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戰因為它特殊的歷史原因成為我們茶餘飯後高談闊論的焦點,更是成為很多穿越小說改變歷史的空想,這些空想在我看來扯淡更多一些!甲午海戰北洋水師失敗是必然的,不是某一個人通過一場海戰就能改變了的!丁汝昌做的已經非常好了,如果我是丁汝昌我可能會選擇跟他一樣的「雁行戰術」!(以下是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評論交流)成軍之後雙方的軍費對比:1888年北洋水師宣告成立,從1889年開始北洋水師的軍費就大幅削減。清政府停止購買新銳軍艦,就連炮彈都停止購買,要想維持北洋水師基本的運行每年需要200萬兩銀子,而實際上只有六七十萬兩。反觀日本,勵精圖治,自天皇一下都在縮衣節食、砸鍋賣鐵購買西方新式戰艦,日本的軍費佔國民總受收入的百分之30以上,1897年更是超過百分之50。

交戰雙方的實力對比:

雙方軍艦數量都是12艘,北洋水師總噸位3.2萬,日本海軍約4.1萬噸。炮彈數量日軍足夠,而且都是新式炸藥;北洋水師有開花彈和實心彈兩種,實心彈足夠,開花彈省點用也勉強,開花彈大部分自己造的,採用的還是黑火藥,質量差,威力不如日軍炮彈。150毫米口徑火炮清日數量對比42:43,速射炮清日數量對比0:97,關於速射炮咱們用數字表示一下,北洋水師裝備的克虜伯150和210毫米口徑後膛炮,射速基本上一分鐘一發,305毫米口徑火炮三分鐘一發,日本海軍150和120毫米速射炮每分鐘8到10發。再來看看戰術的運用:北洋水師運用的是「雁行戰術」,這種戰術是所有戰艦肩並肩,只用艦首的火炮對敵,側弦和尾部的火力沒法使用,好處是可以減少受彈面積!而日軍的戰術是「一」字縱隊戰術,使用側弦火力對敵,這樣的好處是能發揮出來最大的火力,壞處是增加受彈面積。北洋水師的這一戰術被很多人認為是海戰失敗的主因,甚至有人認為丁汝昌是陸軍出身不懂海戰,認為這是一種「腦殘」戰術,我到覺的說這種話的人是無知。前面咱們對比過,日軍上百門速射炮每分鐘發射炮彈數量遠超北洋水師,而且炮彈的威力更強大,也就是說北洋水師要承受比日艦多得多的炮彈打擊,採用「雁行戰術」恰好可以減少受彈面積。我曾經看過北洋水師軍艦的模型,這種蒸汽鐵甲艦前面有一個撞角,大家記得鄧世昌以身殉國、主動撞擊日艦的壯舉把。雖然是無奈之舉,不過從技術上說撞擊是可行的,也就是撞角戰術。大家知道義大利跟奧地利的利薩海戰把,奧地利就用艦首對敵的橫隊衝撞戰術大破義大利海軍,這場海戰對後來的軍艦的設計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甚至出現了「撞擊巡洋艦」,也就是蒸汽鐵甲艦的撞擊戰術!以致遠艦為例,裝備的三門主炮分布為前二後一,兩門副炮在側弦,前面的主炮並不能大幅度旋轉,要想發揮最大的火力最好的就是艦首對敵。也就是全部採用艦首對敵的橫對戰術。甲午海戰輸在整個體制上、軍艦的性能上,慈禧都拿軍費過生日了,戰爭輸了很正常。如果我是丁汝昌,綜合考慮軍艦的性能,最好的戰術就是「雁行戰術」。一個人改變不了這場戰爭的勝負,如果硬要改變,區區上千字是寫不完的,網路上有的是穿越小說。我是鐵血步兵1927,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

(圖片源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如何贏得1894年9月17日的甲午大海戰呢?

本文將探討一個可行的戰鬥方案,創造機會使北洋獲勝,並做了推演。在此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當時的實際情況。

先看一下7月25日的豐島海戰

吉野(22.5節)、秋津洲(18節)、浪速(15節)是日艦殺手第一游擊隊的主體,噸位大航速高火力猛,對付濟遠(12.5節)本該輕鬆碾壓,但從7:55開戰到9:30高升號出現,實戰1.5小時卻沒拿下,浪速還被擊傷水線漏水搶修。後來吉野再單獨追擊濟遠到中午,濟遠的艦首雙聯裝210主炮轉架受傷不能用,艦尾一門150副炮又差點把吉野打殘。

這讓日軍看到了北洋的戰力和德式艦的結實,決定在後面決戰中冒險啟用尚處秘密試驗階段有極高爆燃性的下瀨火藥,保持縱隊作戰發揮側舷火力,不狗斗,並對炮手加強遠射訓練。

北洋方面則按濟遠的受傷情況,拆除定、鎮、濟等早期德制艦圓形炮塔的可旋頂蓋(25mm鋼板),拆除風帆和救生艇,表面鋪木的甲板撒上沙子,敞開式炮位旁堆上煤包。

豐島海戰最後,濟遠150副炮的實心彈,一發擊穿吉野右舷-打碎舢板-擊穿穹甲-打傷電機-砸穿防護鋼板-掉入輪機艙,一發打進指揮艙,還有一發打進船頭。這艘後來大出風頭的4200噸最新款英制穹甲巡洋艦,要害處卻沒防住一門中口徑的克虜伯副炮。

北洋的德制定遠鎮遠來遠經遠四艦有鐵甲堡,德制濟遠和國產平遠二艦有水線裝甲,日軍大數量的新式120速射炮打不穿。 但他們不知道日軍後面將用下瀨火藥,北洋實際上將被烈焰燒敗,而三景艦(松島、嚴島、橋立)的三門嚇人的320巨炮,反而是打醬油的。

日方情況分析:

1)掌握北洋艦艇行蹤。2)秘密擁有爆燃性極強的下瀨火藥(苦味酸葯),已解決裝彈的防腐問題,黑火藥與之合併裝彈後爆炸力10倍,3000度高溫使中彈處猛烈燃燒,而且火焰會流動,能在水上燒。試驗階段,先裝備152和120速射炮彈。容易自爆和殉爆。 3)因有大量射速驚人的新式速射炮,參戰12艦總火力密度是北洋參戰12艦的16倍;但新式速射炮中,除吉野秋津洲的8門40倍徑152在中近距離有一定威力,其餘59門是120口徑,穿甲力不足。 4)參戰12艦中有6艘是新艦,噸位大火力猛速度快,但防護弱。5)大量新艦員,遠射精度差。6)吉野裝備了火炮光學測距儀。7) 新艦千代田、松島、嚴島、橋立,因鍋爐質量差及事故,航速不達標,設計19、16、16、16節,在臨戰前(1894年7月)實測最高值是11.5、10.25、11.64、11.05節。

註:1893年入列: 松島(1892年法國主體)、嚴島(1891年法國主體)、千代田(1890年底英國);1894年入列: 吉野(1893年底英國),秋津洲(日本),橋立(日本)。

北洋情況分析:

對於薄殼的日艦,北洋艦炮的口徑及威力過剩。現在有人分析定遠採用的短管305炮威力不足,這講反了。問題在炮彈。

實戰初期,定遠有二發305裝葯彈命中比睿和西京丸時,都是穿越幾層艙壁後才炸(不知是裝葯破甲彈還是引信壞的開花彈);而305實心彈則右舷進-連破多層艙壁-再左舷出,炮彈直線穿越,這損傷反而小啊,要在裡面翻滾亂撞才好。日艦除老鐵甲艦扶桑有裝甲,(裝甲木質艦比睿、裝甲巡洋艦千代田的裝甲都很薄,防護不如或只相當濟遠),其餘均薄殼(致遠、靖遠也是),這破甲實在不過癮。

