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昇首創活字印刷術,比德國谷登堡早了400多年

文/姜衛華

畢昇,湖北英山人,生於北宋中期,出身草根,他是我國古代著名發明家,首創了活字印刷術。

我國最早發明的雕刻印刷術比較複雜,一般選用梨木、棗木、梓木、黃楊、銀杏、皂莢第木料做成板材。雕刻印刷術出現以後,大大方便了古代文化的傳播與促進了文化事業的發展。宋朝雕刻印刷業發展到了百花齊放的繁榮時期。這時,不僅有政府的「官刻」和「監刻」,民間刻書業也很盛行,遍及全國各地。

在唐代發明的雕刻印刷術的基礎上,宋仁宗慶曆年間(1041—1048),草根畢昇創造了活字印刷術。這是中國對於世界文明的發展所作出的又一偉大貢獻。

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的靈感來自於兩個兒子玩的「過家家」遊戲。有一年清明節,畢昇帶著妻兒回到家鄉祭拜祖先。在鄉下,兩個兒子玩得不亦樂乎,他們從田間挖來泥巴,做成了鍋、碗、桌、椅、豬、人等泥雕,隨心所欲地擺來擺去。當時,畢昇正為了改良印刷術而發愁,看見兒子們捏的泥雕讓畢昇眼前一亮。當時,他就想,我何不也來玩過家家?用泥刻成單字印章,不就可以隨意排列成文章了嗎?這個發現讓畢昇興奮不已。靈感是創造性思維的結果,是新穎的、獨特的,人產生靈感時,往往具有情緒性,當靈感降臨時,人的心情是緊張的、興奮的,甚至可能陷入迷狂的境地。回到家中,畢昇就開始了活字印刷術的第一場實驗。

畢昇用一種細膠泥刻成單個的反體字,一字一印,字的筆劃凸出的高度像銅錢的邊緣那樣厚薄,字刻好後,把印泥放入火中燒硬。然後取一塊鐵板,在上面塗一層松脂、黃蠟和紙灰等製成的固定劑,再將一個鐵框放在鐵板上,把要印的文字一個個有序地排列在鐵框內。排滿了字的鐵框就為一版,放到火上烘烤,等脂臘稍稍熔化,就用另一塊很平的鐵板壓在字面上,字面即被壓平,待其冷卻後,泥活字便粘在一起,成為活字版了。這樣的活字版即可施墨鋪紙印刷,又可在印完之後,再經烘烤,取下活字再用。當人們靈感閃現時,特別是普通人大腦中突然產生了與自己工作生活無關的靈感,大多數人不能獨自開發保護靈感,更難確保實施完成創新,調動其它資源更不是一般草根能夠奢望的。古今中外,無不如此,只有少數人抓住部分靈感,不折不撓地完成了創新,實現了創新的價值,成了發明家、科學家。

畢昇的偉大發明,在當時未被社會廣泛認可,但是卻開創了後世一系列其他材料活字印刷的先河。後來,逐步出現了木活字和錫活字進行印刷,明朝時又出現了銅活字和鉛活字,而這些成就的取得都是在畢昇的膠泥活字印刷基礎上進行改良的。

活字印刷術不僅推動了中國印刷事業的發展,而且,在世界範圍內也產生了巨大的發展。公元13世紀,印刷術從中國傳入日本、朝鮮、越南、菲律賓等地,並經過絲綢之路,由波斯和阿拉伯傳入埃及和歐洲各國。歐洲在14世紀末出現了雕刻印刷,在此基礎上,德國谷登堡在1440年至1480年間,發明了鉛活字印刷,並製成了一種簡單的印刷機械,開創了近代機械印刷的先河,但他發明的活字卻比畢昇晚了400多年。

靈感給人們帶來意想不到的創造,然而它的產生卻是突然而來、倏然而去。靈感產生是世界上最公平的現象,任何正常思維的人都可能隨時產生各種各樣的靈感。不但具有采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特點,而且也有稍縱即逝的無奈。靈感只與勤懇的追求者和踏實的探索者有緣,您說是嗎?


畢昇,我國古代事情北宋著名的偉大的發明家。因為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比德國人古騰堡發明金屬活字印刷早四百多年。所以活字印刷術,造紙術,指南針,火藥也被稱為中國歷史上四大發明。

畢昇一生主要發明創造了膠泥活字、木活字排版,是中國古代印刷術發展過程中一個巨大的根本性的改革。也是對歷史上中國勞動人民長期以來實踐的經驗一個巨大的總結。對世界各國和中國的文化傳播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畢昇是歷史人物


畢昇是中國古代發明家,活字印刷術發明者。以其名字命名的海軍綜合武器試驗艦畢昇艦,是海上移動實驗室,為海軍新型艦載武備提供海上綜合試驗平台,實現不同武器系統的海上調試、系統融合和實彈發射試驗。


畢昇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當時要能申請專利,那可不得了。


活字印刷創始人


畢昇是我國活字印刷發明人代表之一,他的活字印刷大大的提升了以往的印刷速度。


請看沈括的《夢溪筆談》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