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家族  

《風中家族》的腳本綱要看起來企圖野心甚大,從1949年的內戰講到2010年代兩岸親人能重啟交流,補全斷裂半世紀的思念與缺憾。再加上預告片中的戰爭大場面與導演演員都算得上實力堅強,在上映前確實令人抱有期待。 

然而導演和編劇究竟要如何在短短一部電影中把六十年的歷史情感交代完畢呢?不,沒有什麼慧心。《風中家族》就直接用最土法煉鋼的流水帳絮語,把六十年的離散遇合用鄉土劇和偶像劇的等級堆疊,每個角色都寫得零散平板,每個年代的氛圍都是驚鴻一瞥,加上選角許是因為考量兩岸名氣而捉襟見肘,不少演員被放在完全不適合的角色裡,演來他們辛苦觀眾出戲;除了用心再現臺灣不同時期的美術場景值得肯定以外,真是令人感嘆還不如重看《光陰的故事》或《寶島一村》比較感人。

飄零無依的故事主軸…不,真的有主軸嗎?

渡海 影片開頭的戰爭場面,至少比《太平輪》更精準地傳達出生死一瞬間的緊張與難以預期的生命遇合,從主角盛連長(楊祐寧飾)和兄弟在戰地中撿到幼年孤兒小奉先(成年後由李淳飾演)伊始,到上船後與素昧平生的邱家相互扶持,很清楚的傳達電影主旨在勾勒歷史巨變中無依的難民們反而互相如家人般扶持的特殊情懷對,就如同《光陰的故事》或《寶島一村》所著意描繪的眷村風景一般,雖然題材不新,但仍是個好題材,而電影在戰場與搭船渡海的開場時,也將這樣一個故事開頭說得明白動人。

下載  

 

(設計對白:這…我們到新家後,演的還是同一部電影嗎?)

豈料電影在主角們下船後,突然間就開始走味變調。原本明確以盛連長心路歷程為主軸的流離故事,開始變成一幕幕鄉土劇小人物輪番上演的連續劇;原本充滿歷史感的場面,也轉變成局部搭景的棚內戲。而接下來長達六十年的歷史,就這樣維持以鄉土劇與偶像劇不定期交替上演,每個角色都變得零碎平板,每個情感轉折和衝突都漫不經心,突然而來、倏忽而去,像是ON檔戲邊拍邊寫以致於前後不連貫,原本也許可以好好發展的角色和故事都被浪費掉,差別只有特定小段落拍得稍微好一些、有些拍得更壞一些。

風中  

舉例而言,影片進行到小奉先(李淳飾)突然長大成人後,他似乎取代了父親盛連長成為電影主角,然而即使是針對他的部分,不管是年少叛逆的青春線還是與青梅竹馬邱香(郭採潔飾)重逢共結連理的愛情線,都被限縮在幾場戲之內就莫名其妙地完成,觀眾都還沒入戲戲就演到完結篇了,其他淪為支線的部分就更別提了。(更別提最後一場戲,突然出現陶傳正飾演的老奉先,跟李淳完全沒有辦法相串連成同一個角色,長相、演法、動作乃至服裝都沒有任何連結,很難讓人理解連貫性。)

 

中國市場與臺灣新電影的不美麗遇合

 

 

相遇  

 

作為臺灣新電影的導演之一、亦曾以《無言的山丘》拿下金馬獎最佳導演殊榮,王童在《風中家族》竟結結實實地跌了一大跤,似乎有必要令人停下來思考為何當雄厚的資金有機會與臺灣導演遇合,竟然有如此不美麗的結局?臺灣電影最大的困境之一不就是缺乏資金嗎?

 

回溯臺灣新電影的里程碑《小畢的故事》(陳坤厚執導、侯孝賢與朱天文等編劇),不難發現臺灣新電影革的就是老一代只講大場面大資金,講一個漫天大謊卻缺乏真實情感的陳腐窠臼。臺灣新電影所擅長的一直都是秉持近乎手工業的獨立製作精神,傳達出小人物最貼近生活與真實的情感,這也為臺灣電影奠定了美學標準,直到張作驥的《醉生夢死》、錢翔的《迴光奏鳴曲》都是此調。

臺灣新電影先天的養份與風格,看來跟中國這個一切只向錢看,講求大場面、大卡司、製作美輪美奐的以求換得更多票房的市場邏輯差異甚大。合作結果的不佳,背後不曉得是否是由於差異過大的拉扯所致,但《風中家族》這樣的結果,似乎再次證明「合拍片」並不如想像中的容易,它不但不見得能兼具兩者之長,更可能因為兩岸電影實質的觀念鴻溝,搞砸了演員和導演的招牌,以及原本可能精彩的故事架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