進口長開花彈稀缺。實戰中鎮遠一發305進口長榴彈(長開花彈)即癱瘓敵旗艦松島。但定鎮二艦8門305毫米主炮的庫存進口開花彈才3發。關鍵處一發命中如殉爆即可重創,而北洋大口徑炮數量和遠射命中率均有優勢。

1890年前後的德國無引信裝葯破甲彈和英國彈底引信裝葯破甲彈,都不可靠。前者靠摩擦點火,能破甲但未必炸,薄甲更不炸,後多改填沙子;後者當時還不成熟,炸點偏早,破不了厚甲,因此英國海軍也多備實心彈。但這種英國彈對付薄甲管用,能穿能炸,日艦就用這個來開仗的,沒另備開花彈,但也有用充沙彈破厚甲的。北洋多年沒買進口彈了,又以德國主炮為主,沒有這種英式破甲彈。

開花彈是帶觸發引信的爆炸榴彈,當初從德國帶來的所謂長開花彈即是。北洋方面能炸響去引發殉爆主要靠開花榴彈。傳說甲午水師的國產開花彈很多不炸,二種可能:1)是無引信裝葯破甲彈,打日艦薄殼當然不炸。2)是開花彈,但觸發引信失效。但如前述砸穿日艦多層艙壁後爆炸的是次品開花彈,那就有趣了,觸發引信顯然沒起作用,後面是火藥摩擦自爆,這就出了一個新彈種:無引信裝葯圓頭薄壁破甲彈。正常破甲彈是尖頭厚壁的。

三景艦(松島、嚴島、橋立,4300噸)不僅是薄殼,在甲板以下的側舷還開著十幾個炮艙大開口,老艦比睿和扶桑也有不少側舷炮艙,這太適合開花彈鑽進去了。

實戰中北洋炮彈沒帶足。有記錄稱定鎮8門305炮共攜彈228發(其中國產短開花彈55枚,進口長開花彈3枚,其餘是鋼彈即填砂破甲彈,沒提到裝葯破甲彈),而這種炮的彈藥基數是每門50-70發。國產開花在1.5小時內用完,鋼彈也消耗很快。後來省著用,實耗197發,總算撐到5點40分日艦撤退。

英國人赫德在大東溝海戰前2周的信中提到,天津製造局生產的合格炮彈根本不夠北洋水師進行一次大型的戰鬥,「想要湊集夠打幾個鐘頭的炮彈,以備做一次海戰,在海上拼搏一下,至今無法到手」。也有文件提到,引信短缺及驗收不合格,導致部分到貨的開花彈不能使用。

下表是徐建寅稟帖中所列的海戰3個月後的彈藥存量表,戰後已有大量補充,但可以參考一下彈種。

實戰中北洋的超勇、揚威、平遠、濟遠、鎮遠等遠射很精準,其餘總體也不錯,比日艦強。

評價:

甲午海戰的中日軍艦是有代差的。北洋停購軍艦的這幾年,正值艦型、火炮、彈藥的快速發展時段,北洋的裝備老了。

但北洋的鐵甲艦定遠鎮遠(鐵甲堡)、加強型裝甲巡洋艦經遠來遠(簡式鐵甲堡)、裝甲海防艦平遠(水線裝甲)、加強型穹甲巡洋艦濟遠(薄水線裝甲+穹甲)屬老式主戰艦型,而日方的新艦千代田(薄水線裝甲)、吉野(穹甲)、秋津洲(穹甲)、三景艦(輪機艙穹甲)只是新式輔戰艦型。這樣,理論上尚可一戰。

(北洋的致遠靖遠和日方的高千穗浪速同屬老式穹甲輔戰艦型;北洋的超勇揚威是只能攻不能守的老式無防護缺陷艦型,日方的扶桑比睿是上上代的過時主戰艦型。)

可是日方又多了個下瀨火藥,而且總噸位和火炮數多出不少,北洋沒有贏面。得從戰法上動動腦筋。

戰前準備:

1)帶足彈藥基數。增加開花彈比例,其中一部分不裝引信;破甲彈全裝葯,彈頭產量不足但黑火藥有的是,總有幾顆能炸的。2)換用優質燃煤,提升功率。3)設法弄些低煙發射葯,縮短排煙間隔。4)鑒於已發現高層官員身邊的間諜,作戰預案及軍事調動列為最高機密,細節不向中央彙報。

北洋海軍炮基本用克虜伯的,包括英制艦致遠靖遠。但超揚的4門254炮是阿姆斯特朗的,而平遠的260克虜伯獨此一門,好象實戰中這二個炮型只有鋼彈,讓天津製造局也備些開花榴彈,要擔大任,他們不行就讓江南局準備。

傳說中的305進口長開花彈,可能就是1880年式克虜伯的4倍徑榴彈。定遠級尺寸緊,採用了1880年前式25倍徑305炮,標準是2.8倍徑彈,長榴彈屬非標借用。但濟來經致靖均採用了1880年式35倍徑210炮,這長彈就是標準。除了長開花榴彈,還有裝葯長破甲彈。

大家一般以為北洋水師沒有新型管退式速射炮,這是錯的。江南製造局在1893年仿製成功阿姆斯特朗40倍徑120新式速射,射速設計一分鐘10發,實戰中十幾秒一發是沒問題的,用的是無煙發射葯。甲午海戰前共生產了12門,參戰艦隻裝了6門,即魚雷艦廣乙、廣丙各3門。(也有說廣丙只換裝了2門)。

艦長調整:

1)平遠艦長李和與致遠艦長鄧世昌對調。英式穹甲艦致遠航速高火力猛(3x210 +2x152),但防護差,需適時進退;法式國產裝甲艦平遠奇慢但是鐵烏龜扛打,有一門260巨炮+2x150副炮 (也有說是1x260+2x120+1x150),可攪局。

2)揚威艦長林履中和濟遠艦長方伯謙對調。林勇敢且進退有度,可讓這艘德制老穹甲艦(3英寸水線裝甲+3英寸複合穹甲,主炮2x210 +1x150)發揮更大作用;方伯謙怕死,但主意多戰法熟,並精通地形水文號稱活地圖,可設法保護這老木艦,並發揮上面二門26倍徑254巨炮的遠射火力優勢。超勇級是早期專為獵殺鐵甲艦設計的。

作戰設想:

李鴻章命令水師只在渤海口到朝鮮北部間的近海巡航。日軍將來尋求決戰,實戰的大東溝即是如此,如上圖。有人說日軍來攻擊登陸場,丁汝昌為保護陸軍才決戰,才不是。看日艦航跡及戰後記錄,他們就是來尋殲北洋艦隊的。

這是我們的主場,要好好利用。我們沿巡航通道預設幾個戰場,打動態伏擊戰。各預設戰場均由方伯謙事先制定,並將水文通道製圖送交相關艦長。

本戰中超勇揚威的首輪火力伏擊極為關鍵。他倆遠程命中率相當了得,實戰中不到半小時,用前主炮行進中攻擊,只一個照面一游四艦全點名,吉野2發,可惜是實心的。

預先找好潛伏地和攻擊點,如小島、礁石等。需快速進入精確遠射殺傷,距離和方位通過旁邊的礁石等標誌物事先測算,縮短戰時炮校時間。也可考慮去除超揚的桅杆進行外形改裝。

戰艦分成四組:

