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廉臣——寧國饒虎臣

高生元

《宣城歷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234期

南宋時期,寧國人才輩出,廉臣參知政事饒虎臣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一、立志苦學

饒虎臣,字宗召,寧國沙埠饒家店人,大約生於紹熙元年(1192)。小時候,他讀書非常勤奮,且聰慧靈敏。清晨,坐在饒家店的溪水邊,神情專注地手捧詩文,默默地誦讀着。白天,在鄉校裏,專心致致的聽先生講課,先生布置的課業,他總是超額完成。晚上,村裏的同年人已進入夢鄉時,他還在油燈下毫無倦色地伏案習作。少年時,虎臣身材魁梧,聲如洪鐘。虎臣的成長年代,正是南宋小朝廷偏安臨安城,苟延殘喘,奸臣當道,不能勵精圖治,不思收復故土,中原大好河山盡陷金人鐵蹄之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朝野上下有識之士無不感到深憂、嘆息。

虎臣的父親名良傅,早年登近世第,然以直言不爲所用,遂憤而歸訓其子。在父親的影響下,虎臣從小立下宏志,決心收復國土,拯救百姓。爲求治國安邦之策,他更加刻苦學習,博覽羣書,研讀《論語》、《春秋》等儒家經典,鍥而不捨,孜孜以求。嘉定七年(1214),他以優異的成績考中進士(寧國縣同年考中進士的還有鄭魏挺、吳淵)。他從家鄉前往京城臨安赴任,登上千秋嶺時,回望家鄉,感到家鄉的山水分外親切,激動不已的心情如千秋嶺上的潺潺流水。他終於可以爲國分憂,爲民解愁,實現自己遠大的政治報負了。

二、勤政爲國

饒虎臣初任將作監主簿(掌宮室、宗廟、陵寢及其它建築事宜),差知徽州。

任將作監主薄時,協助工部主持修建皇室宗廟。在採購材料,把握工程質量、工程進度方面,他親自把關,使宗廟修建工作如期完成,修繕費用比原計劃減少三分之一,受到工部的褒獎。由於在將作監任上成績顯著,被皇帝外放徽州任職。

在徽州任中,他看到農民的土地被官吏、地主官僚大量兼併霸佔後,農民租種其土地既要向地主官僚交租,又要負擔官府的賦稅徭役,農民苦不堪言。而朝廷奸佞橫行,朝政失治,置民瘼而不顧,而官庫空虛。虎臣心急如焚,自己官小位卑,又不是諫臣,但報國之心使他大膽向寧宗皇帝上疏,針對時政,興利除弊,提出己見:1、順應時勢,更新治國策略;2、抑制豪強,制止百姓起事;3、減免租稅,讓百姓休養生息;4、廣集文武人才,以待急需之用。同時,爲民減輕賦稅,興修水利,州庫出錢,整修徽州漁梁鎮的漁梁壩,使數千畝水田確保豐收。還勸導農民種桑養蠶,載種茶葉,鼓勵精明能幹之人外出經商,開徽州人外出經商之先河。積極興辦學校,鼓勵有志青少年進校讀書。調離徽州後,徽州百姓多年後還在懷念他。

由於政績卓著,饒虎臣被選拔入朝,遷祕書郎,升爲著作郎兼代理右司郎官。任澧州(今屬湖南)推官時,稱爲東南三賢之一的魏了翁(1178—1237)一見奇之,薦於荊閫(意思爲擔任軍事職務或負有軍事職責的人),約在嘉定十一年(1224)任京西路(今河南洛陽以西,黃河以南至湖北襄樊一帶)安撫司幕。端平元年(1234)金國被滅後,元軍連年對宋用兵,四川、江淮處處報警,理宗皇帝始終陶醉於滅金的勝利中,縱情聲色,大興道學,寵用權奸丁大全、內侍董朱臣等,不聽股肱大臣之治國良言,不用忠勇良將護國安邦,置新興起的元軍肆意侵佔大宋疆土而不顧,國事日非,朝政昏暗。饒虎臣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他謹記陸遊的名句“位卑未敢忘國憂”,以天下事爲己任,克己奉公,對自己抱定的信念百折不撓,置個人升遷於度外,竭盡全力做好自己任內的事,積極向上司提出建議:1、選拔忠君愛國青年將領擔任要職,做好長遠應戰準備;2、於邊關要塞之地築城設關,防止元軍長驅直入;3、召募青年農民入伍,加強訓練,使之成爲能徵慣戰之兵;4、建立軍隊屯田制度,戰則防禦,無戰耕種,以解決軍餉、糧草不足之難題。

