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良玉,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官方承認且封官的女將,她的實力以及戰績是歷史上著名的穆桂英,花木蘭都不能相比的,甚至令一些男將領都自嘆不如。

秦良玉出生在一個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家庭,故秦從很小就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更是就有著「心繫國家,保衛祖國」的一腔熱血。秦從很小的時候便學習騎馬射箭,舞刀弄槍,秦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弟弟,按理說這些事情應該是這哥倆的事情,但是這哥倆在這方面相比秦卻差了一個檔次。後來秦良玉與石柱宣撫史馬千乘一見鍾情,萬曆二十年,倆人結為夫妻,之後兩口子更是同心協力,訓練出一支軍紀嚴明、驍勇善戰的「白桿兵」。

而秦良玉嶄露頭角是在一次平叛戰役中,當時播州宣撫史反叛,秦良玉夫妻率領3000「白桿兵」前去剿滅,由於「白桿兵」英勇善戰,再加上秦玉良無懈可擊的指揮作戰,叛軍不久便棄城而逃,而秦玉良也是在這一場戰爭中被當時的總督李華龍大為讚賞,並且賜給秦玉玲一塊刻有「女中丈夫」的銀牌,以示表彰。再後來,後晉建立針管,對於中原一直是虎視眈眈,終於爆發了薩爾滸大戰,之後的明軍也是屢戰屢敗,在這時朝廷在全國範圍內召集精兵,馳援遼東。

得到消息後的秦玉良立刻厲兵秣馬,率先揮師北上,由四川一路趕至關外與清兵交戰。在瀋陽之役中大獲全勝,秦家軍由此也一戰成名,令敵人聞風喪膽。但後來金兵又憑藉中病包圍了秦家軍先鋒部隊,此戰中,秦家軍損失慘重,並且秦玉良的哥哥秦邦屏戰死沙場。秦玉良此時強忍失去親人的悲痛心情,繼續率領3000精兵出山海關進行抵抗,遏制了後後金的囂張氣焰。經此一戰,秦玉良也是受到朝廷的認可與獎賞,先後賜爵封賞,官拜二品。沒過多久,秦玉良又返回蜀地,剿滅土司奢崇明等人的叛亂,解成都之圍,並且乘機收復了重慶,因功升都督僉事,充兵總官。

後來皇太極又帶兵直逼北京城,戰事一度告急,此時秦玉良率領秦家軍從宣武門出城與敵軍激戰,關鍵是此時秦玉良已經55歲,打仗時仍然身先士卒,一馬當先的衝進敵軍戰營,最後大敗清軍,解了北京城被圍之急。崇禎十七年,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身亡,大明王朝覆滅。秦良玉聞此噩耗,為崇禎帝服重孝,致哀甚誠。此時秦玉良已經年近70,但為了保衛蜀地的安全,不得不重新披掛上陣,低於張獻忠的進攻。

最後,秦玉良死在了征戰的途中,一代巾幗英雄就這樣畫上了戎馬一生的句號。可以說,秦玉良的戰功不熟任何熱血男兒,可以說是中國封建歷史中可以與白起齊名的「女戰神」。崇禎皇帝更是為其連寫四首讚揚詩,以彰顯秦玉良為國家做出的貢獻。所以說秦玉良力壓花木蘭以及穆桂英一點也不為過,另外兩人根本不能與之相比較,當然並不是貶低,只是從客觀的角度評價而已。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