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九月份,又一批從幼兒園畢業的小朋友要走進校門,從幼兒轉變爲一名“學童”了。在入學之前,有的家長可能會選擇給孩子報一個“幼小銜接”班,或者乾脆先從親戚家裏借小學課本先給孩子學習一下,以便在開學後“領先一步”。不過,這麼做到底科學與否呢?多年來擔任低年級班主任的市南區實驗小學語文教師沈冬梅,在這個問題上可謂很有發言權了,接下來大家來聽聽她的意見吧!

沈老師表示,如果把幼小銜接僅僅看做是文化課的提前學習,那是大錯特錯,而且這種做法對孩子的學習並沒有多少幫助。因爲孩子提前瞭解了這些知識,開學以後再學就會毫無興趣。“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在小學生涯的開始就讓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後果可想而知。沈老師說,因爲現在學校都提倡零起點教學,對剛入校孩子的要求與進度都會降低,而且孩子經過幼兒園教育肯定也有基本的知識儲備,所以家長完全不必擔心。其實幼小銜接最應該做的,是習慣和心理上的銜接,家長首先應該讓孩子端正心態,從心底明白:我要上學了,我長大了,我不再是小孩子了。而在生活和學習習慣上,家長們也應該引導孩子養成好習慣,達到一名合格小學生的標準。那麼在具體做法上,沈老師提出了幾條切實可行的建議:

1、家庭生活狀態要儘早改變。家庭成員應當分工明確,誰來做晚飯、誰負責接送等要有明確的人選,也應該至少開學前一到兩週調節孩子的生物鐘,起居時間要和小學作息時間相一致。

2、家中應該佈置好學習環境,讓孩子有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來學習。雖然小學一、二年級沒有書面作業,但是閱讀作業還是有的,因此家裏應該有一個安靜的角落來供孩子學習。孩子每天晚上學習的時間、地點最好不要輕易變動,要讓孩子形成良好的生物鐘。

3、對孩子情緒的引導很重要。孩子每天放學回家後先和他聊一些開心的事情,比如:今天在學校裏有沒有高興的事情?老師表揚你了嗎?有沒有交到新朋友?而不是一張嘴就問:“老師今天講的都會啦?挨批了沒有!”先說美好的事情,如果有不開心的,最後再交流交流。在這種氛圍之下,孩子很難對上學形成牴觸情緒。

4、允許孩子表達各種情緒。很多孩子在學校裏遇到一些不開心的事情,放學一見到爸爸媽媽就喜歡“嘰嘰喳喳”地開始訴苦。家長們要做的是先耐心聽完,然後再就事論事地給出合理化建議,而不是急於打斷並妄加揣測。

5、孩子入學頭一個月乃至第一個學期,家長的陪伴與監督非常重要。孩子在學校裏,班主任和任課老師要面對四十多個甚至上百個孩子,儘管在習慣的養成上也會一點一滴地教導,但是肯定無法對每一個孩子都重點關照。所以,家長在家中的“一對一”培養至關重要,家長要履行好自己的責任與義務,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該檢查和監督的一定要做到,和學校配合起來讓孩子儘快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儘快成長爲一名合格的小學生。

綜上所述,幼小銜接確實有必要,但銜接的應該是習慣,而不是簡單粗暴的知識銜接。只有養成良好的習慣,孩子才能長久地保持好的學習狀態,簡單的提前預習知識,根本起不到長期的作用。希望廣大家長能夠正確認識幼小銜接,幫助孩子走好求學第一步!

本期名師嘉賓:市南區實驗小學沈冬梅

內容引自公衆號:建智教育訪談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