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適婚男青年一個,直男,長相中上,無神論者,有4次戀愛經歷,德國工科碩士留學回國剛工作。

喜歡隔壁組一個開朗的同是德國回來的基督徒妹子。妹子聰明,漂亮,有責任感和愛心,各方面都很符合內心對女朋友的幻想,戀愛期間沒有吵過架,2人非常合拍,所以談戀愛的感受非常愉悅。

但可能是沒有背負家庭和工作的壓力,所以還沒有出現什麼問題。

作為一個無神論者,我始終很抗拒,有一個全能神的存在,安排這一切。追求妹子前,對基督教就有所瞭解,也問過妹子能不能接受一個主外人,妹子說可以。那時可以陪妹子一起去教堂,一起聽講,覺得我只要不干涉,互相尊重對方,求同存異就可以一起走下去。

但是當作為男女朋友的時候,知道了基督教關於性,愛情和婚姻的教義,覺得挺失落的,想想未來如果真的成為夫妻會出現很多分歧,也正真去想一些生活中對於問題的不同看法。現在有點抗拒去教堂,也不太想聽到「這都是神的安排」類似的話,雖然很想去尊重她,但是這個是我骨子就很難接受的,我不想騙她,因為對於這份感情我很認真也很真誠。而妹子也尊重,沒有勉強我成為一個基督徒。

最近我們也在積極溝通,約定積極地面對信仰這個問題。

我的問題是,今後我應該保持什麼樣的心態和態度去面對這個妹子和感情乃至今後的婚姻?

ps.我暫時沒有想過要分手。


分手,請

我覺得,你可能是一個比較堅定的無神論者,而且很可能和我一樣,從骨子裡反感宗教信仰。因此我以個人經驗勸告你:

信仰不同,或者從廣義上來講也就是三觀嚴重不和,是一個妥妥的定時炸彈,一炸就是核彈威力的那種。

首先,你提到追求妹子之前對基督教有一定了解且在知道對方宗教信仰的情況下對她進行追求。本質上就是出於某種衝動以及強烈的吸引力使你放棄了部分理性思考,在這個階段你可以忽視部分問題。

但是等你們正式的確定了關係,也就是獵物到手之後,那股強烈的衝動和吸引力減弱且理性重新回歸。你意識到了自己好像對宗教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排斥感,發現兩人在三觀上有著大量衝突。非常反感對方張口一套「宗教體」,同時也減少了陪她去教堂的次數。

這是最嚴重的問題嗎? 不是,等到熱戀期過了之後你思想上的矛盾衝突會更加精彩。如果你對宗教的確無法接受的話,這個問題永遠都不會得到解決,也就是說你心裡會一直有一道過不去的坎。如果要換一種比喻方式的話:就猶如一個擁有強烈處女情結+精神潔癖的男性愛上了一個非處女性,一方面是感情上不肯放手,另一方面是精神上不斷的遭受折磨,最後兩個人都得遭罪。

跟你談談尊重的問題:

我一直認為,想要做到真正尊重的基本前提就是理解和部分認同。畢竟你要是不瞭解且不認同某種觀點怎麼可能做到尊重? 嘴上說的好聽而已。這也是我開始嘗試瞭解基督教的原因,無論喜不喜歡至少要嘗試著去了解一下。在試圖理解的過程當中,我唯一的收穫是理解了為何要尊重多元化觀點這句話。

作為一名強無神論者,宗教中的神學/哲學觀念我完全不感冒,就算某個人張口就來幾句拉丁文或者搬出一套沒有任何意義的歷史文獻本屌也完全不在乎。但是我也意識到了,宗教信仰者的觀念好像也並不是非常的愚昧,在某些問題的探討中甚至更有說服力,並不像我最初所想的那麼無知。

在無法客觀證明對錯的情況下,雙方的觀點分歧或許只是採用的模型不同而已,誰也不能強行說服對方。在這個充滿了無數不同觀點的多元化世界裡,你並不能做到瞭解並認同每一種理念,但必須對任何一種理念保持一定程度的敬畏。這也是為何要尊重多元化觀點的原因,真正能做到這一點的前提是親身體會並理解「我們為何要尊重?」這個基本問題。

但是,你也會意識到,這種尊重的前提是沒有損害自身利益。如果一個神棍強行給你灌輸神棍思想你就沒必要再去尊重了,打一頓就好。你們雖然嘴上都說相互尊重,但是你(發自內心的不認可上帝存在)和她(發自內心的認可上帝存在)在覈心思想上就產生了衝突,你們真的能做到完全不損害對方利益麼?你強烈的佔有慾或許會想勸說對方放棄信仰,而她或許也把你當成迷失的羔羊,試圖讓你陪她去教堂接受感化。更不用說談婚論嫁時對雙方家庭如何相處,子女如何教育以及無數種可能產生衝突的問題,每一件小事都可能引爆埋在背後的炸彈。