主力組由防護強的德制鐵艦組成,即鐵甲艦定遠(11節)和鎮遠(12節)、加強型裝甲艦來遠(13.5節)和經遠(13.5節)、加強型穹甲艦濟遠(12.5節),將在預伏區外海決戰。國產裝甲艦平遠(7節)防護強,但航速太慢,另安排。

火力支援組:由火力強但防護差速度慢的鐵皮木質巡洋艦超勇揚威(8節)為主,加上老式木質威遠級(第六艘)巡洋艦廣甲(13節),由方伯謙指揮。平遠先歸這組,戰鬥開始後視形勢移歸主力組。

機動組:由速度快火力強但防護弱的英制穹甲艦致遠靖遠(16節)組成。靖遠葉祖珪指揮。

魚雷組:魚雷艦廣丙(16節)、魚雷艇4條(初速:福龍24.2節,左一23.8節,右二15.5節,右三15.5節。魚雷艦艇沒看到戰時實速數據)。

作戰要領

舉例大東溝實戰,發現敵情到開戰有3個小時,我們這樣安排:

1)大隊出動巡航。瞭望台發現敵情後,開始分組行動。

2) 火力支援組(含平遠)、魚雷組首先脫離大隊,開往就近的預設戰場淺水區潛伏。路上採用低煙煤並控制航速減少煤煙,到潛伏區後將鍋爐調到最低。

超勇揚威砍倒桅杆,駛入礁石後隱蔽,準備遠程火力伏擊。鍋爐調到最低點怠速,觀察排煙可視度。接戰後保持與敵艦距離3000米以上,側向對敵發揮前後炮廓內254主炮各一門的遠射優勢(2x254 +4x120)。

木質廣甲(13節)先隱蔽,待一游出現時,移到超揚埋伏點前方游弋,遮擋超揚的少量煤煙,待敵艦接近時施放煙幕後撤。

魚雷艦廣丙(16節)、魚雷艇4條找地方隱蔽。

裝甲平遠(7節)在離超揚幾公里的北邊淺水區游弋,準備接應先去引敵的大隊。

3) 主力縱隊現在改用高煙煤,並故意拉大煤煙。在外面繞一圈吸引日艦過來,然後轉向預伏海區外側。日艦噸位大並對這兒水文不熟,靠近後即使發現我方弱艦也不敢殺入淺水區。

4) 引敵完成後,英式快艦致遠靖遠脫離大隊先進入淺水區準備,位置在超揚和平遠之間。致靖二艦側向對敵,每艦有頭部2門210+尾部1門210+中部1門150的優勢側面遠射火力。

5)主隊定鎮來經濟等五條德制戰艦算好時間,和日艦前後腳到達預伏海域。這是主力組,將在預伏外海決戰。主力組用9-11節航速(定遠只能到11節)駛過預伏區後降速,外轉調頭成橫隊迎敵。主隊將隨日軍前後二隊的位置迴轉或衝撞,橫隊扇形回掃攻擊或者縱隊C型切線防守,頭部對外發揮最大火力。

低速的平遠將適時衝出側攻或攔截敵艦,頭向敵,攪亂敵方隊形,但不遠離淺海邊緣。

超揚躲在礁石後進行精確遠射殺傷。距離和方位通過旁邊的礁石標誌物事先測算,縮短炮校時間。

高速的致靖(16節)機動,日方一游(編隊航速12—15節,吉野22.5節,高千穗15節,浪速15節,秋津洲18節)、本隊主力(編隊航速9節,松島10.5節,千代田11.5節,嚴島12節,橋立11節)過來時後退遠射,本隊輔艦(比睿9節、扶桑10節、西京丸12節、赤城10節)過來時追殺。主力5艦轉向位置不佳時衝出接應掩護,然後退回安全區。

初期作戰目標:

利用初期伏擊,集火毀傷高航速高火力的吉野(22.5節,4x152新速射+ 8x120新速射,4200噸)和秋津洲(18節,4x152新速射+ 6x120新速射,3150噸),然後設法擊沉。

此後,致靖二艦(2300噸,16節)航速將超過餘下的所有日艦,可以衝出淺水區佔據主動,有利可上,不利可逃,不必靠淺水保護了。

注意點:1)致遠靖遠至少要保存一艘,其高速性可以破交,尤其拼掉吉秋後。2)福龍、左一(初速24節)盡量不用於危險下的攻堅,可以協助破交。3)超揚的開場伏擊一定要打好,這是利用日艦的驕傲獲得的機會來滅吉秋,沒有下次。

以上方案可以達成三個好處:1)形成一個陣地,保護防護薄弱的艦艇少受攻擊及不受追擊,但發揮其火力。2)主力艦有一個靠牆,避免四面受敵。3)突然的伏擊殺傷。

後面有二個附錄:

附錄一是 雙方參戰艦艇戰力細節和分析;

附錄二是 假想甲午大海戰;對全局的影響。

……………………………………

附錄一:

日方12艦火力統計:

日方大中口徑火炮105門(也有統計為104門),其中速射炮67門。

大口徑火炮11門。其中三景艦有3門38倍徑320法國加奈特(12分/發),老艦浪速高千穗有4門35倍徑260克虜伯(3-4分/發),老鐵甲艦扶桑有中央炮室射角局限的4門18倍徑240克虜伯(3-5分鐘/發)。但320雜牌炮實戰不中用,而260克虜伯打不穿定遠、鎮遠的堅固鐵甲堡。

(註:地中海風格的320炮問題多,驗收試炮就斷了炮栓,後面只能用弱裝葯;實際射速每發30-60分鐘;炮船不匹配,大炮轉動船會傾斜,開炮船就晃。)

中口徑150-173炮31門。老式的23門,其中扶桑2門比睿3門22倍徑173炮,浪速高千穗12門35倍徑150克虜伯(1分/發),比睿6門150炮。新式的8門是吉野秋津洲各4門40倍徑152管退式新速射炮(8-12秒/發)。均打不穿來遠、經遠的水線裝甲和簡版鐵甲堡(設計缺點:裝甲板有接縫)。

中口徑120炮63門。除赤城4門架退式120炮(1分/發),其餘59門為新式40倍徑管退式新速射炮(5-7秒/發),其中一游吉野8門秋津洲6門,本隊主力44門(松島12,嚴島11,橋立11,千代田10),西京丸1門。打不穿平遠的水線裝甲,也不易打穿濟遠的薄水線裝甲+穹甲(設計缺陷:穹甲低於水面)。

(註:上表有些數據有誤;有些不是海戰時的狀態;航速是初始數值,戰時很多已達不到。)

北洋12艦火力統計:

中方大中口徑火炮共58門,其中速射炮3門。

大口徑炮25門,其中定鎮有8門25倍徑305克虜伯(3-5分鐘/發),平遠1門35倍徑260克虜伯(3-4分鐘/發),超揚4門26倍徑254老阿姆斯特朗(2.5-3分鐘/發),致靖來經濟五艦共12門35倍徑210克虜伯(2.5分鐘/發),可擊穿所有日艦。

中口徑150-152炮18門,致靖有4門阿姆斯特朗半管退式速射152炮(1分鐘/發),其餘為35倍徑150克虜伯1880年式架退炮(1分鐘/發),定鎮4門,來經4門,濟遠1門,平遠2門,廣甲3門。可擊穿除扶桑以外所有日艦。

中口徑120炮15門。超揚8門老阿姆斯特朗架退炮(1.5分/發);廣甲4門克虜伯1880年式架退炮(1分/發);廣丙3門江南局的120管退式新速射炮(6-15秒/發)。可擊穿除扶桑、比睿、千代田、吉野以外的所有日艦。裝甲艦千代田的水線裝甲才92mm。

