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和華為又一次同期開發布會了,上一次還是mix2s和P20pro,那種被虐得體無完膚的感覺記憶猶新。

在過去的幾年裡,小米的特點是什麼?

慢,什麼都慢,尤其是在全面屏浪潮裏,除了開局的mix,其他的都完全落後了。

人家做18:9,小米做16:9(note3),人家做劉海屏,小米做18:9(小米6x),人家做水滴屏,小米做劉海屏(小米8青春版)。

那麼有沒有小米領先的技術呢?

有的,陶瓷的應用,然後小米玩兒成了獨家,不鏽鋼的應用,小米玩兒著玩兒著自己也不玩兒了,前置相機下置,小米還是玩兒成了獨家。

那有沒有小米玩兒過的後來成為潮流的案例呢?

全面屏算一個,可方向不由小米把控;大底cmos算一個(小米5s),可小米玩兒一把就不玩兒了,別人成功了;結構光也是(小米8探索版),玩兒一把,沒成功,不玩兒了,也是別人成功了。

縱觀小米過去的幾年裡,其特點兩個字形容,慢和偏。

年初的時候小米爆出了摺疊屏手機,是國產手機廠商第一個,然後華為發布了mate X,並給出了量產時間,小米?還是那個小米。

這次的超級快充呢?我覺得跟之前不會有多大本質區別。

100W牛逼嗎?牛逼!

但前提是,你能夠以可以接受的成本安全可靠地量產出來。

vivo 18年發布了apex被質疑,但後續出了NEX,所以成功引爆了輿論。

oppo 18年展示了基於潛望式結構的超級長焦,沒什麼反應,19年宣佈這項技術量產,哎,牛逼了。

是的,量產纔是關鍵,目前手機行業三大超級快充,OPPO的50W,vivo的44W,華為的40W/55W,但這裡不包括魅族,因為沒有量產。

在快充上,小米依然是慢了,直到mix3依然是祖傳18w,這很尷尬,小米9終於變了,成了27w,這個不夠極致,但在2999價位依然是很好的,以及還有一個無線快充。

那麼,小米這次100w快充是領先了嗎?

我覺得不是的,小米現在需要做的不是炫耀實驗室的100w,而是儘快量產出40w以上的快充,40w也行。

據說mix4會提前到來,能夠搭載嗎?

如果能夠搭載,再加一個潛望式長焦,我覺得這機子就不會差了。

真全面屏很重要,但現階段,真全面屏只能是個添頭,而無法成為一柱擎天的賣點。

小米用實驗室的東西去吊打人家的量產技術挺無聊的,但如果小米能夠以最快的速度量產,哪怕只有40w,我依然覺得是牛逼的。

小米是一家極其會營造營銷噱頭的企業,然而,對於科技公司來說,硬核的產品纔是實力的象徵。

一個量產的40w,吊打一百個實驗室的100w,小米自己的真正可量產的超級快充還有多遠?這是真正值得關注的。


  在很多人看來,小米手機推出了100W超級快充技術,17分鐘可以充滿4000mAh電池,這項技術能夠有效解決充電效率的問題。

  作為一名資深數碼控,筆者認為,小米的100W超級快充更像是營銷噱頭,沒任何價值。最近幾年,手機廠商在提高電池容量的同時,都在用快充解決手機續航的短板。哪怕是千元機,也標配了快充功能。

  對於消費者來說,快充技術的出現,對用戶體驗的提升非常大。如果晚上忘記充電,早晨出門前充20分鐘或半小時,就能滿足1天的使用。在快充技術的比拼上,充電功率越大,充電速度就越快。為此,最近幾年,快充的效率不斷提升。

  目前,國內手機廠商的快充技術,OPPO實現了50W快充,vivo有44W快充,華為有40W和55W快充技術。只是,華為的55W快充,只在一些概念機型上使用,並沒有下放到旗艦機型中。

  單純從理論上來看,小米的100W快充確實很牛。關鍵在於,小米的100W快充何時能夠量產。兩年前的巴塞羅那世界移動通信展會上,魅族發布了一項55W快充技術。兩年過去了,魅族的55W快充還沒量產。


  由於快充是一項科技含量非常高的技術,充電功率太大電池容易爆炸,充電功率太小,充電速度就會變慢。快充技術從實驗到正式商用,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所以說,小米展示100W快充技術沒任何價值,不過是博眼球的營銷罷了。


這裡要注意一點,小米曝光的100W快充,只是出於演示階段,目前市場上充電雙電芯快充最快的是OPPO R17pro 的50W快充,單電芯快充最快的是IQOO和mate 20的40W快充,在2月26日華為發布的可摺疊屏手機mateX也達到了55W快充,因此從目前各手機廠商掌握的充電技術來看,達到100W的充電銷量應該很有可能,至少應該非常接近這一水平了。

不過可能會有人疑問,那為什麼沒見這項技術出現在手機上呢?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各大廠商都看到了當初三星note7電池爆炸的慘痛教訓,因此對於這項尚在實驗階段的快充技術,自然不會輕易的應用的手機上面,而且這次從小米公佈的視頻來看,其實也是在實驗室裡面進行充電效率的演示的,只不過這次OPPO躺槍成為了小米對標的手機。

所以對於小米而言,這次向大家展示100W快充技術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向大家秀秀肌肉,在當前蘋果、華為因為發布會吸引了大眾眼球的情況話,也刷刷自己的存在感罷了。

而且作為小米目前的當家旗艦-小米9的充電技術採用的是27W快充,這比市場上其他廠商動輒40W起步的充電效率來講,實在是夠不上檔次了,應該也是考慮了這一點,小米才選擇在手機充電技術上面刷一刷存在感,表示自己的充電技術絲毫不差,只是沒有用在小米9上罷了。

不過就如上面所講,這項充電技術尚在實驗室當中,什麼時候能夠真正的應用在手機上還不知道呢,最終又將率先從哪家廠商的手機上首發同樣也是未知數,因此比較這種實驗室裡面的成果意義不大,還是看最終給到消費者手上的產品性能如何吧。


毫無意義!所有賣不到的技術都是ppt!

今年其實很神奇,各家都瘋狂的開始發布一些摸不到的產品、技術,比如oppo、魅族的無孔手機,小米的摺疊屏、100w快充和半屏指紋解鎖技術!買不到又有什麼意思呢?今年發布一個技術明年才能看到?

目前的手機充電協議層次不齊,從發布的來看華為的55W、40W,oppo的50w ,vivo的44W,小米的27w,當然還有22.5W、18W、10W、5W等功率,5大快充協議,消費者確實越來越注重續航,小米9的3300mAh被罵慘了,

個人覺得,3700mAh夠了,也不至於太重,充電功率增加首先要有安全做前提!100W充電功率充電頭肯定超級大,並不實用!誰要是解決了無線充電的空間限制纔是真的強!

不要忘了點贊關注哦⊙?⊙!


車展上,大品牌車商都會推自己的超級概念車。

99%既不作為原型,也不能量產,只是自己研發實力的一個展現。

國產手機也正在走這個路子。20V5A的峯值輸出,只在有一級防火預案的實驗室裏,什麼樣的電池能受得了這樣的速度?

這個技術倒是適合給18650的充電寶充電, 小米20000毫安時的充電寶,充滿它需要至少24小時以上。理論上,只要電板做好,拿380V電源充也是可以的。

充普通的手機電池,先考慮半年衰減50%再說吧!量產很有難度,技術瓶頸太多了。


供應商的技術,跟小米有什麼關係。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