嘉熙元年(1237),饒虎臣遷兵部郎官兼代理左司郎官,特授左司郎中。虎臣在擔任軍事職務時,爲衛國抗敵,出謀劃策,積極加強邊防建設,召募兵勇,練兵備戰,積極建議起用忠勇良將戌邊守土,以挽危局。饒虎臣是一位愛國者,始終反對屈膝投降,一生力主抗戰。反對輕易用人、盲目冒進,主張“守而取”的積極策略,穩步進取,先強國力而後圖恢復,以求最後勝利。

淳祐五年(1245),饒虎臣遷司農少卿兼左司,兼國史編修、實錄檢討。遷司農卿(掌管國家倉廩之官)、直龍圖閣。

饒虎臣任祕閣修撰(爲昭文館、史館、集賢院等三館藏書的國家圖書館的負責人)時,十分重視圖書事業,鼓勵世人讀書獻書,廣泛收集民間圖書。充分利用三館,進行圖書收藏、整理、校勘、研究,三館收藏圖書一度接近北宋的8萬餘卷。圖書事業的繁榮發展,爲教育的普及推廣和知識的傳播提供了便利條件,直接促進了教育事業的興旺發達。南宋書院的發展是蓬蓬勃勃,書院數是北宋的4倍,宋代江蘇創辦書院19所(北宋只有1所),安徽創辦書院12所(北宋只有1所),浙江四明地區在北宋沒有一所書院,進入南宋以後,則先後創辦了5所書院。後又調任浙東提點刑獄、兩浙轉運使代理禮部侍郎,尋爲禮部侍郎。兼侍右侍郎。

約在淳祐十年(1250)調任建寧府(今福建省建甌市)。

元世祖忽必烈於淳祐十二年(1252),率部攻克了大理,後又兵分三路攻宋。一路從宋的西北方進攻;二路從黃州、漢陽向宋撲來;三路從大理乘勝連取交祉(今廣州)、桂林。很快三路兵馬會師鄂州(今湖北武昌)。中外震動,邊關報急的文書傳到朝廷,丁大全竟隱而不報。直到元軍打到湖南,丁大全才上報理宗,宋理宗如夢初醒,不知所措。丁大全欺君專權,結黨營私,以權謀取私利,貪婪苛刻。他任用袁玠作九江制置使,袁玠向當地漁湖土豪收納稅銀,因丁大全督促得十分急迫,他拘捕了一些漁湖土豪,殘酷催逼,結果激怒了衆人,這些漁人竟背棄大宋,把所有的魚舟都用來援助北來入侵的元兵,給朝廷帶來極大的威脅。