註:豐島海戰中沉沒的魚雷艦廣乙也換裝了3門江南局120新速射。

………………………………………

附錄二:

為直觀起見,後面附錄一個假想的戰鬥過程,當然比實戰會輕鬆些,戰果也大些,因為把對我們有利的情況都用上了。

《穿越版1894年9月17日甲午大海戰》:

1)日本艦隊司令在本隊首艦松島上的視野:

瞭望塔發現航煙。確認是清國軍艦。辨認出是七艦。望遠鏡已能看到,是定遠級2條,經遠級2條,致遠級2條,還有1條是濟遠。喲西,清艦主力全在了。分成一游4艦和本隊8艦二個縱隊,間隔3公里,迎敵而進。戰鬥準備。清艦轉向退卻,在加速,估計11節。本隊只能到9節(最慢的比睿9節)。清艦越來越遠。傳令一游加速先行攔截清艦。

2) 一游指揮官在一游首艦吉野上的視野:

縱隊加速到最高15節航速前進,間距1000米。清艦越追越近,本隊在後方越拉越遠。敵艦隊往西北方近岸區駛去。淺水區發現一艘單囪單桅敵艦,是平遠,清國海軍的八遠到齊了。二條致遠級左轉駛入淺水區,其餘5條右轉沿近岸線北行。喲西,正好避開定遠鎮遠先攻擊巡洋艦。

我方不能進淺水區,沿已測定的近岸航線北行,航速8節,側面攻擊淺水區三敵艦。左前方5公里淺水區有一敵炮艦在施放煙幕後撤;左前方8公里淺水區是致遠級二艘;左前方10公里是平遠;敵主力五艦還在北行。炮瞄測距儀跟蹤致遠級,152炮準備。

致遠級主炮向我開火,這麼遠不可能命中。敵連續開火。回敬幾下吧。炮聲隆隆。均無命中。

突見敵炮著點快速到位,怎麼回事?左舷中彈……左舷水線中彈……左舷水線又中彈,機艙穹甲被擊穿,進水嚴重……機艙排水,關閉左舷水密艙……還在進水,船左傾,左舷炮位最高射角受限……致遠級二艘接近攻擊……一發爆破榴彈命中前甲板,前主炮被毀,大火……左前方敵平遠在向我衝鋒,速射炮命中平遠起火,但還在沖……接近……右轉避讓,船有左傾,右轉艱難緩慢……平遠近距主炮發射,鋼彈貫穿我輪機艙兩側水線,八格!……船底爆炸震動,鍋爐爆炸……在下沉……發撤退信號……

3)一游第二艦高千穗艦長的視野:

跟著吉野沿近岸航道北上。左前側幾公里敵方老式炮艦一艘施放煙幕後撤,一片霧朦朦。左側遠方敵致遠級二艘相向而來,吉野與之交火。距離很遠,我艦不必參與。

吉野中彈。敵致遠級現向我艦接近,與之交火。吉野右轉,吉野中彈。敵平遠起火。吉野發撤退信號,吉野下沉。 我艦右轉。致遠級在我艦後方几公里越過。

北方敵五艦完成轉向成橫隊接近,遠程向我攻擊。航速加到12節,通過敵主力艦火力區。

後面沒有友艦跟上……

4) 超勇和揚威。

在致遠靖遠的炮擊掩護中,礁石後罩在煙幕薄霧中的超勇揚威打靶似地攻擊吉野。航速8節,航線最近點距離3公里,從最近點前4公里(斜向5公里)開始攻擊到駛過正面1公里時結束,攻擊行程5公里,時間21分鐘,完成8輪射擊,發射254彈32發,命中6發,重要命中1發。現在第二艦高千穗到達伏擊區正面,跳過它,炮口瞄準第三艦秋津洲。

第三艦秋津洲過來了,航速、距離、角度和吉野一樣,這很順手。從正面最近點前0.7公里(斜向3.1公里)開始攻擊,這次用首尾主炮齊射。揚威齊射開局;超勇早已準備,立即跟上;每2.5-3分鐘一輪。廣甲在側後方1公里處用它的7門中口徑炮開火作掩護。……命中……命中前部炮位,劇烈殉爆,烈焰升起……又命中後部炮位……爆炸和火焰連成一片覆蓋整個甲板區,刺眼亮光,煙霧濃烈,我的天!花了15分鐘,完成5.5輪炮擊,發射22發254彈,命中5發,重大命中2發。秋津洲已癱瘓,交給北側的致遠靖遠吧。

目光轉向第四艦浪速。似乎浪速已察覺到了礁石方向的炮擊聲,但超揚的齊射很短促,炮煙也被尚未散去的煙幕掩蓋,它對側後的廣甲進行了攻擊。浪速無速射炮,現在可用首尾2門260炮(3-4分/發)和左舷3門150炮(1分/發),但遠射並無太好準頭,沒有擊中廣甲,有幾發落在礁石附近,沒有損傷。

這時候,浪速已通過伏擊正面2公里,正在右轉脫離近岸航線,距離3.6公里。抓緊時間各炮隨機攻擊……命中艦尾,舵機打碎,太好了!……浪速失去航向,順時針劃著大弧線向外海而去。

5) 伏擊戰果比預料的來得更快,情況很有利。

吉野下沉後,平遠退後滅火,致遠靖遠則和高千穗交火,但艦長的心思卻更在後面的秋津洲上。超勇揚威幹得太棒了,秋津洲似乎已經廢了。

濃煙烈焰中還在爆炸的秋津洲有點迷糊,只有零星的炮擊聲,航向繼續北上並未右轉。致遠、靖遠開始貼近攻擊其水線。正這時,魚雷艇右二、右三上來了,各發一枚魚雷,直接將半昏迷的秋津洲炸成二截。

尾艦浪速也廢了,航向已失控,劃向外海的弧線正撞上南下的主力組五艦正面,好一頓炮擊……浪速向左傾斜,船頭入水,螺旋槳在水面打著浪花,旋向東南方迎著遠方的日艦本隊而去。

致遠、靖遠(16節,2300噸)騰出身來,出淺水區全速追趕已經東去的高千穗(15節,3700噸)。右側包抄,左轉T字攔截,逼著向東北外海而去。大中口徑火炮,我方二艦10門(6x210 +4x152),高千穗8門(2x260 + 6x150),我方佔優。高千穗、浪速等無速射炮的日艦沒配下瀨火藥炮彈。

日艦本隊遠遠地來了。廣甲回到伏擊礁石右前方,擋住正在接近的日方本隊對礁石伏擊點的視線。再放煙幕。

淺水區礁石後的超揚繼續隱蔽。必要時突然襲擊獲得戰果;如被發現則現身,在淺水區保持距離支援,但還是遠射,別靠近,否則超揚先滅。

6) 日本艦隊司令在本隊首艦松島上的視野:

瞭望塔報告: 前方激戰……吉野沉沒……秋津洲沉沒……高千穗和敵致遠級二艘開往東北向……。

司令進入指揮台。

左前側有敵炮艦一艘在施發煙幕後撤。正前方敵艦5艘: 定遠、鎮遠、經遠、來遠、濟遠。右前方平遠單獨。似乎敵艦並無明顯受傷,也並未起火。八格!該死的吉野、秋津洲!你們速射炮和下瀨火藥的威力呢?

