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蔡英文在桃竹苗地區的得票也是開得相當漂亮

桃園拿到快55萬票 也是打破鄭文燦前年底拿到49萬票的民進黨紀錄 再創新高!

竹苗地區的得票也都超越民進黨過去的天花板

過去視為西部最艱困的苗栗甚至還拿到45% 不論得票數或得票率都有顯著成長

選區 總統 得票數 立委 得票數 差異
桃園1 蔡英文 102,218 鄭運鵬 85,955 -15.91%
桃園2 蔡英文 100,068 陳賴素美 89,792 -10.27%
桃園3 蔡英文 84,787 徐景文 77,120 -9.04%
桃園4 蔡英文 94,041 鄭寶清 72,965 -22.41%
桃園5 蔡英文 81,279 張肇良 70,202 -13.63%
桃園6 蔡英文 85,180 趙正宇 76,278 -10.45%
竹市 蔡英文 113,386 柯建銘 90,642 -20.06%
竹縣 蔡英文 114,023 鄭永金 85,170 -25.30%
苗栗1 蔡英文 68,893 杜文卿 47,837 -30.56%
苗栗2 蔡英文 61,568 吳宜臻 65,465 6.33%

 

立委的部分 由上表可以看出 桃竹苗地區選得最好和最差的候選人都在苗栗

吳宜臻是桃竹苗地區唯一票數高過蔡英文的

在山線地區拿到45%選票 可以說吳宜臻的在地經營已經漸漸看到成果了

過去苗栗民進黨也有楊長鎮在蹲點 但可惜未能持續至今 不然這次說不定就有機會收割

長期蹲點是件不容易的事 就像過一條不知盡頭的隧道 不知何時纔有曙光

資源豐富如國民黨也沒有人願意長期到臺南蹲點

所以也只能說可惜

希望吳宜臻在苗栗的深耕能夠持續下去

這次45% 下次若蔡英文執政績效佳 說不定就有機會破50%了

以現在變遷迅速的政治環境

除了金馬 臺灣本島筆者認為真的沒有四年八年無法變天的土地

至於杜文卿與蔡英文的差距超過30% 雖說主因是三強鼎立 康世儒也參選

但這結果也說明瞭杜文卿不是海線民進黨有機會攻堅的answer

畢竟杜文卿雖曾長期是民進黨在苗栗唯一的一席立委

目前也是民進黨在苗栗為數稀少的公職

但在阿扁時代杜的爭議性就不小

簡單說 杜文卿無法有效拓展年輕和中間選票

海線地區照理民進黨本來就比較好選 還是應該早點培養新人才是上策

 

新竹縣市蔡英文的得票都是11萬多票 雙雙超越阿扁2004年的天花板

新竹市甚至過半 柯建銘得票比蔡英文少20%主要是遭到邱顯智拖累 倒不是柯建銘太弱

其實筆者本人是蠻喜歡柯建銘的

因為筆者的本業是PM 什麼事情都是要喬的 更何況是政治的事

在網路叫人家小喬 只會顯得自己中二不食人間煙火

如果這些年沒有柯建銘 我想國民黨強渡關山的事情只會更多

因此柯建銘當選也算是給他一個公道了

他是民進黨從1992立委全面改選以來碩果僅存的元老

不論對民進黨或對臺灣 他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至於失之交臂的立院龍頭 只能說這種事就是命吧

依蔡英文的規劃 立院龍頭連選民服務都不適合做 那就只能讓不分區來當

早在1995施明德就提出過的立法院長退出政黨活動的政見 在21年後也終於被實踐

 

桃竹苗十個選區 筆者的預測就錯了其中四個

筆者總共也只預測錯誤十個選區 可以說幾乎都集中在桃竹苗了

新竹縣的部分 很多人認為不該禮讓鄭永金

確實 鄭永金對開拓年輕和中間選票有相當大的侷限性

但民進黨自己在竹縣也無人了 且政治就是妥協的藝術

蔡英文這次在桃竹苗地區選得漂亮 鄭永金的操盤應該也有一定程度的幫助

客家選區是很封閉的 上屆蔡英文搞了個臺三線計畫還是功敗垂成 成果有限

筆者覺得就當下來說 鄭永金應該還是新竹縣不提名的最適解吧

但2018縣長、2020立委 民進黨還是應該要有人出來選

所以當下重新培養新人深耕竹縣也是相當重要的

不要到了選舉又想去拜託彭文正下海 我想人家也是不會願意的

 

桃園筆者原本認為只有2選區民進黨能贏

結果不只基本盤較接近的1、4選區翻盤 連6選區都翻了 甚至深藍如中壢都差點贏

我想這跟鄭文燦這一年多在市政上的努力也有關係

看得出鄭文燦是把自己定位在一任市長在做

畢竟桃園藍綠基本盤還是有差 下屆能不能有這兩年這麼有利民進黨的氛圍很難說

但我想現在資訊發達且多元 認真做選民都會看在眼裡

阿扁當年施政滿意度超高竟然還會敗給進步城市中的偉大市民

我想時空背景不同 這樣的事不會是通則

因為立委選舉打出這波4:2的小高潮

鄭文燦的連任路機會是較濃了一些

只要2018國民黨還是推吳志揚 我想鄭文燦再勝一把的機會還是在的

而鄭文燦為桃園帶來的新政治 也讓桃園這池死水整個活了起來

本屆選上的六位立委 沒有誰是位子絕對穩固 無法取代的

可以說 不論現任的議員們 或是有志在桃園從政的有為青年

桃園這個外來人口快速增加的城市絕對是相當理想的投資耕耘標的

  鄭文燦 蔡英文 差異
桃園1 89,252 102,218 14.53%
桃園2 90,741 100,068 10.28%
桃園3 75,176 84,787 12.78%
桃園4 84,951 94,041 10.70%
桃園5 73,438 81,279 10.68%
桃園6 78,856 85,180 8.02%

 

上表是2014鄭文燦與今年蔡英文的得票比較

和新北市相同的是 成長比例的排序與選區原本的藍綠基本盤結構較不相關

並無深藍就較具成長空間之情況

筆者還是比較傾向與人口移入狀況較具相關性的解釋

桃園1(蘆竹龜山)與新北1一樣 都是近年移入人口較多的區域

而值得注意的是 桃園3(中壢)是成長第二多的區域

這或許也透漏一個訊息 鄭文燦要爭取連任 吳志揚的本陣中壢未必牢不可破

或許直搗黃龍 爭取中壢板塊的變動 要比固守北桃投報率更高

 

趙正宇的成功 是一個極其特殊的案例

並非在藍營重優勢區以藍制藍就是唯一出路

事實上民進黨不是第一次這樣搞 但成功的也就這麼一次

如臺北市那篇的回顧所分析的 成功的要件必須是該候選人有雄厚的基層基礎

如果只是一個形象牌或是在對方陣營原本就只是B咖的料

那還不如自推人選 就長遠來說比較實在

 

在雙北市人口已趨飽和的情況下 桃園的人口數應該還會繼續向上成長

畢竟以前年輕人買不起臺北市的房 現在連新北市也漸漸買不起了

2018新北與桃園兩市的攻防戰 應該會是2020決戰勝負的關鍵所在

 

(照片來源: 自由時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