寶祐三年(1255),虎臣以勤政清廉調離建寧府,拜太府卿(爲國家金谷保管機關之官)兼中書門下檢正諸房公事。

寶祐六年(1258),饒虎臣兼同修國史(史館長官)、實錄院同修撰,暫代理吏部尚書。十月,中書舍人洪芹上疏:“丁大全人如含沙射影之鬼蜮,行如穿箭之道,引用兇惡,陷害忠良,遏塞言路,擾亂朝綱。臣乞陛下將其罷官遠放,以伸張大宋王法,謝天下黎民。”侍御史沈炎、右正言曹永年相繼上疏請罷免丁大全。監察御史朱貔孫也進言:“丁大全奸詐陰險,狠毒貪殘,假借陛下的聲威鉗天下百姓之口,依仗陛下所賜的爵祿籠天下之財。”饒虎臣也極論丁大全 “絕言路,壞人才,竭民力,誤邊防”四罪,終使丁大全落職。饒虎臣爲官清正,個性剛毅,竭忠朝廷,勤政爲民,爲社稷興利除弊,議政卓有見識。十一月,以朱熠同知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虎臣拜端明殿學士,同籤書樞密院事(分掌國家軍政大權的副長官),成了朝中的股肱大臣。賈似道樞密使、兩淮宣撫使。

開慶元年(1259)六月,以朱熠參知政事,饒虎臣升爲同知樞密院事,兼代理參知政事(相當於副丞相)、殿中侍御史。十一月壬寅,以朱熠權知樞密院事,饒虎臣、戴慶炣並權參知政事。虎臣受命於危難之時,他以天下事爲己任,躬勤政事,不遺餘力。他向皇帝諫言:1、正君心,重國事,不重聲色,以整頓綱紀爲急務;2、振綱常,正學風,廣集人才;3、節財用、薄賦徭、體恤民力,民富而後邦寧;4、整治國防,積極備戰。他提出的一整套振興國家的方針策略,充分顯示了其治國的政治才能、深遠見識和進步思想。

饒虎臣勤政爲國,議政卓有見識,深得理宗皇帝勝任。景定元年(1260)四月,拜參知政事。虎臣雄心勃勃,竭盡全力,爲國分憂,爲民解愁,施展政治抱負,勵精圖治,挽救危局,報效祖國,表現出爲國爲民的一片忠貞之心。同時,對賈似道、丁大全、董朱臣、蕭泰來、沈炎等小人沆瀣一氣,陷害忠良吳潛、欺君誤國的做法,深惡痛絕,從不與他們爲伍。

三、愛民如子

饒虎臣初任徽州時,他看重農民和同情農民,將國家命運系之於民。指斥官吏只會敲骨吸髓地壓榨人民,激起人民的仇恨、憤怒和反抗。他採取以民休養生息爲主政,並採取多種形式付諸實施,徽州百姓方得以安寧。在徽州,深受百姓愛戴。

饒虎臣任京西路安撫司幕時,兩淮流民湧入京西路境內者達到50餘萬人,虎臣向上司建議,將流民編成什伍予以賑濟,又力行荒政,救活百姓20餘萬人。

饒虎臣任福建轉運判官、福建漕運使、知建寧府時,淳祐十二年(1252),秋七月,福建發大水。水退之後,貧民無以爲生。饒虎臣看在眼裏,痛在行裏,憂曰:“民其魚鱉?”他想爲百姓之所想,急爲百姓之所急,他向朝廷申請從府庫中撥出錢五十萬貫,米五千石,用於賑災濟民。自己親自帶領官吏,組織民衆,抗洪救災,救活百姓5萬餘人。在郡勤心庶務,尤能體察民情,爲民排難解憂,捐資糴谷,設立常平倉,備荒放賑。大興水利建設,變水患爲水利,災區百姓深受其惠。經常走村串戶,瞭解百姓疾苦,常從自己的俸祿中擠出一些銀兩,賙濟生活困難的鄉民。興辦學校,鼓勵有志氣、有才華的青年進府學讀書,對家庭困難的學子,常用自己微薄的俸祿給予接濟。增修建寧城城牆,節省行政開支經費,府庫積攢銀兩至五十餘萬貫,先後數次爲百姓輸捐免稅四十餘萬貫。

饒虎臣兢兢業業,勤政爲民,將建寧府治理得井然有序。僅僅幾年時間,當地風化大變,政績顯然,名聞朝野。虎臣調離福建時,建寧府上千百姓,自發結隊至城外數裏送別。有的跪地相送,有的痛哭失聲,依依難捨,情景十分感人。