浪速過來了,劃圈過來的,也快沉了。

司令在流淚。天皇和全體國民準備了十年,是這麼個開局嗎?!下屬請示是否撤退。不!回去剖腹亦不能交代如此失敗。我們還有六條主力,我們還有3門320巨炮,我們還有45門速射炮!清國5艦以橫隊過來了。

「決戰!」 攻擊戰旗升起。

前方是淺水,縱隊右轉成T字迎敵,航速9節。作戰縱隊7艦,依次為松島(10.5節,4300噸,12x120速射 +1x320)、千代田(11.5節,2400噸薄裝甲艦,10x120速射)、嚴島(12節,4300噸,1x320 +11x120速射)、橋立(11節,4300噸,1x320 +11x120速射)、裝甲木質艦比睿(2300噸,3x173+ 6x150,9節)、鐵甲艦扶桑(3700噸,4x240+ 2x173,10節)、炮艦赤城(600噸,4x120,10節)。

武裝商船西京丸(2900噸,12節,尾炮一門120新速射,前炮一門57機關炮)上有觀戰的海軍部首長,留在外海觀戰。

(註:上面這個T字不正宗,面對橫隊一般講是挨打的走法。正常應該縱隊過敵方橫隊左翼,右轉抄其後路;但幸虧日艦沒這樣走,因為近岸通道上有埋伏。)

7) 定遠305炮首先開火,沒有命中。松島120速射炮連發,定遠指揮旗被擊落,倭人一片歡呼。鎮遠305鋼彈命中松島艦體穿越。嚴島速射炮擊毀鎮遠信號旗索,鎮遠305鋼彈回擊,滅了嚴島的320炮塔。

北洋艦主隊航速11節高於日方9節,日方縱隊後部被衝散。北洋艦最左側濟遠升指揮旗,橫隊順著日艦去向逆時針扇形迴轉。右邊最外側的定遠在迴轉時順便攻擊外海看戲的西京丸,2發305鋼彈貫穿,西京丸急忙後退。

在日隊前方等待的平遠(7節)上來了,向日隊首艦松島(10.5節)斜向攻擊,一發260鋼彈從松島左舷穿過醫療室,衝過中央魚雷艙,鑽過左舷魚雷發射架,打入320巨炮的底艙擊碎其轉動機構。平遠被速射炮多發命中再次起火,退向一邊,日艦在努力保持隊形,沒來追趕。

8) 二個回合下來,雙方隊形均亂,開始狗斗。

三景艦的三門320巨炮實戰0.5-1小時一發,而且炮管一轉動船就傾,一開炮船就晃,不太好使。現在2門320已毀,最後1門更難起作用。

但三景艦、千代田的44門120新式速射炮的急速打擊如冰雹一般,下瀨火藥使北洋艦隻艙面一片狼籍,四處大火烈焰,但關鍵處沒有擊穿。

日軍的首要目標是定遠。扶桑一發240裝葯破甲彈擊入定遠前部甲板下無厚甲保護的軍醫院,引發酒精爆炸及大火濃煙,鎮遠上前遮住保護。

9) 三景艦(松島、嚴島、橋立)和千代田是北洋的優先打擊對象,並以旗艦松島(主炮在艦尾,與另二條不同)為最先。這幾艦有大量新式速射炮及下瀨火藥。

鎮遠的305彈二次命中松島四號炮位,第二次是進口開花榴彈,巨大的殉爆,火光濃煙遮天,松島傾刻癱瘓。

濟遠命中橋立炮位,爆炸又毀掉相鄰炮位,但自身中炮多發,大火,退往淺水區,經遠掩護……

定遠一門305炮損傷,鎮遠一座305炮塔旋轉機損傷(含2門305炮);甲板人員傷亡很大;305炮塔現無頂蓋,上部結構反彈的飛散彈片也使炮手傷亡不斷。定、鎮噸位大,不能進淺水區滅火,二者互相掩護。

平遠滅掉大火又來衝殺,第三次中彈大火。現在260主炮及兩舷副炮均毀,下瀨火藥引發的大火呈流動性的蔓延,官兵拚命滅火。該撤了。但平遠速度太慢,千代田追過來用速射連擊,平遠用哈乞開斯速射小炮還擊。情況危險。

經遠剛送完濟遠回來,迎頭擋住千代田;千代田左前舷120炮被經遠擊中,殉爆掀起的一發下瀨火藥彈頭飛向自己的駕駛台;平遠退下。橋立從後方殺向經遠,經遠接連中彈起火。來遠從橋立側後面追上來,2門210和2門150斜對著橋立一個齊射,橋立爆炸重傷。……

10) 中日雙方激戰,不時來到超勇揚威埋伏的淺水區礁石外海。超勇揚威在等待時機。

嚴島、赤城和定遠打著過來了,他們在靠近伏擊正面。很好,嚴島進入理想射程射角。突然連續開火,一發254彈打入嚴島右舷中部炮艙……彈藥引爆,大型殉爆……嚴島和松島一樣,奄奄一息……

赤城發現伏擊點,向礁石區衝過來了。廣甲上來趕走了它。超揚緊急鍋爐升壓,然後啟動離開礁石,安全退到日艦4公里外的淺水中。現在移動遠射支援。

11) 情況對日方不利。三景艦中2艘已喪失戰鬥力,下瀨火藥對自身的危害也很大。

松島、嚴島被自爆所傷,還零星閃著爆炸燃燒的刺眼亮光,甲板被帶毒煙霧籠罩著,炮位全毀,人員傷亡,已癱瘓。

現在日方有橋立(受傷)、千代田、扶桑、比睿、赤城,北洋有定遠(受傷)、鎮遠、經遠(受傷)、來遠。

小鐵甲經遠快速滅完大火,堅持和兄弟來遠(13.5節,2x210 +2x150,2900噸)對打千代田(11.5節,薄水線裝甲,10x120速射,2400噸)。大中口徑炮中方二艦8門對日方10門,但日炮大多在兩舷,這給來經的T字攔截帶來方便。來遠、經遠的210和150炮在製造時就是電擊發,可以齊射。木質魚雷艦廣丙(16節,3x120速射,1000噸)來幫忙了。

定遠(7335噸,11節)與橋立(4300噸,11節)、赤城(600噸,10節)對陣。木質廣甲(1300噸,13節)來幫忙。濟遠(2300噸,12.5節)滅完火後也加入進來。

鎮遠(12節)對付老鐵甲艦扶桑(3700噸,4x240 + 2x173,10節)和裝甲木質艦比睿(2300噸,3x173+ 6x150,9節)。這二條日艦的炮在兩舷炮廓內,射角很窄。木質超勇、揚威(1350噸,8節)來幫忙。

12) 定遠這邊,赤城(10節,600噸,4x120)扔下橋立開溜, 木艦廣甲(13節,1300噸,3x150 +4x120)追擊。

橋立還有艦體後半部的左右舷各1門120速射能用,艦首320炮也在,左右開弓對付定遠和濟遠。從開火頻率看,就是橋立那2門速射熱鬧。濟遠只有尾炮一門150能用了,佔據艦首方向遠射打水線。定遠劉步蟾最喜歡的艦首150炮壞了,只能用3門305炮給橋立打孔(305開花彈用完了),但射速太慢。總算一發305鋼彈打穿了橋立輪機艙的一根鍋爐氣管,橋立最高速降到9節。

劉步蟾眼晴一亮。他令甲板人員隱蔽,定遠冒著橋立120速射火力開始衝鋒,甲板及上層建築連續中彈爆炸燃燒,但航速不減。橋立的320炮向定遠轉動,劉步蟾冷笑一聲: 「前不久剛看你朝天放過一炮。有能耐在15分鐘內朝我開火」。看著320巨大的炮管跟著定遠左右轉,忽然又改上下轉,彈頭還沒上去呢;炮轉不要緊,橋立艦體左搖右晃,害得120速射也沒法瞄準。……距離1000米,定遠塔台上的哈乞開斯機關炮開始居高臨下掃射,橋立炮位人員四處奔逃……定遠的大沖角插入了橋立的側腹……。

