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印象中,太平天國的降將在清朝都基本沒有什麼好下場的,因為太平天國與清軍的仇怨太深了,而太平天國將領的投降,主要是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投降的,並非主動投降。

除了丁汝昌還有其他人,比如北王韋昌輝的弟弟韋俊,韋昌輝死於太平天國的內訌,韋俊想為其哥哥報仇,在武昌城被圍的情況下,向清軍投降了,清軍並沒有殺掉韋俊,而是封其為參將,成為為數不多還能存活的將領,還有程學啟。

而丁汝昌的情況更不一樣,那具體是怎麼樣的呢?

丁汝昌是安徽合肥人,而李鴻章也是安徽合肥人,也就是兩人是老鄉,這一點很重要。

丁汝昌在一家豆腐店做學徒,公元1854年,太平天國入廬江,父母雙亡的丁汝昌就入了太平軍,成為程學啟的部下,後隨程學啟駐於安慶。

公元1861年,湘軍圍安慶,程學啟與丁汝昌率三百人過牆向清軍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投降,後成為清軍先鋒,攻下安慶,程學啟被升為游擊,從三品,而丁汝昌成為千戶,正五品。

公元1862年,李鴻章組淮軍,程學啟的開字營入淮軍,劉銘傳看中了丁汝昌,讓丁汝昌入他的銘字營,後擔任參將,正三品。

公元1864年,李鴻章升兩江總督,丁汝昌被封為副將,從二品,跟著劉銘傳,征捻軍。

公元1868年,丁汝昌被封為總兵,正二品,加提督銜,從一品,並加巴圖魯稱號(勇士)。

公元1874年,丁汝昌歸鄉。

公元1879年,清向英國訂四艘軍艦,李鴻章派丁汝昌赴英接收,丁汝昌還見了英國女王。

公元1882年,丁汝昌率艦隊入朝。

公元1887年,丁汝昌在李鴻章的推薦下,總兵丁汝昌成為北洋海軍提督,加兵部尚書銜。

我們看丁汝昌的經歷,可以看出,丁汝昌原來是太平天國的,之所以還能被清軍所重用,主要原因還是他是主動投降清軍的,而且作戰英勇,另外老鄉李鴻章的提攜作用很明顯。


首先是北洋水師是晚清重臣之一的李鴻章所創建的,而李鴻章是合肥肥東人,丁汝昌則是合肥廬江人,兩個人剛好是同鄉。再從李鴻章的角度看,丁汝昌的資歷、功績、視野也是最適合擔任北洋水師統帥的人。再者,北洋水師中的將領多為留學外洋受過專門訓練,也就是海軍科班出身的人,但他們大多數都是福建籍居多,並且沒有經歷過實戰,而丁汝昌作為李鴻章的同鄉,又有豐富的作戰經歷,在很大程度上丁汝昌也是最適合擔任北洋水師統帥的人,同樣也是李鴻章發展其個人勢力的需要。

丁汝昌1836年11月18日生於安徽廬江,早年曾參加太平軍,後投誠入湘軍,因其戰功顯赫升任千總,不久後改隸淮軍,升任營官,授參將。先後參加了對太平天國以及捻軍的作戰,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升為副將。因為剿滅捻軍有功,又授其總兵,加提督銜。從丁汝昌前期陸軍生涯的作戰就可以看出雖然是太平天國的降兵,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在打仗方面確實有一定的水平與能力。在太平天國和捻軍作戰之後,丁汝昌被置於閑散位置,後來被罷職歸田數年。1879年,其又被丁汝昌調北洋海防差用,率水師官兵赴英國接艦。1888年,北洋水師正式成軍,經過李鴻章的提名,丁汝昌任北洋水師提督,也是近代中國最早的海軍統帥。

但是在甲午海戰失敗之後,在北洋水師的諸多將領當中,首當其衝受到指責的就是丁汝昌。一百多年來對他褒貶不一,毀譽參半,至今爭議不斷。大致就分為四點,一、丁汝昌實屬陸軍,不懂得海軍戰術,不堪勝任北洋水師提督。二、丁汝昌能力不強,缺少將「德」。三、丁汝昌消極怯戰,一味消極保船,貽誤戰機。(個人很不贊同這一點,禦敵保船的方針明明是李鴻章提出來的。)四、丁汝昌是投降派。還有的說,丁汝昌只是個庸將,李鴻章誤用之。