饒虎臣深知農民生活的艱難和疾苦,對農民深表同情,他在福建任漕運使時,賦《勸農詩》八首,教育農民:

撒得秧成種便成,春時種了夏時耘。

莫言自靠長流水,爾衆工夫只要勤。

便幸田中盡是禾,納官還債也無多。

若能儉用家常足,免得登門更問他。

父母恩深報最難,十分孝順得親歡。

孝生孝子孫生子,子子孫孫孝一般。

鄰里人情最要緊,得饒他處且饒他。

一張紙入公門裏,便是贏時損已多。

有錢置產要分明,闇昧交關便起爭。

縱有神通錢做主,後來難保子孫耕。

子秉爺孃血氣生,是男是女是親情。

兒孫自有兒孫料,棄溺兒孫罪不輕。

愚民冒禁販私鹽,犯到官司法令嚴。

何似喫些平穩飯,安家樂業在閭閻。

上四軍州惡少兒,殺人償命落便宜。

一朝之忿無思算,到得牢門悔已遲。

饒虎臣的《勸農詩》,通俗易懂,反映了南宋農村廣闊的社會背景,以及社會現象、社會倫理道德和真誠關心百姓的殷切希望,具有較高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勸農詩》至今還在福建省建甌市流傳。

淳熙二年(1138),朱熹在故里福建建陽崇太裏雲谷山廬峯之巔建有草堂,額曰“晦庵亭”。寶祐二年(1254),饒虎臣親臨雲谷山廬峯,瞻仰“晦庵亭”,對朱子敬佩不已,欣然賦詩《題晦庵亭》:“魯人尊孔裏,鄭公亦名鄉。聖賢不出世,若麒麟鳳凰。一時所尊師,百代遺芬薌。嗚乎晦庵翁,天以扶人綱。傳道續洙泗,致君可虞唐。當年困讒口,沒世悲壤樑。褒崇自神聖,尸祝遍四方。平生夢遊處,築亭仍肯堂。斯亭豈徒築,景行故不忘。而我觀畫圖,恨不兩翼翔。寄語來登者,毋徒玩風光。”又在九曲溪第四曲刻石“寶祐二年閏六月廿三日,宛陵饒虎臣時任閩漕,攜友來遊。是日也,溪風吹雨,山雲漏晴,朝往暮回,總有奇趣。從予者豫章虞希伯,廣信鄭會,建安蔡公亮、李崐演,道士江衝一,僧至惠子鉢自淮右沿檄來侍。”(摩崖石刻位於四曲仙人牀巖壁,見圖)。

他任浙東提刑時,上任不久,處理疑案100餘件。他執法如山,斷案公正,被判處抵罪者,毫無怨言。糾正冤假錯案數十件,經常巡視獄情,使他們少受刑罰之苦。免遭不白之冤。百姓稱他爲“饒青天”。

四、廉潔奉公

饒虎臣任福建轉運使、漕運使、知府等職,在當時可謂是肥缺,府庫充足,可他公私分明,不貪一文錢,調離時自己是兩袖清風。

寶祐三年(1255),饒虎臣拜太府卿兼中書門下檢正諸房公事,爲國家掌管金庫。他嚴以律己,盡心竭力,金庫收支賬目清晰,金庫充盈。同時,倡導節約行政開支。

任浙東提刑、兩浙轉運使時,他婉言拒絕了某高官爲其親屬說情送禮,按律定了其親屬的罪,爲民申了冤,受到百姓們的稱讚。

饒虎臣任參知政事時,他的一系列治國舉措,觸犯了奸相賈似道集團的利益。景定元年(1260)五月,奸相賈似道的爪牙、殿中侍御史何夢然論罷饒虎臣,以資政殿學士提舉洞霄宮,居住自便。何夢然何許人也?《續資治通鑑》(卷一七六)雲:“時賈似道專政,臺諫何夢然、孫附鳳、桂錫孫、劉應龍承順風旨,凡爲似道所惡者,無賢否皆斥。帝弗悟其奸,爲下是詔。”八月,何夢然(同年七月,再次劾吳潛“欺君無君之罪”者亦是此人)再劾之,饒虎臣削二秩,奪資政殿學士,罷祠。