婚姻除了愛情還得談一些較為現實的利益問題。別說宗教,就算是兩個無神論者都會因為其他各種原因導致感情破裂,更何況你們倆還有宗教那麼大一個核彈在頭頂打轉。雙方感情強烈到能夠忽略一切問題的理想愛情,在現實世界中是極少的個例,我是不會用那種極其稀少的個例鼓勵你雙方信仰不同也能在一起

順便說一下,別覺得宗教信仰者談戀愛能夠接受無神論者是對方非常開明或者為愛情付出了更多。接受一個迷失的小羔羊可比接受一個「被洗腦者」容易的多。論牛逼,不同宗教信仰者能走到一塊我纔是真的佩服,五體投地的那種。

順便談些其他問題:

1)題主的煩惱中也提到了「性」,加上題主貌似也有過多次戀愛經驗,說不定已經做過了某種不可描述的事情。假如你是在這方面忍不住的話,我還是勸分。

2)對方是天主教徒還好,如果她是新教徒而且還是家庭教會的話,我強烈勸分。不過題主的描述中貌似對方是去正規教堂? 不是中特誓的話那還行。

3)在宗教信仰上的不和,長期進行「理性」討論之後會感到厭煩。其中一方容易建立起「被迫害心理」,對雙方影響都不太好。

4)題主千萬記住,要是你真心是從骨子裡排斥宗教,無論如何都不會有好結果。還請立馬止損,對雙方都有好處。


先要清楚她的信仰是怎麼得來的。教民家庭土生土長和德國留學拜碼頭來的是兩回事。

如果是家庭原因,你的阻礙可能會相當的大。而且,實話說,宗教一旦經過本土化多半是不跟你講道理的。

如果是留學期間自己信奉的,我估計,她大概率連基督教是什麼也不知道。

如果是後一種,你可以繼續問清楚些:

天主教還是新教(德國不指望東正教,除非她是塞爾維亞人)?哪個教派?

迦克墩派還是以弗所派,還是尼西亞派?大公會議認可幾次?八次,七次,六次還是四次?還是十六次?還是二十一次?

信奉基督神人二性論?還是二性二位論?還是一性論?還是一志論?

對嗣子說派、阿倫烏斯派、彼拉久派、亞美尼亞人怎麼看?對戴克裏先遞交聖經事件怎麼看?

——以上問題適用於所有基督教分支,不用擔心,儘管問。

如果她是天主教,多半隸屬於某個近現代修教會。哪個會?什麼規矩?對胡斯信仰怎麼看?對牛津派怎麼看?

如果她是新教,多半屬於德國福音。對靈恩派怎麼看?是否認可再洗禮?

我估摸著,正題她一句也答不上來。

真正的教徒,不是用「神的安排」這種萬靈丹拍死所有問題,而是在他們世界觀的框架下努力尋求解釋問題,找到一個既符合信仰又符合所見所識的合理出路。

答不上來是好事。問住了就是契機,她要麼不置可否含混度日,要麼離脫信就不遠了。

如果基本都答上來了,就算說得不對或者很簡略,但至少有自己的理解——那可以看作是個真正的基督徒了。那你就根據她的教派和教會對症下藥吧。不用擔心,絕大多數理智的正規教派內部思想都相對比較開明,對教外者至少不會抱有形諸明面的偏見,可能會比較熱情,但不會強制你怎樣。現在各地比較活躍的正規教會都是近現代嚴重濃縮和改良過的——很多古老修會的律令和傳統就算在這些新興教派看來也是難以忍受的,它們已經沒什麼市場了。

再說你也不用翻了兩頁經就對他們的婚姻觀感到難受——不同教派和教會關於各種細枝末節(結婚就是細枝末節)的規矩往往天差地別,甚至到了南轅北轍的程度。對症下藥纔是墜吼地。


看什麼情況了,如果妹子是理智的基督徒,不是傳教士,只是定時去教會禮拜。那麼信仰不同,只要相互尊重,也沒什麼大不了。

但如果是狂熱的信徒,那麼哪怕是女神級別的,我都會敬而遠之。 我見過狂熱的基督教家庭,孩子一出生就是上帝的信徒,這樣的孩子很痛苦的。不為自己考慮也要為後代著想。

家裡掛著基督的圖像,擺上十字架,每天都教導子女歸順基督。 我曾見過某教會的牧師家的孩子,根本沒有同齡孩子該有的活潑靈動,反而很獃滯,可怕的安靜。 這不是成熟,據我看來是心裡壓抑已久卻無法發泄造成的心裡扭曲,對外界事物漠然。

咱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基督徒認為所有的苦難都是因為背棄上帝造成的。 那麼戒色吧還說什麼事事不順就是因為邪淫造成的。 長得醜,生的矮,這是基因決定的,外部條件作用並不是很大。

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嗎? 事事不順就怨天尤人。 如果是這種邪教基督徒,那麼題主要三思而後行。


她愛神勝過愛你


信不信不說,至少認真瞭解對方信仰。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