定遠、濟遠來幫鎮遠。鎮遠、超勇、揚威還在遠射炮擊,有進展。劉步蟾哈哈大笑,「林獃子,方怕死,別這麼光顧愛惜自己的羽毛,這麼久了,這二條又慢又沒速射炮的獃頭鵝還沒處理完,看我的!」

定遠(11節)從扶桑(10節)的艦首方向迎頭衝上去。扶桑一看,忙轉動艦體用中部八角炮艙的左前240炮斜向對準定遠。「打過我一炮了,還來嗎?現在艦首沒醫院酒精了,不怕你!」240炮彈命中定遠,但定遠不為所動。扶桑繼續右轉,想用左後240再來一發……來不及了,定遠的大沖角插入了扶桑的側腹……

林泰曾和方伯謙看得目瞪口呆。倒是超勇的黃建勛反映過來,」還有這操作?我超勇級學名是什麼?撞擊巡洋艦!」於是,超勇(8節)也向比睿(9節)撞去。但比睿速度快,讓過了。但這邊讓過,另一邊讓不過……

定遠倒車把大沖角從扶桑左舷抽了出來……扶桑快速向左傾斜……傾覆……右舷中部八角炮廓上層炮艙的那門173炮正朝上空放了一炮……船中混亂的撞擊和喊叫聲……船尾入水側身下沉……定遠啟動繞扶桑半圈。突然比睿從右側冒出來,定遠猛轉頭,毫不猶豫地把那大沖角插入了比睿的側腹……

經遠(13.5節)林永升大受啟發。經遠上層建築也被速射炮毀傷嚴重,但鐵甲堡護著機艙,動力依然強勁,水線也完好。經遠從千代田(12節)艦尾追撞過去,沖角直插進去……

外海的西京丸也目瞪口呆,它轉頭向外海逃去。

淺水區平遠號上,鄧世昌用望遠鏡目睹定遠的威猛,頓時熱血沸騰。平遠不顧傷重,開出來了。

……

魚雷艇出擊,擊沉無反抗能力的松島和嚴島。

遠處靖遠(16節,2300噸,3x210 +2x152)回來了,西京丸(12節,2900噸,1x120速射尾炮)在外海被攔截。

致遠受傷漏水,速度慢(16節降到7節),後面才到。它看到了還在海上轉圈的浪速(15節降到6節):嚴重左傾著,頭部入水,尾部上翹。浪速左舷炮已接近水面,但還能抬高瞄準,剩2門150能使;右舷炮3門均好,但炮口朝天沒法用;尾炮260已毀;首炮260完好但瞄準很艱難。日本人看到致遠,費勁地在甲板上移動著,準備戰鬥。但致遠卻遠遠地停下,不急於攻擊,想等浪速自己繞圈回來露出它的右側,然後用魚雷攻擊……

……

平遠來到致遠這邊。李和一看,天哪,我的平遠現在就剩個船殼了?半吊子,你又來幹麼?

除了有重甲保護的司令塔台(駕駛台),平遠大致只有甲板以下的船體了,但7節航速沒減,還快了點,就是煙囪沒了,排煙有點奇怪。

鄧世昌也有意見,「小李子,你在磨嘰什麼?用了我的致遠,倒是趕緊搞定這個半死的浪速啊。看我的吧!」

平遠開足馬力一路追過去,繞到浪速右側,對著那個半露的右側船底,沖角用力頂進去……

13) 戰鬥結果中方大勝。日方12艘軍艦全被擊沉。中方平遠重傷,定遠、經遠中重傷,濟遠、鎮遠、致遠、廣甲中度傷,來遠、靖遠、超勇輕傷,揚威和廣丙基本無傷。

中方大隊開往旅順,留下魚雷組搜救日艦落水倖存者。天黑前救上來75人,然後去追趕大隊。魚雷艦廣丙留在現場警戒並值夜。日艦沒有來犯。

第三天早上,我方輔助艦隊及陸戰隊從威海出發到達戰場,展開搜索周邊海域、島礁及近岸。在陸軍和居民配合下,又發現並俘虜日方人員31人。

總共救出並俘虜日艦人員106人,未發現中級以上軍官,似乎早已殉艦或自殺了。按日方後來證實,日方12艦有3711人,除被俘人員,沒有其它途徑生還者。

中方12艦人數2346人,陣亡95人,傷255人。魚雷艇隊沒有傷亡。

皇上親筆書寫聖詣嘉獎北洋水師,並破例動用國庫向陣亡將士家屬發放撫恤金。

廣甲艦長吳敬榮有些鬱悶,雖滅了小艦赤城,但這兔子會咬人,廣甲受傷需修理三周。眾人安慰,並誇他前面掩護超勇揚威的潛伏幹得很棒。廣甲艦輪機員黎元洪後來調任陸軍官員,多年後成為民國總統,這是後話。

14) 此戰後稍作休整及幾天修理,北洋出動了鎮遠(帶傷)、來遠、靖遠、超勇、揚威、廣丙六艦,帶著5條威遠級老巡洋艦,巡遊封鎖朝鮮各港口,日艦沒敢妄動。

日本國內還有八重山號通報艦(鋼質,1600噸,航速20節,3x120新速射)、金剛號裝甲木質艦(2300噸,比睿的哥哥)、筑紫號鐵皮木質巡洋艦(1350噸,超勇級)、高雄號鐵皮木質巡洋艦等幾艘,有赤城這樣的炮艦(600噸)5條,還有些威遠級那樣的老式巡洋艦。要不是現在超揚鍋爐老化跑不快,1882年朝鮮事變時,鐵甲艦扶桑(1878年)和金剛、比睿兄弟(1878年),看到超勇揚威(1881年)的254炮都嚇跑了,因為當時英國人說超勇級是專克鐵甲艦的,日本人回去後趕緊從智利買了超勇同型的筑紫號。

失去海上支援,入朝日本陸軍已成瓮中之鱉。

……………………………………

後記:甲午海戰對陸戰及全局的影響

15) 海戰前的2天即9月15日晨,入朝日本陸軍16000人進攻平壤的15000名清軍。下午防守北翼的左寶貴戰死,日軍佔領城北高地牡丹台和北門玄武門。當日雙方傷亡均在千人,但日軍彈藥將盡,天在下雨,後援物資沒有送達。但是清軍主將葉志超誤判形勢,當夜丟棄大炮機槍等重裝備及彈藥,輕裝出城撤退被日軍伏擊,陣亡1500被俘700人,連著狂奔500里逃到朝鮮北部安州。

16) 海戰的勝利大大鼓舞了陸軍士氣。日軍主力北上平壤,漢城空虛。清廷急調已回國二個月的袁世凱引導援軍從海路直撲仁川及牙山登陸,佔領漢城,切斷日軍後路。已回國的聶士成率援軍渡鴨綠江與安州敗軍會師。日軍已被包圍。日軍彈藥用盡後投降。

17) 二個月後,北洋絕大部分艦隻基本修復,出動封鎖日本港口。日方釋放豐島海戰中虜去的操江號及中方人員。中日簽訂條約,日本向英國訂造中的二條萬噸級新艦賠給中國,並規定日本以後每添一艦須送中國同樣一條。

