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家運 煙臺報道

煙臺睿創微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睿創微納”)是國內少數具備紅外探測器自主研發能力並實現量產的公司之一,併成爲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上交所”)受理的首批科創板上市申請企業之一。

3月22日,上交所官網信息顯示,睿創微納註冊資本3.85億元,計劃發行不超過6000萬股,預計市值不低於10億元。計劃募投非製冷紅外焦平面芯片技術改造及擴建項目、紅外熱成像終端應用產品開發及產業化項目、睿創研究院建設項目,擬投資總額爲4.5億元。

睿創微納方面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公司長期從事非製冷紅外成像技術的研究,基於對國內外非製冷紅外成像發展狀況的瞭解,帶領核心技術人員進軍紅外市場,力求突破“卡脖子”核心技術,打破西方發達國家的技術壟斷,實現自主可控。

打開紅外市場

睿創微納於2009年創建,專業從事非製冷紅外熱成像與NIEMS傳感技術開發。事實上,睿創微納紅外產品主要用於軍用及民用領域,其中軍用產品 主要應用於夜視觀瞄、精確制導、光電載荷以及軍用車輛輔助駕駛系統等,民用產品廣泛應用於安防監控、汽車輔助駕駛、戶外運動、消費電子、工業測溫、森林防火、醫療檢測設備以及物聯網等諸多領域。

但由於西方發達國家對於紅外成像採取嚴格的技術封鎖及產品禁運政策,非製冷紅外成像技術在國內研究起步較晚,致使國內的紅外技術應用市場發展滯後。

睿創微納方面向記者表示,公司經過多年研發,突破了多項非製冷紅外焦平面芯片的核心技術,爲推進裝備領域核心元器件的國產化、實現全面自主可控的國家戰略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據悉,睿創微納產品於2016年得到市場廣泛認可,2017年開始批量投產。據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2016~2018年),睿創微納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爲 0.6億元、1.55億元和3.84億元;實現淨利潤分別爲 969.33萬元、0.64億元和1.25億元。

2014年以來,全球軍用紅外市場規模持續上升。2014年軍用紅外市場規模爲78億美元,預計2023年可以達到107.95億美元。與此同時,全球民用紅外市場規模也在持續上升。2014年民用紅外市場規模爲31.07億美元,預計2023年可以達到74.65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全球軍用紅外熱像儀市場份額大部分被北美和歐洲佔據,而亞洲區域份額僅有12%。

從產品的競爭力方面看,睿創微納的主要競爭對手爲國內外具備紅外探測器自主研製能力的企業,包括FLIR Systems Inc.、ULIS、高德紅外、大立科技及北方廣微。

目前,睿創微納已在產品銷量和毛利率上超過了高德紅外和大立科技。其中,高德紅外2016年和2017年紅外相關產品銷量分別爲8352臺、16527臺,大立科技的銷量分別爲6004臺、7429臺,而睿創微納的銷量分別爲5270臺、19869臺。

在毛利率方面,睿創微納也超過了上述兩家公司。2016~2018年,睿創微納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爲67.31%、66.61%和60.07%;而在2016~2017年,大立科技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爲48.65%、50.72%;高德紅外分別爲57.47%、55.12%。

對此,睿創微納方面向記者表示,公司有兩大技術特點:首先,公司專注於非製冷紅外探測器,而高德紅外、大立科技均有製冷型紅外熱像儀產品;其次,公司技術研發佈局重心在於偏前端的核心器件探測器、機芯等。所以綜合毛利率在報告期內高於或持平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

大客戶集中風險

據招股書披露,2016~2018年,按同一控制方對銷售客戶進行合併後,睿創微納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金額合計分別爲0.51億元、1.15億元和2.81億元,佔睿創微納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爲85.10%、74.29%和73.28%。

睿創微納方面表示,報告期內公司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較高,主要原因是公司客戶主要爲各大央企集團及其下屬單位,同時公司第一大客戶之母公司——海康威視在安防領域尤其是高端紅外監控安防領域市場佔有率較高,且海康威視科技隸屬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導致同一控制下合併後主要客戶佔比提高。

事實上,客戶集中度較高可能會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一方面,如果部分客戶經營情況不利,或降低對公司產品的採購,公司的營業收入增長將受到較大影響;另一方面,客戶集中度過高對公司的議價能力也存在一定的不利影響。

記者注意到,報告期內睿創微納主營產品探測器、機芯平均單價呈下降趨勢。2016~2018年,其探測器平均單價分別爲7203.27元、5079.60元、4374.04元;機芯平均單價分別爲24865.53元、22894.09元、18238.48元。

睿創微納方面向記者表示,報告期內,整機產品單價在批量供貨後的 2017~2018年保持穩定,2016年單價較高,主要原因是2016年銷售商品爲向客戶出售的樣機,並非批量供貨,因此較爲特殊。公司探測器、機芯平均單價呈下降趨勢,一方面是銷售產品型號的結構變化所致,2018年民用低分辨率產品銷量佔比提升;另一方面,隨着對主要客戶的持續供貨以及產品技術日趨成熟和生產成本的降低,公司在訂單量增長的同時逐漸降低成熟型號產品的售價,因此平均單價下降。

睿創微納方面表示,在產品平均單價下降的同時,公司採購的各類原材料單價總體呈下降趨勢,主要原因是隨着採購數量逐年上升,公司在供應商處議價能力更強,同時能夠吸引更多數量供應商爲公司供貨,帶來價格良性競爭。

睿創微納方面還表示,報告期內,睿創微納對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及海康威視的銷量增長較快,原因在於軍品型號產品的批量採購以及紅外視頻安防監控市場的需求增長。未來這兩家公司能否繼續提高採購量,是基於終端市場需求以及公司與客戶實際簽訂訂單來確定的。

(編輯:吳可仲 校對:顏京寧)

相關文章