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阻

电阻,因为物质对电流产生的阻碍作用,所以称其该作用下的电阻物质。电阻将会导致电子流通量的变化,电阻越小,电子流通量越大,反之亦然。没有电阻或电阻很小的物质称其为电导体,简称导体。不能形成电流传输的物质称为电绝缘体,简称绝缘体。

物理学中,用电阻(Resistance)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电阻元件是对电流呈现阻碍作用的耗能元件。

电阻元件的电阻值大小一般与温度有关,衡量电阻受温度影响大小的物理量是温度系数,其定义为温度每升高1℃时电阻值发生变化的百分数。

电阻在电路中用「R」加数字表示,如:R1表示编号为1的电阻。电阻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为分流、限流、分压、偏置等。

二:电容

电容(或电容量, Capacitance)指的是在给定电位差下的电荷储藏量;记为C,国际单位是法拉(F)。一般来说,电荷在电场中会受力而移动,当导体之间有了介质, 则阻碍了电荷移动而使得电荷累积在导体上;造成电荷的累积储存,最常见的例子就是两片平行金属板。也是电容器的俗称。

1、电容在电路中一般用「C」加数字表示(如C13表示编号为13的电容)。电容是由两片金属膜紧靠,中间用绝缘材料隔开而组成的元件。电容的特性主要是隔直流通交流。电容容量的大小就是表示能贮存电能的大小,电容对交流信号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它与交流信号的频率和电容量有关。

2、识别方法:电容的识别方法与电阻的识别方法基本相同,分直标法、色标法和数标法3种。电容的基本单位用法拉(F)表示,其它单位还有:毫法(mF)、 微法(uF)、纳法(nF)、皮法(pF)。

三:晶体二极体

晶体二极体(crystaldiode)固态电子器件中的半导体两端器件。这些器件主要的特征是具有非线性的电流-电压特性。此后随著半导体材料和工艺技 术的发展,利用不同的半导体材料、掺杂分布、几何结构,研制出结构种类繁多、功能用途各异的多种晶体二极体。制造材料有锗、硅及化合物半导体。晶体二极体可用来产生、控制、接收、变换、放大信号和进行能量转换等。

晶体二极体在电路中常用「D」加数字表示,如: D5表示编号为5的二极体。

1、作用:二极体的主要特性是单向导电性,也就是在正向电压的作用下,导通电阻很小;而在反向电压作用下导通电阻极大或无穷大。

2、识别方法:二极体的识别很简单,小功率二极体的N极(负极),在二极体外表大多采用一种色圈标出来,有些二极体也用二极体专用符号来表示P极(正极) 或N极(负极),也有采用符号标志为「P」、「N」来确定二极体极性的。发光二极体的正负极可从引脚长短来识别,长脚为正,短脚为负。

3、测试注意事项:用数字式万用表去测二极体时,红表笔接二极体的正极,黑表笔接二极体的负极,此时测得的阻值才是二极体的正向导通阻值,这与指针式万用表的表笔接法刚好相反。

四:稳压二极体

稳压二极体(又叫齐纳二极体),此二极体是一种直到临界反向击穿电压前都具有很高电阻的半导体器件。

稳压二极体在电路中常用「ZD」加数字表示,如:ZD5表示编号为5的稳压管。

1、稳压二极体的稳压原理:稳压二极体的特点就是击穿后,其两端的电压基本保持不变。当把稳压管接入电路以后,若由于电源电压发生波动,或其它原因造成电路中各点电压变动时,负载两端的电压将基本保持不变。

2、故障特点:稳压二极体的故障主要表现在开路、短路和稳压值不稳定。在这3种故障中,前一种故障表现出电源电压升高;后2种故障表现为电源电压变低到零伏或输出不稳定。

五:电感

电感:当线圈通过电流后,在线圈中形成磁场感应,感应磁场又会产生感应电流来抵制通过线圈中的电流。这种电流与线圈的相互作用关系称其为电的感抗,也就是电感,单位是「亨利」(H)。也可利用此性质制成电感元件。