讓人痛心的甲午歷史終於被改寫了。

全文完。


在保證優質彈藥足夠的情況下,將旗艦設為來遠或者經遠當中的一條,解放定遠的戰鬥力。在海戰當中,重點打擊的必然是主力戰鬥力和旗艦,定遠作為旗艦,雖然司令部是安全多了,但是受到的火力打擊太大,而且己方火力還受到限制,畢竟要指揮啊,不能衝出去。所以,解放定遠戰鬥力是第一步,以定遠、鎮遠兩條戰列艦為第一戰鬥梯隊,發揮出鐵甲戰列艦皮糙肉厚火力猛的優勢,前出迎敵。解除鄧世昌中軍副將職務,令其率致遠艦和靖遠艦組成機動艦隊,該兩艦速度最快,可以快速機動,而不至於因保護旗艦而限制其速度優勢。認命方伯謙為中軍副將,率濟遠艦和來遠艦一起護衛旗艦經遠號。平遠艦、超勇艦、揚威艦速度最慢,但是主炮口徑夠大,可以編入中軍,在守衛旗艦的同時,以大口徑重炮攻擊敵方。該隊形當中,最主要的還是定鎮二艦的火力得到完全釋放,定遠不再擔負旗艦,專註打擊,可以在極短的時間裡取得戰果。致遠和靖遠機動起來,隨時支援,也可緩解戰場壓力。中軍集合了六條戰艦,也可確保旗艦安全。至於有人或許會所方伯謙貪生怕死,擔負中軍副將護衛旗艦,不是讓司令部安全得不到保障了嗎?這就要考慮一下清軍的軍法了。中軍副將的職責就是護衛提督的安全,如果方伯謙跑了,丁汝昌有所傷亡,方伯謙必被處死,正是因為方貪生怕死,所以才好讓其擔任中軍副將,這樣他就不能跑了,職責擺在那裡,丁汝昌不跑,他就不能跑,日艦圍攻旗艦時,他還必須護衛,要不然丁汝昌有啥損傷,他還是會死,如此,濟遠的戰鬥力也被釋放出來了。如此換陣,釋放了定遠和濟遠的戰鬥力,解放了致遠的機動力,足以和日艦一戰了。但是,有一個前題,那就是優質彈藥必須得到保障。


根本打不過日本,縱是有諸葛孔明在世,丁汝昌三頭六臂,甲午戰爭也無法打贏。

在甲午戰爭前,就不講1984年朝鮮甲申政變中日本的蓄意挑釁那麼早了,就是在1894年朝鮮東學黨起義時,日本狼子野心已經充分暴露,而以李鴻章為首的朝中大員對戰爭仍然沒有重視,還以慈禧六十大壽為工作重點,對日本只是寄希望於歐美調停,就是臨陣磨刀也能也閃閃光,就是一直都到豐島海戰,黃海海戰了,還在「避戰保船」,不積極備戰,怎麼能不敗。

直到甲午戰爭前夕,中國(清)北洋海軍已經全面落後日本聯合艦隊,無論是航速還是火炮還是噸位,都無法與日本相比,除了北洋有兩艘彈藥不足的鐵甲艦(定遠、鎮遠)之外,毫無任何優勢,並且北洋海軍自撤旗事件後琅威理辭職,北洋軍紀渙散,缺乏訓練,尤其是戰爭中濟遠、廣甲擅自臨陣脫逃,連靖遠、來遠重傷撤離戰場也不與代旗艦提前報告,福龍艦在偷襲西京丸明顯必得的情況下接連失誤,整個北洋海軍在甲午戰爭中混亂不堪,直接反映北洋海軍整體缺乏訓練。加之彈藥不足,竟然在戰爭中出現啞彈臭彈的情況,戰爭高潮期間,致遠艦竟然彈藥用盡,說明戰爭根本沒有提前準備,甚至在黃海中,北洋海軍都沒有預料到會遇到日本聯合艦隊。

在上豬一樣的陸軍隊友,以葉志超為首的援朝淮軍,在天時地利人和均在清方一面,居然一夜撤退五百里,全軍潰敗,就算北洋海軍在丁汝昌的指揮下,擊退日本聯合艦隊,在日本已經在朝鮮勝利後,勢在進軍遼東還和山東半島的日本,北洋海軍早晚要被全殲。

丁汝昌如何指揮?可以講丁汝昌已經儘力了,在上級李鴻章「避戰」和光緒帝「決戰」的面前,毅然決定不辱軍威,在彈藥不足的情況下,合理的配置彈藥,積極與美德購買炮彈,但彈藥未及時趕上戰爭,在戰爭遭遇,採用最適合北洋海軍的雁形陣,在戰爭中,誤中炮彈受傷,毅然盡職盡責,不進船艙,與將士共同對敵,在威海保衛戰中,內無彈藥外無援軍的情況下,多次組織軍隊抵禦日本進攻,最終自盡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所以我講無論丁汝昌如何指揮,中國都無法擊敗日本,敗不是敗在丁汝昌上,而是敗在中央上。


感謝邀請。

我的答案很簡單,沒有任何可能。日本為了戰爭做了充分的準備,而當時的中國對可能的戰爭並沒有進行任何提防。再者,日本建立了一套自己的近代化體系,工業、經濟、教育、軍事、社會等方面都完成了近代化改造,政治方面也逐漸推行近代化改良。而中國呢,仍然是享受著工業文明得紅利、用著舊制度的老大帝國,尤其是軍事制度的落後以及動員能力的低效嚴重拉低了戰爭潛力,在國力、軍力方面也遠弱於日本。

另外,當時得中國人思想上仍然沒跟上時代,對於世界形勢的判斷,除了李鴻章等少數近代化人才之後,幾乎所有人都是停留在有就可以的局面。在當時人看來,包括最高統治者慈禧以及光緒在內,他們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鐵路、火車、輪船、電報、近代化海軍、西洋槍炮什麼的我們都有,日本一個蕞爾小國,洋鬼子喲打不過打你我哪能打不過,說白了就是盲目樂觀。

再者,日本為了戰爭,全國上下一門心思的為戰爭服務。而中國呢,在戰爭最關鍵的時刻,還在想著黨爭。比如翁同龢這個偽君子,他把甲午戰爭視為他扳倒李鴻章、報私仇的終南捷徑,至於戰爭勝敗,則不是他關心的,那是皇上和太后頭疼的,關我屁事,只要能放倒了李合肥,我就高興。所以翁同龢及其爪牙黨羽在戰爭期間沒少給李鴻章他們添堵。

至於題目說的丁汝昌是否指揮失誤,這是源於人們對北洋海軍以及丁汝昌的不了解。北洋海軍提督主要負責行政工作,並不直接管理作戰任務,作戰指揮主要由左右翼總兵劉步蟾、林泰曾負責。

在大東溝海戰之前,北洋海軍根據豐島海戰的經驗,已經撤去了大部分索具,所以在戰前丁汝昌只下達了三條命令,各艦隨旗艦運動,橫隊迎敵,和敵艦亂戰。這三條命令沒有錯,而且完全是按照北洋海軍的特點來的。

北洋海軍成軍年代正是利薩海戰戰術大行其道的年代,所有軍艦都是按照利薩海戰思路建造的。即在船頭布置大口徑主炮,所有戰艦排成橫隊衝鋒以打亂敵軍隊形,解禁後用大口徑主炮、魚雷、撞角來擊沉敵艦,當然不排除採用接舷戰的方式。也正因如此,北洋海軍在海戰時候只能排成橫隊,因為橫隊才能發揮各艦得最大火力。

