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女兒是爸爸小情人的,也是近十來年的事兒,並非由來已久。 查無可據。分析其原因,大致有三:

一、現代人的一隅之說。城隍廟等廟門上經常能剛看到一副對聯「夫婦本是前緣,善緣、惡緣,無緣不合。兒女原是宿債,欠債、還債,有債方來。」這其實是宿命論,夫妻兒女之間是討債還債報恩抱怨這四種關係,而只有成為親人等,纔有機會了結這種善緣惡緣。但是這並沒有「女兒是爸爸小情人」之意。現代人很喜歡「拿來主義」無論是古文典籍還是民間俗語,從侷限的角度摘抄能證明自己觀點的隻言片語,加以佐證,沒有對前人的虛心和敬畏心,只有「利慾薰心」。

中國自古對女人的稱呼,有女流,女郎,巾幗,裙釵,姑娘,小姐,夫人,娘子,良人,內人,紅顏,糟糠,玉人,淑女,大家閨秀,小家碧玉……其中的紅顏也並非有今天的「曖昧」色彩。這麼多稱謂,唯獨沒有「情人」。可能有人會說「有情人終成眷屬」,是王實甫的《西廂記》,指彼此有情愛的人終於結為夫妻。此處的「情人」明顯有別於今天的「情人」。

二、社會現實的寫照。現今社會「情人」文化橫行:2月14日的情人節引得商家獲利,賓館爆滿;影視作品、歌曲、娛樂節目等媒體裏「情人」話題充斥;人們尤其是男人們對「情人」這一話題的敏感及關注度……病態的趣味。無論是怎樣情景下的「情人」都有一些共通點:無怨言、甘受勞役、高度關注且滿懷柔情。這與父親對女兒的感情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有些自詡聰明之人把女兒比作爸爸的「小情人」。

另外一個方面,古時候以孝為男人之美,一個男人想要在社會活動中受到關注,首要條件是具備孝敬父母之德。現今社會「有情人」已悄然成為衡量男性魅力之佐證了。男人對情人柔情蜜意,對女兒甘心「稱奴」,大有達成共識之象。

三、病態的價值取向。有些家長對子女高度關注,關懷備至,四時勤奉,反而把父母晾曬一邊,給錢即是盡孝了。「孝」這個字是先有「老」後有「小」,表達了情感的先後輕重次序。現代人不知有「老」,甚至當「老」沒有經濟價值時,嫌棄無用之「老」,只肯為「小」傾盡所有,甘為孺子牛。這樣的顛倒乾坤,人性淪喪難道不是病態的麼?

再者,兒女本是父母的晚輩,現代人之「情人」算是父母的同輩,怎會將晚輩抬到同輩稱呼?還是如此曖昧之角色稱呼?如此輕狂,不是在折晚輩之福麼?

最後想問問那些把「女兒是爸爸的小情人」掛嘴邊兒的人,你是你父母的什麼人?


謝謝您的邀請。

這話準確一點說,應該是:「女兒是爸爸前世的小情人」。這其實是人們對父女關係的形象的、比喻式的描述。就是說,當父親的一般對自己的女兒是疼愛、驕慣的,父女關係相對於父子關係來說,一般是比較親密的。

我考慮,父親疼愛女兒一般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出自做父母的對子女的關愛;二是出自父親作為男人、強者一方,對做為弱者一方的女兒的保護、愛護心理;三是社會上一直流傳著「窮養兒子富養女」的觀念,這個是有一定道理的。父母愛每一個兒女,只是對兒子和女兒表達愛的方式不同。對兒子,一般父母的願望是望子成龍。窮養兒子,其實就是激勵男孩子從小養成堅強、拼搏、競爭、爭取的意識和能力,為長大成才做準備。富養女兒,就是要對女孩兒從小開始,在物質上滿足女孩子們正常的成長需求,並在精神上多給予女孩子關心愛護,使女孩子能夠在成長過程中擁有比較充裕的物質生活條件和富足的精神支持,培養女孩子長大後面對社會誘惑,不至於因物質因素或別人的一點小小關愛就不分輕重的迷失自我。

一點愚見,共參考。


女兒是爸爸的老皮襖


說此話的簡直沒腦子,女兒就是女兒,拿什麼情人做比喻?怕不怕女兒從小戀父情結?本來這句話就是國外的一部不健康的電影流傳出來的話,中國人就是崇洋媚外的多,真以為外面的月亮更大一點是吧?居然拿這句話來比喻自己的女兒。


確實如此,父親一般都會特別疼愛寵女兒的,大概是因為女孩子比男孩子乖巧聽話,可愛吧!


同意,一般男人基本上都特別寵愛自己的女兒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