电感在电路中常用「L」加数字表示,如:L6表示编号为6的电感。电感线圈是将绝缘的导线在绝缘的骨架上绕一定的圈数制成。直流可通过线圈,直流电阻就是导线本身的电阻,压降很小;当交流信号通过线圈时,线圈两端将会产生自感电动势,自感电动势的方向与外加电压的方向相反,阻碍交流的通过,所以电感的特性是通直流阻交流,频率越高,线圈阻抗越大。电感在电路中可与电容组成振荡电路。电感一般有直标法和色标法,色标法与电阻类似。如:棕、黑、金、金表示 1uH(误差5%)的电感。

电感的基本单位为:亨(H) 换算单位有:1H=103mH=106uH。

六:变容二极体

变容二极体(Varactor Diodes)又称"可变电抗二极体"。是一种利用PN结电容(势垒电容)与其反向偏置电压Vr的依赖关系及原理制成的二极体。

管变容二极体是根据普通二极体内部 「PN结」 的结电容能随外加反向电压的变化而变化这一原理专门设计出来的一种特殊二极体。

七:晶体三极体

晶体三极体,是半导体基本元器件之一,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是电子电路的核心元件。三极体是在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制作两个相距很近的PN结,两个PN结把正块半导体分成三部分,中间部分是基区,两侧部分是发射区和集电区,排列方式有PNP和NPN两种。

晶体三极体在电路中常用「Q」加数字表示,如:Q17表示编号为17的三极体。

特点:晶体三极体(简称三极体)是内部含有2个PN结,并且具有放大能力的特殊器件。它分NPN型和PNP型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三极体从工作特性上可互相弥补,所谓OTL电路中的对管就是由PNP型和NPN型配对使用。

八:场效应管

场效应晶体管(Field Effect Transistor缩写(FET))简称场效应管。由多数载流子参与导电,也称为单极型晶体管。它属于电压控制型半导体器件。具有输入电阻高 (108~109Ω)、杂讯小、功耗低、动态范围大、易于集成、没有二次击穿现象、安全工作区域宽等优点,现已成为双极型晶体管和功率晶体管的强大竞争者。

1、场效应晶体管具有较高输入阻抗和低杂讯等优点,因而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尤其用场效管做整个电子设备的输入级,可以获得一般晶体管很难达到的性能。

2、场效应管分成结型和绝缘栅型两大类,其控制原理都是一样的。

3、场效应管与晶体管的比较

(1)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元件,而晶体管是电流控制元件。在只允许从信号源取较少电流的情况下,应选用场效应管;而在信号电压较低,又允许从信号源取较多电流的条件下,应选用晶体管。

(2)场效应管是利用多数载流子导电,所以称之为单极型器件,而晶体管是即有多数载流子,也利用少数载流子导电。被称之为双极型器件。

(3)有些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漏极可以互换使用,栅压也可正可负,灵活性比晶体管好。

(4)场效应管能在很小电流和很低电压的条件下工作,而且它的制造工艺可以很方便地把很多场效应管集成在一块矽片上,因此场效应管在大规模集成电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九:感测器

感测器(Sensor)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感测器是一种物理装置或生物器官,能够探测、感受外界的信号、物理条件(如光、热、湿度)或化学组成(如烟雾),并将探知的信息传递给其他装置或器官。「感测器」在新韦式大词典中定义为:「从一个系统接受功率,通常以另一种形式将功率送到第二个系统中的器件」。

根据这个定义,感测器的作用是将一种能量转换成另一种能量形式,所以不少学者也用「换能器-Transducer」来称谓「感测器-Sensor」。

十:变压器

变压器(Transformer)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心(磁芯)。在电器设备和无线电路中,常用作升降电压、匹配阻抗,安全隔离等。在发电机中,不管是线圈运动通过磁场或磁场运动通过固定线圈,均能在线圈中感应电势,此两种情况,磁通的值均不变, 但与线圈相交链的磁通数量却有变动,这是互感应的原理。变压器就是一种利用电磁互感应,变换电压,电流和阻抗的器件。变压器的功能主要有:电压变换;电流 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等。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