sketch和Presentation Sketch。

Ideation Sketch要求5-10分鐘畫出大量的想法,重點在於數量而不是質量。

Communication Sketch則要求學生用20-30分鐘畫出可以清晰和設計師,工程師溝通交流的草圖,這一階段的草圖會考慮到結構,工藝甚至生產等要求。

最後的Presentation Sketch要求學生用1-2小時去做草圖渲染,和細節推敲,主要目的是為了給客戶展示在進入3D前的初期概念效果。

總的來說,課程不僅僅告訴學生如何畫草圖,而是讓大家清楚不同設計階段的草圖要求及時間要求等。最後我們通過集體評估,每個學生提出各種修改意見。Design Studio期間,我們會做一些草圖練習,但我們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了解到如何從把用戶需求,產品機會轉化為可以視覺化的設計語言。

為此我們做了一些卡片,兩個學生一組,一個人隨機的抽出不同的卡片組合,比如Actor人物,Product 產品,然後向她/他的搭檔描述用用戶和使用場景。根據描述,畫草圖的人需要選擇適當的Design language卡片3-4張,包括形式,顏色,細節等。根據這些設計輸入,大家來做5-10分鐘的Ideation Sketch練習,學生們畫草圖的筆是統一的黑色sharpie馬克筆,這就意味著,草圖沒有修改的機會,動筆之前已經有過基本的思考。很多美國學生非常喜歡這種練習草圖的方式。

Digital Presentation Sketch

終於啰嗦完了,希望以上這些對大家有所幫助,同時也歡迎志同道合的老師和同學跟前我私下交流產品手繪~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