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如果沒記錯的話,臉上長了一個瘊子,也可能叫疣。最開始是個平滑的鼓包,與皮膚顏色相似,不痛不癢,雖然影響美觀,但也沒管它。

沒想到16年上半年,開始分叉。就是從鼓包中分叉出一堆,不同長短,怎麼形容呢,就像是刺蝟豎起了刺。我曾試著用鑷子拔出來幾根,不痛,但是會出血。

於是我很慌張,開始在網上查,淘寶查藥水,在一次去理髮,理髮師看見了這顆瘊子,趕巧他家也有美容院,就讓美容院的老闆出來瞧。老闆以為發現了一個大客戶,於是極盡之能事的誇大其詞。但是我這個摳bi,在不危機生命的情況下,一般第一在意的都是價格。但是那個老闆不說,她說要預約美容師來給我看一下,然後根據情況報價。我想那就預約吧,反正貴了我不做。

到了當天,我躺在美容牀上,美容師也是誇張的說,這個是傳染的,而且像模像樣的給我臉上找了幾個傳染出的瘊子,但是我看不出來。到了關鍵的時候,美容師說要100塊一針。我不太企清楚那個針的單位,於是她說我一個大概2mm直徑的痦子,需要4針。我問是不是激光,她強調不是激光,是一個更先進的儀器,我很恍惚,但是沒有做,因為按她的說法,我這次起碼得花兩千,一口銀牙咬碎了,我也下不了決心。而且我沒查到除了激光還有其他儀器可以祛瘊子,所以我不信她的話。

於是趁著週末,我跑到積水潭醫院去掛號。懂的都知道,積水潭醫院是腫瘤的醫院,但是它也是全科醫院,而且是非定點醫院。在16年還沒有醫改,還有掛號費。週末那天人不少,我排了好長的隊,到了窗口,被告知今天只有專家號。80元。沒辦法,只能掛了號:皮膚性病科(汗,其實我很介意,為啥皮膚科與性病科要組合在一起)

這個科室一般都不與其他科在一起,於是我穿過了長長的走廊,經過了一塊塊關於艾滋什麼的宣傳牌,略過了一張張略感不適的圖片,來到了診室門口。輪到我,那個年長的老專家大夫就說:哦,長了一個小瘊子。聽聽這輕鬆的語氣!

本來醫生今天是隻門診,不手術的,因為週末門診人多。但是我表示,我只有週末有時間,而且可以等,因為我就住在附近的小區,距離500米(竊喜)。於是專家給我開了單子,問問有沒有什麼藥膏,我沒聽清,便說我有紅黴素軟膏。這樣,醫生只開了手術費50元,連葯都沒開。

我下樓去交了費,回家又睡了一覺(週末比較覺多,大家懂的)中午了又騎車過去。醫生把我帶到另一件手術室,提醒我有點疼,但是不要動,其實激光刺上去的刺痛在忍受範圍內,空氣中瀰漫著燃燒蛋白質的味道(就是燒皮膚的味道)讓我想起了火燒豬頭的畫面。1分鐘,就結束了。醫生給我抹了紅黴素軟膏,強調3天不要沾水。我照鏡子看了看,其實就是把瘊子部分給燒沒了,留下一個小坑,不影響。後來小坑自己長平了,我這超強的皮膚修復能力,實在是很能打。

就這樣,在美容院需要兩千塊的操作,現在被130解決了。我為什麼沒有首先想到醫院呢,繞了那麼多彎路。後來想了想,美容師所說的針,我懷疑也是激光,沒有證據,暫且猜想。所以有皮膚病,還是要去正規醫院,不要聽信其他,首先技術上不知道怎麼樣,其次就是錢上,會花的比較多。

今年3月份,我又去醫院祛了脖子上的一個瘊子(疣),這回是護士做的,明顯就比老專家的疼,手術費還是50,醫改了,掛號變成了10塊。有問題找醫院,這句智慧的名言送給各位有皮膚困擾的同鞋,不謝。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