以上的種種說法都是在極力否認丁汝昌,也就是說丁汝昌沒有能力甚至是沒有資格去當北洋水師的提督,可是除了丁汝昌還有誰能去當這個北洋水師提督呢?林泰曾還是劉步蟾?儘管丁汝昌未曾經過近現代會化的海軍專業培訓,不是海軍科班出身,但相對北洋海軍其他將領,仍有明顯優勢,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丁汝昌一生從戎,是北洋水師中資歷最深的將領,參加戰鬥無數,也是作戰經驗最豐富的將領。作戰勇敢頑強,是立戰功最多的將領。也是最早使用洋槍洋炮的將領,是最早參與建設新軍的將領。

二、丁汝昌雖然是陸軍出身,對海事不甚精通,這是事實。但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就說他是對海軍之奧妙全然不知的門外漢和指揮無能的庸才。雖然丁汝昌沒有像北洋水師中的諸多將領那樣留學海外,但他受過專門訓練,早年曾在長江水師管帶船炮,在光緒初年就已經留北洋差序,執行籌建海防的工作,曾赴英德購軍艦,觀察國外船廠。在壬午兵變、甲申政變以及巨文島事件中都是由丁汝昌一手帶領北洋水師去平息爭端的,丁汝昌投身海軍建設、擔任北洋艦隊提督多年,對海軍事務早就從不懂到懂,就連北洋艦隊總教習琅威理也曾稱讚他「韜略素嫻」,所以就丁汝昌的資歷看也是最適合最有能力去擔任北洋水師提督的。

三、丁汝昌早在甲午海戰全面爆發之前,就已經對日本海軍的快速發展,北洋海軍已經處於落後的狀態有了清醒的認識,他一再向清政府申請,添船換炮刻不容緩,但清政府為了給慈禧太后慶壽,花掉了大量建設海軍的錢財。另一方面朝廷又拒絕了丁汝昌在主要戰艦上配置克虜伯速射炮和後膛炮的最低要求,這些方面足以表明丁汝昌的能力以及站前對待北洋水師和日本海軍的清醒認識。

四、甲午戰爭中,丁汝昌是積極主戰的,始終身處戰爭一線,並不是像網上說的那樣他是投降派、庸將、貪生怕死之人。丁汝昌在指責、彈劾、幾乎被革職的情況下,仍然率領北洋水師駛向戰場。丁汝昌是在被摘去頂戴,以戴罪立功之身,暫留北洋水師提督的情況下,親自指揮了威海衛保衛戰。他拒不接受伊東祐亨的勸降,在威海衛諸炮台失守,靖遠艦中彈沉沒,整個北洋艦隊和劉公島面臨縱深打擊,陸軍鼓噪嘩變要求投降求生之後。丁汝昌被逼至降敵自殺的選擇,在悲痛中給李鴻章留下一紙電文,遙望北京服鴉片自盡。

丁汝昌自盡之後,日本聯合艦隊的伊東司令為丁汝昌提督獨自承擔降服之責,保護艦隊兵勇生命而死感慨備至。伊東集合了全艦官兵,通告了北洋水師最高司令長官丁汝昌的死訊,命令全艦停止奏樂表示哀悼。

我想除了丁汝昌,沒有第二個人適合來擔當北洋水師的這個統帥了吧,況且近代日本海軍的創始人勝海舟也曾高度讚揚丁汝昌,並在丁汝昌自盡之後為其寫下了悼念的詩作。

(原創不易,謝絕其他平台創作者抄襲!)


有關北洋海軍歷史的問題問海研會就對了,陳悅來解答。

丁汝昌,字雨亭,又作禹廷,早年參加淮軍中的銘軍,在清王朝鎮壓太平天國、捻軍起義以及平定西北回亂的戰事中多有戰功,官至銘右軍統領,提督銜儘先補用總兵。以這種履歷背景看,和近現代化的海軍沒有半點關係,他為什麼被任用來統領北洋海軍,確實會讓人費解。

這個問題,早在100多年前,就有人當面問過北洋大臣李鴻章,而李鴻章也做過官方的答覆。

按照李鴻章的解釋,啟用丁汝昌為北洋海軍的統帥,主要是看中此人的三個特點:

