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晴:帶你解密大學學長學姐與學弟學妹的關係

誰的大學不是從大一走到大四,誰不是從學弟學妹走向學長學姐,但當每一個大學生處於不同的羣體之時,卻依然體會到了截然不同的感覺。

一、當學弟學妹時,眼中的學長學姐

角色:作為學弟學妹

每個人都從大一新生的時候過來,初入校園,一切陌生又新鮮。或許有著不熟悉的茫然失措,但是或許卻也迫不得已加入到了匆忙的人際交往關係中去。

新生的時候,感受到了學長學姐們的熱情,被我們各種問題轟炸,但依然能夠耐心的解答,這是大學給予我們的初次溫暖。

但是有時候彷彿也不知道如何自處,感覺自己和學長學姐們交流起來還是有些困難,即便沒有代溝,但卻依然會有不在一個頻道的時候。這讓我們有時候會感到自卑和茫然,不知道自己是哪裡做的不夠好。

眼中的學長學姐:

正如上文中所說的,新生初入大學時候體會到了學長學姐們的熱情,也特別的信任學長學姐們,將他們的教導視為大學的成長攻略。

但有時候也會發現,學長學姐並沒有大我們很多,只是因為多了一兩年的大學經歷。他們中的有些人卻總是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俯視著我們。

雖然是大一新生,雖然是部門幹事,但是我們依然需要得到尊重,得到鼓勵,得到認可。

反思:

如果你感受到了我上文說的這種情況,我想跟你說的,是請你記住,當你成為學長學姐時,記著你的感受,換位思考去對待你的學弟學妹們。

二、當學長學姐時,眼中的學弟學妹

角色:作為學長學姐

每個人都是從大一走來,成為學長學姐之後,對於他們初入大學的迷茫自然是感同身受。因此儘可能的去解答學弟學妹們的各種問題,儘管有一些並沒有什麼意義,甚至提問的有些可笑。

在他們初入校園的時候,又是幫助他們搬行李,又是給他們介紹校園、介紹專業學習、介紹業餘生活方案,恨不得將自己知道的大學生存攻略傾囊相告。

但是即便我們這麼用心,卻依然沒有感受到太多善意的感激。或許起初也是不求回報的,但是當感受到大一新生們把我們熱情付出當成理所當然的時候,心裡就開始有些彆扭了。

我們是學長學姐,有幫助你的責任心。但是作為學弟學妹的你們要懂得感恩和尊重我們的勞動,不要把一切當做理所當然。

眼中的學弟學妹:

學弟學妹們在初入大學時候表現出的熱情,很多是因為他們對於陌生環境的恐懼而需要從我們這裡獲取一些可以找到安全感的攻略。但是新生們的不懂禮貌和不夠尊重,也讓我們熱情的內心體會到了一絲冰冷。

今天看到公眾號不頹廢青年發的一篇文章《「我也是第一次當你的師兄師姐」》,這篇文章在大二的學生們中轉發率很高,想必是戳中了他們心中的一些痛吧。

看看這幾個例子,大家看一看估計就能夠感受到了學長學姐們的無奈。

其實不管如何,對人的尊重是為人處世的最起碼準則,一聲「謝謝」、「麻煩了」,一個「請」字,說起來並不費事,但說出來了,是一種溫暖,沒說就變成了一種冰冷。

反思:

如果作為學長學姐的你體會到了那種不被尊重的、不知感恩的無奈,那麼請你記著自己的感受,在以後的生活的道路上,對於師長、對於朋友、對於以後遇到的每個人,都請以一種更加禮貌的姿態去對待。

總結

作為老師,我應該能夠感同身受一些學長學姐們的感受。舉幾個簡單的例子,有很多學生請教過老師問題卻並沒有回復謝謝,有些同學加老師微信卻比備註姓名班級等等。這些事情在新生和老生身上都發生過。

都說大學就是一個小社會,我們開始學習著人際交往,學著獨立成長。從我這麼多年的高校生活中得出的啟示是,大學裡面學習到知識是基礎,但是更加重要的是學會思考和做人。那麼我們離開父母獨自經歷的事情,考驗我們的毅力,也映照著我們的品格。不管什麼時候,希望不管你是學弟學妹還是已經作為學長學姐了,都應該將禮貌和感恩作為大學的必修課。

有疑問或者想交流,請關注欣晴的影世界。大學,讓我陪你更加簡單的度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