但是進入19世紀90年代,隨著中口徑速射炮出現,全世界興起了一股海軍革命,即海戰重回縱隊模式,以兩舷密集的火力來打垮敵軍。很不幸,由於停購船械案的限制,北洋海軍不進錯過了這次海軍革命,連戰艦最基本的維護保養工作都很難做到,戰前很多戰艦都有問題,甚至都即將報廢。更何況,日本海軍則趕上了這次海軍革命,其主力戰艦都是按照縱隊作戰的思路打造。所以,北洋海軍在航速、炮位、總噸位尤其是速射炮數量上遠低於日本海軍,結果硬是死扛了五個小時還沒崩潰,我都覺得這是個奇蹟了。

所以,甲午戰爭沒有別的結果,只能是中國戰敗這一個結果。不過這也是好事,最起碼讓清廷意識到了僅僅是享受工業文明成果是遠遠不夠的,還要進行體制上的改革。

全文完


甲午戰爭的戰敗讓今天的中國人痛心,但是歷史就是歷史,中國確實沒有改變戰爭結局的機會,這場戰爭不僅僅是一場簡單的戰術如何的問題,而是不同國家發展戰略上的結果,當中國開展洋務運動,進行改良時,日本在進行全面的明治維新,進行全面的西化運動,學習西方的制度等等,如果我們仔細了解一下,到甲午戰爭之前,中日在很多領域的已經有了明顯的差距,在許多方面已經向日本非常有利的地位。

甲午戰爭之前,日本已經完成了現代政治體制的建立,已經實行了新制度,包括:軍事制度在內,相比之下,中國還處於封建王朝制度,屬於舊制度,可以說,甲午戰爭的本質就是一場新式軍隊VS舊式軍隊,日本的勝利沒有什麼意外可言。

無論丁汝昌採取什麼樣的指揮方式,實際都沒有什麼意義。他一直被約束了手腳,因為他只是一個艦隊指揮官,而不是一個戰略決策者,只能執行上級的命令,而不能自行其事的決定許多事情。不要說艦艇的採購計劃,連作戰計劃的制定都不可能由他說了算。

當時的情況下,北洋艦隊不佔據什麼優勢了,即便可以在海戰中佔得一點便宜,也無法改變當時的現實,大清政府沒有給予這位前線將領自由行動的權利,事實上黃河海戰,實際上是日本人主動上門挑戰,在此之前北洋艦隊採取的實際上是避戰政策。

這場戰爭的結局實際上在爆發時之前就已經決定了,只不過是輸多少的問題了。


丯島可以看出有人出賣消息給日、日得以等候獵殺!而黃海決戰日必定會想辦法犮揮自己所長、速度、快短程砲、窮日唯一重砲設計、想對付厚甲因船小一犮砲成沈沒狀無法描准、設計錯但無時間改匆忙上陣形同垃圾!日一字是假象、馬上疏散隊形成O型包圍、而丁人型陣密集正好被屠宰!只有方破解敵陣!住後辺打辺跑!四十多年前看過記最先遠距中彈是松島喪失戰力!所以定鎮遠距並不會多不準!戰前保密、等出犮前告知各船長、船甲板多放煤分成2組分開、只由定鎮前往接戰、餘船饒行至日回途徑、關掉犮報機防洩密、待日爰國心立功死命攻擊定鎮必定打光砲彈!無彈回去時可以用餘弱船攻擊


取勝的可能很低,但是為了國家、民族必須堅持作戰!如果我是丁汝昌的話,會把定遠、鎮遠兩艘巨艦放慢航速,其他十艦排成弧形橫隊,保護鎮遠、定遠兩艦,十艦慢慢接近日本艦隊,然後把日本主力艦吉野間圈出,十艦圍攻他一艦,不惜代價,力求擊沉。然後定遠、鎮遠兩艦衝上去,和剩餘軍艦圍攻松島。這樣非常有可能擊沉吉野和松島兩艦,我方損失也是4到5艘,而且可確保定遠、鎮遠兩艦無損失,增加勝利的籌碼。


有可能。至少有可能打個平手。

因為,日本發動戰爭,是為解決國內危機的一場賭博,沒什麼後勁可言,它必須全力以赴、速戰速決。一旦出現膠著狀態,議會恐怕就會變數,反對聲音或許會加劇。

但我不明白的是,您為何特別問到丁汝昌?別忘了,甲午戰爭由44場陸戰和2場海戰構成。

當然,丁汝昌所指揮的北洋艦隊,如果能合理調配,能起到更大的作用。比如,日軍往仁川運送軍隊時,丁汝昌如能抓住戰機,對運輸船隊實施攻擊,平壤之戰或許是另一個結果。不過,遺憾的是,看似龐大的艦隊,實際是弱不禁風,大東溝一戰便歇菜。往劉公島避難時,鎮遠還玩了個觸礁,基本失去戰鬥力。

日本雖然在指揮、作戰、情報、醫療、輿論等方面,勝過我國,但當時西方觀察家普遍認為,隨著戰線加長,日本最終會自己把自己壓垮。事實上,我國當時也有人提出了「持久戰」的觀點。

縱觀整個甲午戰爭,起碼在初期,咱們有許多機會。比如,聶士成率軍抵達朝鮮,發現日本人圖謀不軌,立即向李鴻章建議撤軍。如果這個建議得到採納,將使日本人非常尷尬。

再比如,在平壤之戰中,日軍其實是一場豪賭,因為當時它的後勤跟不上。據《甲午戰爭史》一書記載,如果我軍再多打一天,日軍的糧食與彈藥將同時告罄。遺憾的是,在人員、武器基本對等、我軍佔有地形優勢的前提下,只打了一天(日軍傷亡遠遠大於我軍),並未決出勝負,我軍便主動撤退。把35門大炮、792發炮彈、550支德國毛瑟連發步槍、610支單發步槍、56萬發子彈、4700石糧食,留給了日軍。此外,在撤退中,相互踩踏及遇伏擊,死亡1500多人,683人被俘。

如果我軍有合理的指揮,堅強的戰鬥意志,靈活的戰術(日軍後方空虛至極),獲得平壤之戰的勝利,是有可能的。這場戰鬥一旦獲勝,後面的歷史恐怕得全部改寫。


不是我說,丁汝昌落敗真的不是簡單的運氣問題,而是當時清王朝的問題,這場海戰在開打前就已經決定了結果,哪怕是換上任何一個其他國家的海軍將領也那這種配置對比沒招,就北洋海軍那幾艘船,多少年沒修理過了,雖說保養不錯,但是放在海戰開戰的時候早就是老掉牙的船了,火力上除了有8門305炮單發傷害上占點優勢,然後還被慈禧給nerf了,沒點半穿甲,打不出傷害。精度,射速就完全被日本鬼子碾壓了,唯一有射速優勢的是哈奇開斯,但是你能指望20毫米打沉巡洋艦嗎?北洋海軍在火力輸出上可以說是完敗,沒有輸出你打什麼海戰,沒有輸出的軍艦和捕魚船沒區別。防護上還是只有定鎮兩艦有點優勢,但是就那蝸牛一樣的航速,也辦不到衝到鬼子中間開無雙,別的對日本鬼子的一票76+速射炮完全沒防護力,再加上日本人還點了點火,完全就是被人高爆彈亂穿核心區外加點火的節奏。

說實話丁汝昌能做到讓一票航速低於日本人的船海戰後還能有逃回來就已經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了,沒被日本人包餃子就已經是將士用命了,這真的不是誰指揮就能改變的了的事。日本人策劃的這場海戰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高級船對低級船的一場屠幼,打打不過,跑跑不了,這不是人力能改變的了的,也許換個超級大神能讓結果好看點,擊沉一兩條鬼子船,但是勝利就別指望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