一、打過仗,立有軍功,有較高的官職資歷背景。

在李鴻章創辦北洋海軍時,從福建調用了一大批接受過近代化海軍教育的科班出身軍官,諸如劉步蟾、鄧世昌等。但是這些人員在當時來說距離海軍的統帥還欠缺資格,首先是官職太低,大多只是軍功之類的身份,要把一個從海軍學校畢業出來的少尉直接提拔成少將,這無論在今天還是當年,都是不可想像的。其次是從官經驗不足,雖然船政學堂的畢業生會開軍艦,但是論起管理部隊的經驗、處理官樣文章的能力、在官場上對上對下的基本禮數套路,都欠缺得太多。再次,就是船政學堂畢業生都沒有經歷過戰爭,雖然有理論上的軍事知識,但畢竟沒有見過流血犧牲,這樣的人員去統率軍隊,自然會讓人擔心能否經受得住戰火的檢驗。

由此,南洋大臣沈葆楨曾向李鴻章建議,海軍初建時代,應當以具有軍功的老將來統率比較合宜。

在這一條上,丁汝昌是符合條件的。

二、自家人,沒勢力,聽話。

李鴻章1875年奉命籌建海軍,對於海軍的管控,首要的是這支海軍能夠調度得了,不至於失控。在這個背景下,海軍統領必須是自家人,即必須是淮軍中人。

而當時淮軍中的很多高級將領,都率有自己的部伍,勢力頗大,甚至於有些還和李鴻章有分庭抗禮之勢。掐手指頭算起來,在1875年時的淮軍大家庭中,總兵、提督一級的軍官里,沒有自己的部隊,沒有私人勢力背景的,恰好就只有丁汝昌。當時丁汝昌不僅沒有部隊、勢力,甚至於連職務都沒有,正在老家處於待崗狀態。對這樣的人,李鴻章就可以自如地呼來喝去。

就此,丁汝昌也符合了這條條件。李鴻章當時向外人介紹為什麼用丁汝昌時,原話是「只有此公就我範圍」。

三、性格老實、忠厚,虛心向學。

打過仗、有官身、聽話,光有這些條件還不夠。因為沈葆楨曾提醒李鴻章,用老將統御海軍,還需要注意挑選一位能夠和年青的知識軍官和睦相處的人物。

船政學堂畢業的軍官中,儘管有不少老老實實的孩子,但是也有類似劉步蟾、邱寶仁之類性格強勢的人物,再加上這些年青人都掌握著較好的專業知識,又沒有什麼官場經驗和為人處事的經驗,日常工作中、生活中,難免會發生磕磕碰碰,乃至頂撞上司的情況。

這種環境中,如果弄個猛張飛、楚霸王一般的性格暴躁的老將來統率北洋海軍,可能呆不了多久就會天下大亂,甚至於年青軍官會被修理得稀里嘩啦。如此,非但海軍內部搞不好團結,而且好好的一支西式新軍,可能就會因為內部管理問題,墮入舊軍的窠臼。

而恰好符合多項條件的丁汝昌,又是個老實忠厚的先生,他非但不會去和那些毛頭小伙吵架,反而能忍氣吞聲,能讓一步是一步,用繞指柔來對付百鍊鋼。而且丁汝昌還能積極去調解那些青年軍官之間的矛盾,「調和諸將」。

由此,在淮軍將領中,同時具備上述三項條件的,只有丁汝昌一個人,所以李鴻章選擇了這個他並不怎麼熟悉的人物來統領北洋海軍。因為丁汝昌和李鴻章並沒有什麼私人關係,能被李鴻章選去當提督,對丁汝昌來說簡直是不得了的恩賜、提拔,所以丁汝昌到了北洋海軍提督位置上之後,對李鴻章畢恭畢敬,罵不還口、打不還手,一派小學生的柔順姿態。而對屬下的軍官,甚至於是普通士兵,也都是保持溫良恭儉讓,所以即使恨他的人也不太容易找到理由。

正是因為有這麼一位老先生統軍,使得人事複雜的北洋海軍最終也沒有發生內訌炸營的人事危機。

另外,有人或許會質疑,丁汝昌沒有經歷過近現代化的海軍教育,是不是就當不好海軍提督。答案是否,因為丁汝昌所任的海軍提督,其職權範圍主要是管理行政、人事、後勤等工作,和海軍技術關聯性不大。真正涉及到軍艦訓練、作戰等工作,實際上是由科班出身的總兵林泰曾、劉步蟾分管。即,北洋海軍提督只是個主抓全面的行政職務,並不是技術職務。而且縱然是在行政職務上,丁汝昌經歷了在海軍中10餘年的耳濡目染,對基礎的海軍知識也稱得上是半個內行。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