饒虎臣萬般無奈,滿懷惆悵,離別京城臨安,歸居於寧國家鄉。翻越千秋嶺時,虎臣見到自己可愛的見鄉,既感到親切又感到悲傷。他知道自己的家鄉——大宋的江山將被斷送在權奸小人之手,自己當初的遠大理想,終難實現,心中無比的悲痛。就連那天上的一彎皎月也把她清冷的光輝無聲地灑向千秋嶺,微風乍起,山林蕩起層層波浪,是那樣的淒涼、蒼白、孤獨、空曠。

回家時,一擔衣被,兩袖清風。

在家鄉,他年近七十,仍赤腳耕耘田野,住的房屋也是破舊不堪,始終以清廉持身。東鄉好友溢民來訪,見他破屋漏房,不能防禦風雨,無不爲之感動。他贈溢民的詩中亦寫到“戒爾愧屋漏”。他微薄的俸祿總是用來修橋補路,資助貧困村民。義務設館教學家鄉村民子弟,從不收一文錢。他的善舉受到當地百姓的交口稱頌。

他多麼想在有生之年,清風掃烏雲,重見天日,再輔佐皇上重振朝綱……景定四年(1263)六月,恢復原官,提舉太平興國宮。誰知心有餘而力不足,終因疾病纏身,同年卒於家鄉。饒虎臣爲官近五十年,官至同知樞密院事、參知政事,畢生清廉,家中徒壁四空,身無餘資。卒之時,竟無錢安葬。巍巍青山爲之肅穆,滔滔鬆海爲之默哀。全村百姓爲饒虎臣一生廉潔奉公無不感到欽佩萬分,爲失去這樣一位好人而失聲痛哭。家人將虎臣爲官時皇上賞賜的物品變賣後,纔將其草草安葬。明嘉靖《寧國縣誌》記載:“昔奸邪柄國,雖葬而無諡。”

德祐元年(1275),禮部侍郎王應麟、右史徐宗仁乞復原官,守資政殿學士。德祐年間(1275—1276),朝廷將寧國縣城北廣福山(今金鷗花園一帶)的一座寺廟(原名爲叫鍾寺),賜額爲“教忠寺”,撥贈給參知政事饒虎臣,以充功德院;在縣東蘆城鄉饒家店(今梅林鎮花園村),爲參知政事饒虎臣立有“榮錦坊”;在縣西安樂鄉饒家村(今屬績溪縣金沙鎮),爲饒虎臣立有“西卿坊”。

明代邵銳(1480—?)任寧國府推官時,過寧國沙埠賦詩《過饒學士故宅》:

山南煙火石徑斜,人道前朝學士家。

牛鬥夜深餘劍氣,階庭春暖茁蘭芽。

丈夫豪氣空懷古,薄宦心期漸及瓜。

爲辦束芻酬仰止,墓門何處一停車。

是對饒虎臣最好的紀念。

饒虎臣爲官一生,清正剛毅,不畏權貴,勤政爲民,廉潔奉公,堪稱爲官之典範。饒氏後裔饒述仁先生回憶說:“先輩饒味新(曾任民國初期寧國縣首任勸學所所長、淞滬警備司令部少校祕書、上海國民政府參議),喜收藏,生前藏有先祖饒虎臣親書‘勤政爲民’四字。”此四字是饒虎臣的座右銘,也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

饒虎臣一生勤政爲國,愛民如子和廉潔奉公的氣節,永爲世人所傳頌。

(作者系寧國市退休教師,宣城市歷史文化研究會理事)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